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吧 关注:4,984贴子:10,441
  • 15回复贴,共1

新证!锁子甲、山文甲之形制,或可解惑,原与同好交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说古有兵制,兵有甲制,甲制若何?古往今来纷乱不息,古籍所载,图文失据,闲暇之余,暂就“锁子甲”“山文甲”之争议,试为考据一二,或能解惑,前文不免老生常谈,后有新证,请细细读来,必不虚此行。
目 录
——————锁子甲篇
一、通假字
二、琐子纹
三、古籍释义
四、中华武神---真武大帝
五、取解军器疏
六、引申
七、结论
八、憾事
——————山文甲篇
一、“文”“纹”通假
二、古人眼中的山纹
三、山文甲外观形制记载
四、分析
五、结论
●——————锁子甲篇——————●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锁,本作琐”。“鏁“是”锁“的异体字,”琐子“又做” 锁子“”鏁子“。
古籍例载:
……披一副摆连环琐子铁甲,穿一领绣云霞团花战袍……
……凤翅银盔生杀气,琐子金甲砌玲珑……
二、琐子纹
▼【营造法式】●宋●李诫●截图●



三、古籍释义
【二老堂诗话】●宋●周必大●撰
.....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其相衔之密也......
【正字通】●明●张自烈●撰
......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
▼《武备志》●明●茅元仪●通环甲●连环甲

四、中华武神---真武大帝
真武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真武荡魔天尊、道经中作“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真武大帝的信仰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四象灵兽中玄武龟蛇崇拜,玄武信仰被道教吸收后将其人格化,逐渐成为道教的大神。自宋以来,统治者对真武大帝不断加封,尤以明代最为崇祀。
《正统道藏》正一部●【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宋●元妙宗
........真武,身长百尺,散发,金锁甲冑。足踏五色灵龟,又名螣蛇八卦之龟。按剑,立眼,如电光......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明●任志恒●撰
........上帝命玄帝,可相复元初,披发跣足,踏蹑龟蛇,建皂纛玄旗,躬披铠甲,永镇坎位........
▼毗卢寺壁画●玄天上帝●金锁甲冑●元

▼临摹版 玄天上帝像

▼武当山金顶●真武大帝神像●锁甲●明●永乐帝敕造

五、取解军器疏
【皇明經世文編】●明●陳子龍等選輯●卷之一百九十八●取解军器疏●
......其余直檐鉄皮等盔七万二千一百八十六顶。铜鉄叶锁子等甲五万三百七十领。俱系正统成化以前年分成造。堆积陈久。中间数多鉄绣线绽......
[取解军器疏]不仅明确了叶锁的存在,“鉄绣线绽“一句,更表明了叶锁穿缀之法是和札甲一样同用线绳。
用线勒扎是在甲叶之下,起码明代是这样,又根据石像生和古画,也有用钉钉于甲衬之上的。
六、引申
【营造法式】琐文名目繁多,如连环、密环、叠环,更有簟文、金银铤、六边龟文、四出诸类,还有类似传统雷纹的匙头、工字等等,“人”字“琐子”以名又单列一处。
又《武备志》载唐猊铠,……入川山甲五张……封锅严密,煮一昼夜,取开,用杓铸如牛皮厚。其样不一:如匙头、柳叶、鱼鳞、方叶、方长之类。穿作甲……
以上两书虽异,但不失对照之用,由此又找到了匙头甲页之原型。
照此法,举一反三,不只匙头,以石像生为例,除极易辨识的札甲、鱼鳞甲之外,有六形甲片、棱角连环,十字甲片等,亦可与龟文、簟文有所对应,凡此“精细者皆为锁子甲“。
注:没有山文,别多想。
七、结论
锁子甲:一为环锁,二为叶锁。
锁形:环锁有圆圈、棱圈诸类;叶锁有“人”字三棱形、六边的、十字的等类。
记载名目:有锁子甲、金锁甲、某某叶锁子甲、环锁铠、通环甲、连环甲、连环锁子甲等。
编缀:一环环相扣,二绳线扎结。
配搭:一可单用、二可两者混用、三可与别甲配用,实例很多,不再附图。
中式锁子甲以“人”字三棱甲片最为精典!
八、憾事
就叶锁论,三叶相互,中隙最为薄弱,易被箭羽所透,叶锁的防御性究竟为何?
●——————山文甲篇——————●
一、“文”“纹”通假
“山文甲”里的“文”,是“琐文”之“文”。“文”的一种解释是【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另一种解释是【刺画花纹:文身】;此义可参见【营造法式】中对“文”字的通假用法,不再附图。
古籍例载:
……瀄密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往于秦少游家见李墨,不为文理,质如金石……
……凡花丛大者始可分第,宜察其根之文理;以利凿微……
由此, “山文”又做“山纹”。
二、古人眼中的山纹
▼游春图●隋●展子虔

▼【重修宣和博古图】●宋●王黼●山纹





三、山文甲外观形制记载
1..【玉海】●宋●王应麟●卷一百四十三
●唐金甲●
......贞观十九年五月丁丑 营于马首山 初太宗遣使于百济取金漆 涂铁甲 色迈兼金 又以五采染金制爲山文甲 甲申太宗亲率甲骑万余 金光曜日 与李勣防辽东城下 旌旗数百里......
●唐金甲 雕斧 明光铠 金髹铠 山文铠 犀甲●
......高麗傳 帝度遼水時 百濟上金髹鎧又以玄金爲山五文鎧 士被以從帝 與李勣会 甲光炫日......
2..【册府元龜】●宋●王欽若●等撰●卷一百十七
......初太宗遣使於百濟國中採取金漆 用塗鉄甲 皆黄紫引曜 色邁兼金 又以五綵染金製為山文甲......
3. 由以上记载可知:山纹甲、山文甲、山文铠、山五文铠是一回事。
四、分析
铁甲、金漆、五采染金、山文、山纹、通假,把这些词汇串联联想………..
▼五采染金

▼敦煌壁画 仅供参考

▼甲片复原想象图

五、结论
可大胆推断:
根据“山纹”分层次又排列的特征,山文甲应是一种铁札甲,涂金漆加绘五彩,每叶甲片由内向外同一颜色分二三层由深变浅,连缀成排,如层层山峦,方可称为“山文甲”。如没有五彩染金,便是一般的札甲。
制甲多一道工序,工作量会加大很多,费工而耗财,这也就是为什么明光、山文等要单列了。
“山文甲”极可能只存在于唐前期,因过奢别代所无。
——————终——————
文中用到的通假字:文同纹 琐同锁 采同彩 被同披 札同扎.........


IP属地:河北1楼2022-12-06 19:52回复
    改补:
    锁子甲篇—— 七、结论 ——
    编缀:一环环相扣,二绳线扎结,三以钉钉固。


    IP属地:河北2楼2022-12-07 20:17
    收起回复
      好文!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09 13:05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2-14 12:49
        回复
          有交流qq群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2-14 12:50
          回复
            ▼真武大帝原生像●北宋●重庆奉节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12-17 21:33
            回复
              对不住各位:
              关于锁子甲的“取解军器疏”之证看来要撤销了,很遗憾,但仍然保留“武神经像”之证。
              是我误解了“疏”中原文意思,“铜鉄叶锁子等甲”这句参照上下文,应是列举句,不是一个名词,而指的是文中提到的鉄叶甲、皮甲、锁子甲、铜甲..................


              IP属地:河北12楼2022-12-23 12:54
              回复
                ●............锁子甲续论..........●
                一、理念
                二、毗沙门天
                三、似非而是
                四、宽泛
                五、综述
                附录
                ●一、理念
                考据不能只注重正史文字的记载,图与像同样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说《山海经》失图而书失其半的道理。
                本篇尽可能引述正史记载,包括官方背景艺术类之图与像。
                ●二、毗沙门天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
                .........末帝,讳从珂......庚申,邺都进天王甲。帝在藩时,有相士言帝如毗沙天王,帝知之,窃喜。及即位,选军士之魁伟者,被以天王甲,俾居宿卫,因诏诸道造此甲而进之......
                ▼敦煌45窟·天王像·约初唐至盛唐

                ▼巴中南龛第116龛·毗沙门天王·盛唐

                ▼榆林窟第25窟·毗沙门天王·中唐

                ▼佛光寺东大殿·毗沙门天王·晚唐

                ▼毗沙门天王行道图·绢本·晚唐

                ▼毗沙门天王行道图·绢本·五代

                ▼苏州瑞光寺北宋彩绘木函·毗沙门天·多闻天王·北宋

                解读:毗沙门天,在宋代化身出托塔天王李靖、多闻天王二者形象,自此后二者造像图画颇多,可自行查阅,不再附图。
                以上图像大略演示了天王甲的演进过程,同时似可揭示叶锁的大概面世年代——晚唐。
                上图中佛光寺毗沙门天王所着甲既有环锁又有叶锁,两种锁子是同时存在的。然而成熟事物的展现必有一个之前发展的过程,其实这个年代还可向前推至更早,只是晚唐被引入宗教题材留迹后世。
                单凭工匠画笔木刀不大可能演化出一种符合机械物理学的连锁结构甲胄,必要参照实物。非要说他是一种想象物,末帝李从柯却也实实在在的把他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事物。
                后世宗教题材多取叶锁,少取环锁,无非叶锁颜值之高而已!
                ●三、似非而是
                1——【唐六典】十三甲制中之锁子甲应为环锁:
                贵主征行乐
                中唐·李贺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2——宋代环锁
                【宋史·马知节传】知节......自陈年齿未衰,五七年间尚可驱策,如边方有警,愿预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马数匹、轻甲一联足矣。上以为然,因命制铜铁锁子甲以赐焉...........
                解读:马知节年长想让宋廷赏赐轻便甲胄,朝廷赐锁子甲,应是金属甲中质最轻之环锁甲。
                【宋史全文·元】
                ........ 扬武翊运功臣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咸安郡王韩世忠.............其制兵器,凡今跳涧以习骑,洞贯以习射,狻猊之鍪,连锁之甲,斧之有掠阵,弓之有克敌,皆世忠遗法..........
                3——宋元 金锁甲
                【宋史·元·托克托】
                ........次金吾细仗.......... 次金甲二人。宣和,改为铜甲...........
                ▼【大驾卤簿图书·局部·宋】

                【元史·明·宋濂】
                .........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引天武官二人,执金钺,金凤翅兜牟,金锁甲,青勒甲绛,金环绣汗胯,金束带............
                卷七十八
                .......乐工袄制以绯锦明珠琵琶窄袖辫线细摺 甲覆膊掩心捍背捍股制以皮或为虎文狮子文或施金铠锁子文.......
                解读:金铠锁子文,不难想到锁子锦,此纹原出金铠,而非营造!
                4——明代锁甲
                ▼【出警图·局部·各色铠甲·明】

                ▼明孝陵 武将翁仲

                圜丘陪祀其一 · 明 · 郭棐
                法驾清辰出建章,队前多是羽林郎。
                雕弓鹊血凝霜碧,锁甲鱼鳞耀日光。
                高千兵歌 ·明 · 黄衷
                太丘堂上初识君,夺槊调弓冠羽林。
                龙鳞锁甲欺青镜,马首樊缨络紫金。
                陌上桑 ·明 · 李昌祺
                骅骝丝辔象牙鞭,麒麟锁甲剑龙泉。
                扬麾分符领兵权,雕戈画戟拥旌旃。
                京城游侠词 ·明·陈蒙
                簌金锁甲龙鳞黄宝盔凤翅绯缨装
                雕弓开弦箭饰羽绣鞍玉勒争辉光
                锁甲与"鳞"又有何关系?
                题曹裕之所藏曾瑞卿神龙卧沙图·元·刘诜
                ....黑如海宫仙人烛灭撒华宴,水晶虾须之帘横堕云阶寒不捲。
                明如虬髯帝子战胜朝驰归朝暾,下照曳地锁甲三百片。
                山焦石沸赤炜万里焚,帝下墨敕搜抉江海尔不闻....
                解读:近似鳞者可喻为鳞,不只鳞才可作鳞,叶锁相组,不失为一种鳞。
                【声画集·宋·孙绍远】
                戏画古松真清斋前
                冥晦滴浓墨 皮坚皵鳞甲 叶老攒矛戟 古工予不师
                ●四、宽泛
                【二老堂诗话·宋·周必大】
                .............余按苻坚使熊邈造金银细铠,为金线以缧之。蔡琰诗云:「金甲耀日光。」至今谓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其相衔之密也.............
                解读:以金线穿缀金涂甲叶可称金锁甲,凡精密之甲可称锁子甲,无甲叶形制限制。自宋至明,他人著述多引用此说。
                【正字通·明·张自烈】
                ......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
                解读:此后各处又多引用此说。
                【皇明經世文編·明·陳子龍等選輯·与郡守论守备事宜·御倭】
                ...........尝见虏人锁子甲、用薄皮造成、涂裹生漆。既轻且坚。造亦甚易.........
                解读:明官方某类人将倭国室町时代末期流行的腹当腹卷视作锁子甲,是采用宋人周必大精密之甲为锁子甲之说。
                ●五、综述
                篇文至此,锁甲究竟为何解?自唐有锁子甲之称,至宋人周必大,只经一朝之变,三百载时光,竟要考辩,尚不可否,何况又经千年之后的我辈!真是难说难道!
                试为总结:
                锁子,可为门窗锁具,可为勾挂连环机括,可为鳞介,可为细琐之物,可为骨节。
                锁子甲,既是形制之称,又是工技之喻。
                有环锁、叶锁,两者分明,并不糟乱,乱的是名称指代。自唐历代多认可环锁为锁子甲,而叶锁多语焉不详。
                环锁可以文为证,叶锁就要以像图为证,皆因锁子、锁子甲所指之宽泛,好比古人言“青”。
                古人无今人札甲为铠之说,“札甲”是现代人对甲叶错叠再以絣穿组之甲的称呼,古代这个词专指甲叶,“札,甲也,甲札也”。
                今之札甲、鳞甲、锁甲等,在古人眼中,够精密,就是锁子甲,否则就以类称或所用物名。另一部分古人坚认为环锁才是锁子甲。由此,叶锁被掩盖在铁甲金铠之名下也未可知。
                ————终————


                IP属地:河北13楼2023-04-17 21:51
                回复
                  ●附: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元
                  韦陀尊天赞
                  妙高四埵。南有提婆。其下将军。名曰韦陀。位在童真。
                  护我支那。兜鍪锁甲。持杵降魔。二十八部。三十二将。
                  将中最贤。帝释所仗。坐则为起。背则为向。护善遮恶。
                  积德修行。末世比丘。禀戒不全。起居食息。实赖尊天。
                  如跛得杖。如渡得船。受佛付嘱。愿海无边。
                  【净土资粮全集】·明·袾宏
                  韦驮尊天......顶戴凤翅兜鍪。足穿黑履。身著黄金锁甲......
                  ▼灵隐寺韦陀像·南宗

                  ▼明孝康张皇后箓职牒·局部·各种金锁甲
                  可与出警入跸图中对照
                  甲胄瑬金、销金、涂金、簌金,“壕”而必精,皆在锁甲范畴,必作“金锁甲”








                  IP属地:河北14楼2023-04-18 01:39
                  回复
                    顶楼主
                    楼主可以写论文啦


                    IP属地:湖北15楼2023-05-22 16:07
                    回复
                      1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9-06 11:28
                      回复
                        😄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9-28 10:44
                        回复
                          山文甲篇修正-------------
                          前文中引述 漏了一个“玄”字,《册府元龟》《玉海》几处记载原是“五采染玄金制为山文甲”一字之差,所去甚远。
                          【册府元龟卷一百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甲士六万营于马首山.初太宗遣使于百济国中采取金漆用涂铁甲.皆黄紫引曜.色迈兼金.又以五䌽染玄金制为山文甲.并从将军.甲申.太宗亲率甲骑万馀.金光曜日.与李绩会于城下.金鼓齐震.旌旗围其城者数百里.士众之声骇天聒地..........
                          【新唐书 宋 欧阳修 等 撰】
                          时百济上金旐铠,又以玄金为山五文铠,士被以从。帝与绩会,甲光炫日
                          【玉海-宋-王应麟】
                          [唐金甲]
                          ......实录.贞观十九年五月丁丑.营于马首山.初太宗遣使于百济取金漆涂铁甲.色迈兼金.又以五采染玄金制为山文甲.甲申.太宗亲率甲骑万馀.金光曜日.与李绩会辽东城下.旌旗数百里.....
                          [唐金甲雕斧 明光铠 金髹铠 山文铠]
                          高丽传.帝度辽水时.百济上金髹铠.又以玄金为山五文铠.士被以从帝.与李绩会.甲光炫日.........
                          按上文几处记录,实是一事,记载略有差异。“遣使采取”一说似出自实录;“上铠”一说出自传记。不管唐太宗是遣使采取金漆涂铁甲,还是百济被迫朝贡金髹铠,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试探、消耗百济,同时以唐之国威、军容之华壮,震慑高勾丽。
                          “采取金漆用涂铁甲",是临阵所制,非有备而来,涂装万副甲胄,工序应不会过于精细,必有厚薄,或涂大概,或只涂要处,远观,铁甲氧化之底色与金漆相错,故此“黄紫引曜.色迈兼金”。
                          “又以五采染玄金制为山文甲”,古人所释,玄金为铁,仍是铁甲,却不涂金,只以五彩染作山文而成就,似有不动如山之意。因五彩为山文,又可称“山五文铠”。
                          “山文甲”是以五彩染作山纹为饰之铁甲!


                          IP属地:河北18楼2023-10-22 18: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