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吧 关注:784贴子:2,369
  • 0回复贴,共1

感统失调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好吗?|厦门感统训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统合
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统异常反应的表现
有些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很正常,因此很多家长根本不重视。
感统失调的孩子在学龄前可能表现不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和行为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会造成儿童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障碍,孩子虽然有正常或超正常的智慧,但是由于大脑的协调功能不顺畅,从而影响到注意力和记忆力,造成孩子学习能力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障碍,进而出现厌学、逃课、撒谎等行为问题,甚至出现心理及品行障碍。
感统训练黄金时期
面对孩子的感统失调,很多家长都会想——“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
殊不知,孩子感统失调长大了不仅不会好,反而还会给孩子带来变本加厉的伤害,尤其是6岁之后还在即将进入学校生活,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感统能力,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
感统失调的孩子在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很容易纠正,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超过12岁脑神经基本发育成熟,感统训练干预效果会减弱,但在0-12岁时期可能对孩子的一生已经埋下了不良的伏笔。
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并不会因为长大了就能不存在,只有在训练黄金期,进行专业训练才能帮助孩子修正,如果家长只想要靠孩子自身是解决不了感统失调的。
感统良好的孩子是怎样的?
1、幼儿有正确的视、听、知觉及反应速度,学习效率佳、认知发展良好。
2、幼儿能灵巧地运用肢体,动作姿势优美、手眼协调佳。厦门注意力
3、充满自信,人格正向发展。
4、情绪稳定,挫折忍受度高,人际社会发展顺利。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
这些表现是典型的感统失调情况
建议所有学龄前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感统失调,一定及时予以干预训练。
接下来,为家长们提供3种不同年龄层可在家进行感统训练游戏。
感统训练不仅仅需要专业老师帮助,家长的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01
接球游戏(1-2岁)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
B. 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 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厦门专注力测评
02
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2-3岁)
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直径10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
难度设置:A 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B 踢向前方1米远距离的物体。http://www.jher.cn
帮助给予:
1. 口头提示+身体指导+语言提示
2. 身体指导
3. 偶尔的身体指导+语言提示
03
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
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厦门专注力
B. 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
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孩子其实都是很聪慧的,但是感统失调就让一些实际上聪慧的宝贝看上去很笨拙,希望家长及时为孩子进行感统训练,不要让孩子这颗明珠蒙尘。


IP属地:福建1楼2023-03-16 19: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