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吧 关注:1,789贴子:21,138

【原创】唐高宗李治为什么选韦正矩为新城公主的驸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3-04-13 11:12回复
    新城公主,初封衡山公主,生于贞观八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小女儿。永徽三年出降长孙诠,显庆四年长孙诠流放而死后再嫁韦正矩。


    IP属地:江苏2楼2023-04-13 11:22
    回复
      追溯唐初的驸马们,大多出身煊赫,其中不乏功臣子弟、外戚子侄。那么韦正矩为何能从一众世家子弟中脱颖而出,得到唐高宗的青睐,有幸成为新城公主的驸马呢?本文将从韦正矩的父族、母族及自身原因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IP属地:江苏3楼2023-04-13 11:22
      回复
        1、父族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3-04-16 16:36
        回复
          韦正矩出身京兆韦氏的彭城公房。祖父韦澄历仕隋唐两朝,在隋朝历任东京兵部侍郎、定陵郡守、司勋侍郎、朝请大夫、尚书左丞、通议大夫,国子司业等职,在唐朝任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绵州刺史,死后追赠彭城县公,谥曰敬。


          IP属地:江苏5楼2023-04-16 16:36
          回复
            韦正矩的父亲韦庆嗣即这一支的承嫡者,隋炀帝时出任齐王杨暕的幕僚。
            隋炀帝杨广虽然一生风流多情,宠妃无数,但早年为了讨好母亲独孤皇后,庶出的儿子都不敢养下来,以致子嗣不丰。杨暕说起来是隋炀帝膝下仅有的三个儿子之一,还是萧后所生,但一直不得宠爱,甚至屡屡被父亲猜忌、提防,连打猎打得比父亲好都能被记恨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暕的日子有多难过可想而知。直到元德太子杨昭因为过于肥胖病死了,杨暕作为次子这才捞到了喘口气的机会。
            隋炀帝就算再不喜欢这个儿子,也不得不开始给他正儿八经地选些官员辅佐了。韦庆嗣便是这个时候被选为了齐王府的官员。只不过韦庆嗣在齐王府也没有待很久,因为杨暕忌惮哥哥留下了三个儿子,而自己又迟迟未被立为太子,开始“阴挟左道,为厌胜之事”,事发后自然没有好果子吃。隋炀帝大怒之下,杀了一批王府官员,又贬黜了另一批,韦庆嗣不幸就是被贬的一员。


            IP属地:江苏6楼2023-04-16 16:36
            回复
              不过无论这对父子如何怨恨对方,很快就与韦庆嗣无关了,因为没过几年,隋朝灭亡,韦庆嗣入唐,被任命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门大夫、太子家令。遗憾的是,李建成也不是个长久的主。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韦庆嗣出宰华阴,后被召为册单于大使,仍拜上骑都尉、朝散大夫,又加中散大夫,拜交府司马。


              IP属地:江苏7楼2023-04-16 16:37
              回复
                韦庆嗣具体卒于何年不详,不过应当在贞观八年之前,因为贞观八年十月的时候,他的灵柩已经回到了京城,贞观十八年正式安葬于洪固乡——洪固乡可以说是韦氏的家族墓地,就彭城公房这一支而言,除了韦庆嗣外,他的兄弟韦庆本、族裔韦辂等人都归葬在这里。
                事实上也正因为家族庞大,常常会有一些趣事发生。比如韦庆嗣在唐初侍奉的是太子李建成,而他的弟弟韦庆植侍奉的却是秦王李世民,后来还出任了李世民的爱子魏王李泰的王府长史。


                IP属地:江苏8楼2023-04-16 16:37
                回复
                  再说回韦庆嗣本人,按各处史料记载,韦庆嗣膝下共有八子,韦正矩便是他嫡出的、也是最小的儿子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23-04-16 16:37
                  回复


                    2、母族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23-04-21 11:22
                    回复
                      韦正矩的母亲,即京兆韦氏彭城公房的冢妇,出身何族一直不为人所知。如果不是有墓志存世,恐怕世人很难想象得到,韦庆嗣的嫡妻来历竟如此显赫。那么韦庆嗣的妻子、韦正矩的母亲到底出自哪一族呢?


                      IP属地:江苏11楼2023-04-21 11:22
                      回复
                        答案便是北魏末年权倾朝野的尔朱荣家族。


                        IP属地:江苏13楼2023-04-26 11:14
                        回复
                          根据史料记载及专家分析,尔朱一族应当为粟特人,西晋末年避居秀容。尔朱荣的煊赫经历自是不必再提,他的堂弟尔朱敞,正是韦庆嗣的夫人尔朱氏的祖父,韦正矩的外曾祖父。
                          尔朱敞幼时因为家族覆灭,随母亲冯氏住在高欢的后宫,十二岁时逃到宫外并投奔宇文泰,从此为北周建功立业,还灭掉了北齐以报国仇家恨。入隋后,尔朱敞仍旧保持了荣耀的地位,官至金、徐二州总管,晋爵边城郡公。
                          尔朱敞的嫡子尔朱休最即尔朱氏的父亲,幼时即封灵寿县公,后袭爵边城郡公。


                          IP属地:江苏14楼2023-04-26 11:14
                          回复
                            虽然从尔朱休最及其后人的官职来看,入隋后的尔朱家族很少再入伍为将,但粟特人能征善战的血统、尔朱敞临终前仍在为平陈之战做准备的景象,都深深印刻进了尔朱氏的骨髓。因此,墓志上多有夸赞尔朱氏是位主持中馈的能干主母,却对中原女子向来推崇的“谦卑”“谦恭”这种美德只字不提。
                            韦正矩的性格恐怕颇受母族高傲血统的影响,加上又是父亲的老来子,从小备受宠爱,所以在面对同样骄纵着长大的新城公主时也很难收敛脾气。几乎可以想见,这对新婚夫妻本来就没经历过多长时间的磨合,夫妻一时置气,小少爷被大公主下了面子,礼节方面难免会出现亏欠,于是坊间就传出了“遇主不以礼”的闲话。
                            更加祸不单行的是,新城公主骤然病逝,韦正矩面对公主的猝死百口莫辩,落在一时无法接受心爱的妹妹再也不能相见的唐高宗眼里,就是罪魁祸首无法抵赖,悲剧的韦正矩就这么枉送了性命。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23-04-26 11:15
                            回复
                              而比起儿子以悲剧收场的婚姻,韦庆嗣与尔朱氏的婚姻可谓是相当美满。
                              尔朱氏十八岁便嫁入韦氏,二十多年后仍能生下韦正矩,可见夫妻感情之和睦。韦庆嗣病逝后,尔朱氏本可以回到家族甚至再嫁,但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守节,而且一守就是四十年,她对亡夫的用情也由此可见一斑。


                              IP属地:江苏16楼2023-04-26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