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鹰院吧 关注:8,093贴子:1,787,253

就五专谈音乐美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挖坑。
本来不想写,实在有点难,容易出错,但为了五专激情开麦。
首先,这里讨论的音乐是指,成熟的有自己音乐风格的音乐,而不是工业制造品。没有灵魂的音乐和价值观输出的音乐是不可能形成美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歌曲之间有壁的原因。
其次,所有我说的跟你理解有问题的部分,可以讨论,但大部分情况来说,美学这个本来就仁者见仁。


IP属地:河北1楼2023-01-19 16:12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1-19 16:14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1-19 16:17
      回复
        当专辑出现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将五专和四专进行对比,当然也怪嘤一直说,五专是生活化。
        飞行,小镇花,黑白,好想回出来的时候我们还进行专辑对标和对比,一一对应着嘤子的生活。花落时相遇。向阳,小篝火,和小日出,我们依旧在想是不是他走出来了。
        但最后两首歌其实整张专辑的概念逐渐明朗。
        华晨宇说的生活化,和我们理解的生活化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生活化,是能看的见的或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他说的也是生活化,说的是从“我”出发,对一切经历的感悟,浓缩成几分钟的歌曲,或是感慨万千或是激昂向上。
        至于说什么帝帝和咱们生活有壁,生活化不一样是不对的。
        抛开经历不同
        这也是我们的生活化,有悲伤有快乐有曲折有高歌,因情感窥见自己,所以我们能从他的歌曲里面获得共鸣。


        IP属地:河北4楼2023-01-19 16:18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19 16:35
          回复
            帮我家炸丸子去了,刚回来,接着说。
            中西方的音乐美学是不一样的,大致上从两点说一下
            第一点,中西方音乐结构形态不一样。先说一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更侧重旋律部分,根据创作主体的唱法,歌曲节奏,发声特点等,根据音乐内容不同,创作的形式也不同。
            中国地区之间,各个民族又有自己的音乐习惯,可以说从旋律和创作来说是灵活多变的,感性多于理性形式。
            而西方音乐,更注重的是形式,西方对音乐语言要求很严格,比方说交响乐的篇章,创作主题把情感融入到形式当中,逻辑结构非常明确。理性多于感性。
            而嘤从中国音乐中吸收了感性部分,创作灵活多变,从《WNF》《地盐》到四专《疯人院》《斗牛》到五专等等,歌曲时长早就不同于习惯性的三分钟,而是注重音乐的叙述性和完整性。又从西方借鉴了音乐形式,用多种手法,将自己想要进行传达的情感,和音乐形式相结合。
            可以预见的是,他会随着音乐越发的得心应手,在中西方音乐方面融合的越来越成熟。
            就音乐结构形态来说,五专的融合度是最好的。


            IP属地:河北6楼2023-01-19 17:10
            回复
              前排蹲蹲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1-19 17:24
              回复
                这几次访谈他一直表达的也是,他在寻找和普罗大众的共通点,共同的感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19 17:37
                回复
                  以下纯属个人臆想
                  最后一首歌里藏着他的反叛和黑暗,不适合说出来,他微博揭露的和他歌里表述的是冰山一角,微微表述,但敏感一点点的人会立刻联想,被震撼,心跳加速,害怕,惊讶,敬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19 17:46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19 18:39
                    回复
                      基于下面,插个题外话,说一下为什么说嘤的音乐属于美学范畴。
                      音乐美大致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不展开讨论,略说一下崇高美。就崇高来说,音乐是崇高美最符合的展现方式。
                      崇高美和音乐的悲剧喜剧主题无关,而是听众产生的感慨。
                      比较经典的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系列。
                      比方说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他在五个乐章中逐渐递进,通过音乐形式和表现方法,让我们从对自然的亲近,向往中产生的美好情感,上升为对宇宙、对整个大自然的肃然起敬。我们对贝多芬的音乐产生了感叹,赞美,敬佩。
                      这就是所谓的崇高,不是多么激昂的语调,而是乐曲中能够感受到背后的宏伟景象。
                      在近代音乐中,已经几乎没有了崇高音乐的产生,如何让崇高音乐延续或者重新展现出来,是所有音乐人的命题。
                      而嘤子在四专的《神树》《斗牛》就有了很大的倾向,也就是你们说的“大爱”。并不是因为歌词的加成。旋律和节奏的递进,把恢弘渲染的很完整。听音乐的时候,能够被气势所震慑,能够在旋律中觉得歌曲让你产生“窥见背后”的压迫感,本身就说明了音乐的成功。
                      五专《虚幻与现实》在表现手法上比四专更加成熟,递进的更加完美,叙述的也更加完整,所以哪怕嘤发微博跟你叙述了背后,你依然觉得意犹未尽,甚至能够体会出更多的情感,产生“震撼,心跳加速”。
                      能够唤醒人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种崇高感是现在有责任的音乐人应该有的追求,


                      IP属地:河北12楼2023-01-19 18:53
                      回复
                        搬小板凳来听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1-19 19:57
                        回复
                          第二点,中西方音乐表现意境的不同 这个涉及的很多,也是略说一下
                          西方音乐: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来源于万物的和谐,宇宙,在古希腊语中就代表了最高的和谐。可以看见的是,人们对于最高美的追求在于宇宙,是“大物”
                          中世纪教会盛行,产生的音乐并不能算真正的合规律发展的音乐,而是在宗教束缚的情况下产生的。
                          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欧洲文化运动,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开始推翻中世纪思想,经历了市民崛起,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把目光从神转向人的情感表达,这个时期,复调,歌剧,和声,相继出世,开始着重音乐的形式和功能性,将形式发挥到极致。展现的是人的思考,对于自然,对于社会责任,极度追求人的自我。
                          (如果对嘤子的专辑来看,《异类》《我管你》正是嘤对外界发出声音,确定“我”本身的追求,追求自我的音乐,也就是为什么,嘤在《黑白》的时候说“我长大了”不单是音乐的成熟,更多的是思考的维度更广了)
                          到了20世纪,不同于以往的“情感论”,新的学说逐渐出现,“自律论”即音乐本身的美,抛弃了以音乐的旋律与和声来表现一定的音乐内容。就追求音乐的复杂性。
                          讲个不太准确的就是“这个人全是技巧没有情感”
                          这种发展其实是消解了以前音乐发展的递进,虽然说艺术无确定的论调,配上现在存在的“反形式倾向”。音乐发展不在有顺序,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零散性。


                          IP属地:河北14楼2023-01-19 21:12
                          回复
                            吨吨!喜欢楼主的阐述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1-19 21:20
                            回复
                              蹲!喜欢!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01-19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