西风有言吧 关注:62贴子:4,076
  • 0回复贴,共1

郑无极钗学攟玉2022.11.28 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无极
[cp]袭人的原名1
按照《红楼梦》今稿的叙述,袭人本是贾母的丫鬟,原名“珍珠”,被贾母赐予宝玉以后,方才改名为“袭人”。甲戌本第3回原文如下: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甲戌侧批:亦是贾母之文章。前鹦哥已伏下一鸳鸯,今珍珠又伏下一琥珀矣。以下乃宝玉之文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甲戌本第3回)
——按这个构思,袭人与珍珠就是同一人,只是先后使用了不同的名字而已。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在《红楼梦》早稿中,袭人与珍珠却是各不相干的两个人。且看庚辰本第29回残留的一段早稿遗痕:
少时,贾母等出来。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庚辰本第29回)
——所谓“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放在今稿中就是一个明显的漏洞。珍珠不是已经被贾母赐给宝玉,并且改名叫袭人了吗?怎么这里又出现了珍珠,且跟贾母的现役丫鬟鸳鸯、琥珀等人在一起?足见,早稿中袭人与珍珠其实是各不相干的两个人,袭人原来也不是贾母的丫鬟。《红楼梦》今稿将袭人与珍珠合并为一人,将袭人改为贾母所赐,但曹雪芹却并没有来得及把早稿遗痕删干净,因此才出现了第3回文字与第29回文字相龃龉的情况。
但作者又为什么不给袭人另拟一个原名,而一定要说成是珍珠改名呢?因为贾母的丫鬟本来就是两两对称的:鸳鸯与鹦鹉,名字皆是禽鸟类。琥珀与珍珠,名字皆是珍宝类。如果给贾母另添一个丫鬟,就会破坏这种对称性。还不如将袭人设定为珍珠改名,更为合理。只是曹雪芹还来不及对《红楼梦》作最后的抛光打磨,因此未把早稿中珍珠的独立事迹给彻底抹去。
有意思的是,程伟元、高鹗在整理程乙本时,也发现了上述矛盾漏洞。而程乙本采用的办法就是更换袭人的原名。袭人的本名是“珍珠”,甲戌本以降,从诸脂本一直到程甲本都是这样写的。比如,程甲本第3回的叙述便是: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程甲本第3回)
唯独程乙本却把袭人的原名由“珍珠”替换成“蕊珠”: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不中使,素喜蕊珠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一句,遂回明贾母,即把蕊珠更名袭人。(程乙本第3回)
——程乙本的改动,倒是消除了第3回与第29回的矛盾。但问题在于,蕊珠却是花卉名或宫殿名,跟鸳鸯、鹦鹉等禽鸟,以及琥珀、珍珠等珍宝,均无法构成对称关系。足见,程乙本的改动只能是出自后世整理者之手,而不可能是原作者的设定。[/cp]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1-28 19: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