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师吧 关注:8,201贴子:36,258
  • 16回复贴,共1

浅浅吐槽下一言难尽的声艺Vi300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排音乐剧,最终表演场地在学校礼堂,用的台子是vi3000,遂官网下了说明书和模拟器,提前熟悉下操作。说明书每个句子倒是都能看懂,里面只有各个功能键的说明介绍,并没有像其他台子的说明书那样成体系地去讲述每个模块的操作流程,跟Si的说明书差不多。上模拟器试玩了半个小时,终是感觉一言难尽——这张台子具有神一样的外观和性能,但依然有不少槽点痒点膈应点,不吐不快。
首先这张台子在功能设计上有很多“烂尾”的地方。比如台面上“编码旋钮功能区”(Encoder Mode)和“屏幕嵌钮功能区”(Vistonics)的SETUP菜单按键,按下以后屏幕一片漆黑,没有显示任何的设置菜单。翻开说明书一看(6.3,6.4),说明书上赫然写着“留作未来使用(Reserved for future use)”。同样是这两片区域,编码旋钮功能区的“自定义”按钮User1和User2,说明书上只说了它们分别对应“压缩器启动电平”和“数字增益修正”两个功能,实际上这两个按钮并不能自定义;屏幕嵌钮功能区的“自定义”User按钮,也只是对应“显示Aux3和Aux4发送量”这一种功能,无法自定义。诸如此类的还有台面上的Pre指示灯,以及通道设置中的颜色选择,这些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Vi3000这种体量的台子,其定位显然是面向大型现场扩声工程、专业录音棚和广电制作等高端领域的,然而一大堆名不副实的烂尾功能的存在,搞得这张台子好像一个不成熟的内测beta版产品一样,档次和专业性无疑是大打折扣。
其次这张台子在功能结构上有一些影响人机交互的痒点。从输入到处理到输出整体捋下来,不难发现这张台子的各个功能大多没有设置固定的实体控件,而是围绕触摸屏和屏幕嵌钮(vistonics)展开的,然而硕大的屏幕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点击通道条EQ部分的时候,我期望一张硕大的带有实时RTA的频率特性曲线图在屏幕上没有嵌钮的上半部展开,而下半部的嵌钮则对应各个频段的参数。失望的是,我只猜对了后一半——频率曲线图仍然是一点点,缩在通道条上。话放、压缩器和总线模块亦是如此。无论怎么操作,巨大的屏幕始终被切分成八个小条,完全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在操作母线发送的时候,我留意到这张台子也有类似X32 Sends on fader的功能,但你只能选择一个母线并用推子调整其从各通道“吸收”的发送量,而不能选择一个通道并用推子调整其去往各个母线的发送量(当然可以用旋钮去一点点慢慢拧)。
容我跑个题,说到这里我忽然发现X32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每个操作都有至少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办法是通过固定功能的实体旋钮及其LED光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显示屏菜单和编码器。这意味着X32在操作上具有充足的冗余性,在演出中如果一个特定功能的旋钮发生故障,你可以用显示屏去操作那个参数;如果整张显示屏发生了故障,你也可以像使用模拟台或者声艺Si Expression一样,完全依靠实体旋钮和LED光环去(不那么精确地)继续维持对所有功能的完全控制,安全完成演出。但是Vi3000?对于很多功能而言,它做不到。
最令我恼火的有两点:一是母线发送方式Pre/Post(推子前/推子后)的选择。我试图选中一条母线并在其输出页面寻找Pre/Post开关,但一无所获;我又尝试在一个通道的母线发送页面寻找Pre/Post切换选项,但仍然一无所获。(事实上我在这里整整耗费了三十分钟!)直到最后我在Vistonics(屏幕嵌钮功能区)发现一个Pre-Post按钮,按下去以后,输入通道母线发送页面上每个母线的发送量变成了推子前后的选择——还好台子上有Gang按钮,按下以后就可以直接改变所有通道对某条母线的发送方式。本来完全依赖嵌钮的工作流,突然跑出这么一个实体按钮来,就连没有强迫症的人都会觉得高度不适……
二是效果器。Vi3000有四个效果器,但!是!这张台子没有FX Send母线,也没有FX Return通道!!!你需要选择四条AUX母线,将其设为立体声,推子后,然后进入给母线更改输出口的选项,把母线输出改到“LEX IN”(效果器输入),以此作为效果器的发送母线;然后再选择八个输入通道link成四对立体声,把它们的输入口指定为“LEX OUT”,并依次发送给主输出和各个返送输出,这四对立体声输入通道就是四个效果器的返回通道!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在没有效果器的模拟台上连接四台外接效果器所要经历的流程……一通配置操作累死人嘞……
总而言之,感觉这张台子最初的设计理念还是比较前卫的,想要用触摸屏和软旋钮去取代早期数字台的实体功能旋钮,但是最终的产品出来,很多方面的功能还是被模拟时代的思维所束缚,纵使有了硕大的屏幕,还是要把它条块分割成模拟台一样的“通道条”,而不是充分利用整张屏幕空间,对压缩、EQ、效果器等模块去做一些可视化、便捷化的类似于电脑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其实Si也是这样的,屏幕只是文字菜单,几乎没有图形化的内容),最终在操作自由度便利性以及人机交互体验方面,不但比不过同等级别定位的大台(迈达斯hd96之类),甚至和百灵达x32/迈达斯M32,普瑞声纳studiolive,艾伦qu等中小型台比起来也稍显逊色……
以上内容基于个人体验,难免有不充分之处,欢迎各路大佬批评指正。


IP属地:北京1楼2023-02-17 17:51回复
    没用过这么好的台子


    IP属地:广东2楼2023-02-18 18:16
    收起回复
      兄弟兄弟,那个声艺的台子你还在使用嘛?可以教一下嘛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4-22 23: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