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68贴子:2,972,587

老子,把名利看淡;庄子,把自己看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诗云:“物我两俱忘,安然入道乡。”
老子忘物,庄子忘我,外物与我两不偏执,名利自己都要看轻。
修道,其实就是修老子的淡泊宁静,庄子的率性逍遥。
人生一世,要把名利看淡,把自己看轻。
01
名利劳心,学会看淡
《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虚名和性命相比,孰轻孰重;财物和身体相比,孰贵孰贱;得到和失去相比孰吉孰凶?对名望多一分贪爱,就要多付出一分代价;对财富多一分聚敛,就要多承受一分损失。
名和利都披着世间最美丽的外衣,看似光鲜,实则是最累人的东西。
远古时候,许由是一位隐士,做过尧、舜、禹三皇的老师。
尧帝禅让王位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由,他费尽辛苦找到隐居深山的许由,想把天下交给他。
许由听说尧帝的来意,径直跑到河边清洗耳朵,不愿让王权的名利玷污了自己的视听。
河边饮牛的农民看到,说河水被洗脏了,赶紧把牛赶到了更上游的地方。
智者弃名,愚者趋利。
越是站上巅峰的人,越容易摔个粉身碎骨;越是聚敛财富的人,越容易散得一文不名。
《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黄金美玉,未必能够保守,富贵骄纵,祸患不请自来。
名声是人追捧的,靠别人捧起来的都是假的;钱财五家共有,水、火、盗贼、贪官、败家子,想夺随时可以夺走。
真正聪明的人,家财适可就好,虚名半点不。
《道德经》:“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为别人着想得越多,福泽越深厚;给予别人得越多,人生越丰盈。
看淡名利的人,都懂得务实,利益只占七分满,虚名全都与他人。
名利耻于相争,贵在相让,能有大舍,才有大得。

02
圣人无我,学会看轻
《庄子·达生》:“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忘却自己的身心,遗弃自己的耳目,学会游离于世俗尘垢之外,逍遥于无欲无求之中,才能有所作为而不自是,有所建树而不自私。
太自我的人,以为世界属于自己,所以肆意妄为;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属于世界,所以顺天知命。
《庄子》有一则寓言:
浑沌是中央大帝,经常请南海和北海大帝来家里做客,盛情款待他们。
南海、北海二帝想报答浑沌,二人商议:“人人都有七窍,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作为报答吧。”
于是,他们日凿一窍,七天后,七窍成而浑沌死。
浑沌其实就是天道自然,妄想用人的意志,改变造化的规律,不仅难以得偿所愿,反而会适得其反。
自以为是的人,多行不义,不知敬畏;承认自己无知,才是最顶级的智慧。
《庄子》:“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春生夏长,秋蕴冬藏,是四季的规律;缘聚缘散,得到失去,是人生的本然。
收获是时,失去是命,要学会把得失放下,把自己看轻。
看轻自己,是一种修养,物我两忘,是一种修行;有我,就有喜怒哀乐,无我,才能永远解脱。
《庄子》:“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始终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其实天地万物和你我,何尝不是一个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整体。
把自己的胸怀敞开,你会看到更高更远处的风景。

《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名利有形,比名利更厉害的是无形的造化;圣人无我,物我之上的境界叫做天人合一。
老子,把名利看淡;庄子,把自己看轻。
余生愿你,名利双收,却不被名利所累;物我两忘,却活个心安自在。


IP属地:四川1楼2022-12-09 15:53回复
    说的非常好,但是世界若不能统一老庄思想就只能安慰个人!如今的世界不努力发展的国家是危险的,会面临灾难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2-09 16:59
    回复
      比如小学时候班长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打饭,她暂时无我有很多你我他。老师给她区级三好学生,她一笑而过。我们肉人世界需要真正能作事的淡泊名利。其次高中支书预备役,他就是没把自己当特殊心印,毕竟全校那么多只有他独得他。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09 18:12
      回复
        修心不要被外在的环境障碍,国家怎么发展是国家的事情,但你修心是自己的事。修老庄淡泊宁静、无我、把自己看淡,无烦恼。别人视名利如太牢,我视名利如粪土,独自淡泊,因为我以守道为贵。


        IP属地:四川4楼2022-12-10 09:16
        回复
          老庄思想主要视修心,修性的,管国家什么事


          IP属地:四川5楼2022-12-10 09:17
          回复
            胡说八道。道德经是告诉侯王治国的。你说,管国家什么事?你读过道德经?


            IP属地:湖南6楼2022-12-10 09:25
            回复
              幼稚可笑。老子看淡名利?是看淡名,不是看淡利。或者说,是要侯王别和百姓争利,要不争。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
              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看不懂?圣人没有自己的私心吗?没有自己的私利吗?只是实现、满足自己的私心、私利的方式不同而已。


              IP属地:湖南7楼2022-12-10 09:30
              回复
                老庄主要是修心的,再次才是治国。


                IP属地:四川8楼2022-12-10 09:31
                收起回复
                  功成弗居,是以不去。
                  不去是什么意思?懂吗?小屁孩。你跟我说老子看淡名利?


                  IP属地:湖南9楼2022-12-10 09:32
                  回复
                    越是无知,越是固执。小屁孩。


                    IP属地:湖南10楼2022-12-10 09:34
                    回复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庄子把自己看轻?庄子懂道德经?
                      你懂道德经?别胡说了。


                      IP属地:湖南11楼2022-12-10 09:50
                      回复
                        比如教员。教员就是圣人,我国唯一的圣人。
                        教员有私心吗?有私利吗?有。只是实现自己的私心、私利的方式不同。只是和百姓同甘共苦而已。百姓生活不好,教员的生活也不好。百姓生活提高了,教员的生活也提高了。


                        IP属地:湖南12楼2022-12-10 09:58
                        回复
                          此为不争之德,是为天,古之极。


                          IP属地:四川13楼2023-03-09 16:35
                          回复
                            可悲可叹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3-09 17:06
                            回复


                              IP属地:广东15楼2023-03-09 1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