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吧 关注:84,920贴子:1,175,003
  • 0回复贴,共1

对相对论的部分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该贴已被相对论吧屏蔽
4.2.3对相对论的部分质疑
相对论认为光是粒子(光量子),为什么看不到任何光粒子相撞的现象?光子为什么不会相互碰撞但可以叠加或分离?为什么人们抓不到一颗光子或一两光子?光子要么以光速约30万千米每秒的速度运动要么静止,为什么没有加速过程?光子为什么在不同介质或不同密度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光子以30万千米每秒的速度射向物体,物体不会被破坏?波长数千里的电磁波也是光子吗?光子为什么一静止就消失(事实上只有波静止才消失)?光是粒子怎么解释光的波长、频率、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波的能量是波长与频率×普朗克常数,粒子的动量(速度×质量),为什么计算光的能量总是按波的方式计算?……
没有任何实验证明光是粒子,也没有任何客观现象证明光是粒子,而光是一种波,一切都得到自洽的解释。科学是求真求实,追求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把光解释为光量子的波粒二象性,是混淆是非的说法,将科学严谨的最基本问题模糊化,不仅混淆了波与粒的区别,使人模糊了黑与白、是与非的界线,只能使真相离人们越来越远,科学的基本问题被毫无逻辑的狡辩所掌控,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让寻求真相的人们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相对论认为光相对任何参照物光速不变,速度是相对的,同时性是相对的,但光速为何是绝对的呢?客观事实是不同介质内光速不同,例如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冰都是不同值,介质密度不同,光速就不同,例如大气中光学现象就是光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光速不同形成的,这只是科学常识。为什么一个绝对光速不变的光子,在不同介质中光速就可变了呢?为什么一个光速运动的光子穿过不同的介质界面会发生折射?
根据相对论,没有优先参照系,所有参照系绝对平权,即,A的运动意味着B的运动,B的运动意味着A的运动,A和B完全对等, A因为运动而时间变慢,也意味着B因运动而时间变慢,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在相对运动,速度和时间都是一锅粥。没有优先参照系,速度将因此失去其力学上的物理意义。
爱因斯坦1920年就开始对空间性质进行反思并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以太”,晚年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整整50年的时间思考,但我还是没有接近‘光量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后半生致力研究大统一理论的爱因斯坦,在骨子里还是有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的信念的,他很想推翻自己早前提出的观点,重新回空间以太观的轨道上来。爱因斯坦的科学态度值得尊敬,但这关系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门派的理论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门派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爱因斯坦亲手放出的恶魔“光量子”赶走了以太,他的追随们是不肯让他回头的,他的后期观点被整个科学共同体的所抵制,以太还是以“莫须有”罪名被抛弃了,失去以太的物理基础理论只能迷失在玄幻之中。
4.2.4对量子力学的部分质疑
量子力学是通过发现电子才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的,一开始,对电子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是有一定争议的,但随着带电粒子的理论胜利,电子被人们基本公认为是一种实体的亚原子粒子,一个主要依据是电子具体一定的荷质比,让我们反思一下电荷和质量的本质是什么?
电荷是人们为了解释微观粒子相互吸收或排斥的现象,而授予微观粒子具有某电荷的说辞,定义为相同电荷相吸、相反电荷相互排斥,但电荷本身是什么东西,是一种物质(成份)吗?电荷之间怎么机制导致相互吸收或排斥的?…从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电荷是一种并不客观存在的假想物质,是人们不理解电磁力产生的原理,为了解释物理现象而假定出来的物质,电子具有电荷,电子和电荷能剥离吗?所谓电荷只是电子的反映物理属性的拟物化,就如同历史上人们不理解物体为什么会燃烧,就说物体具有一定燃素,这个电荷和燃素(热素)本质上是相同的,是不存在的东西,都是为了解释不明现象的假设物,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物理理论常用手法,不明白物理现象形成的机制,就只能假设一种具有一定特性的物质来解释,又如: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热传递的机理不清楚,便假设出一个“声子”的虚拟物质来解释物质热传递。
物理问题本身就非常复杂,受当时历史的局限性,真实的相关信息太少,只能是猜测性的解释(现象和规律的物理本质),然而各种解释被相继提出,后面的解释往往以前面的解释为基础,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庞大的解释体系(现象、规律和解释共同构成所谓知识体系),但可悲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层层叠加后,真相就面目全非了,但也积重难返了。
人们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时,必需同时接收并认可现象、规律以及对现象规律的解释,现象、规律是正确的,但解释很可能是错误的,但错误的解释却和正确的现象、规律混合成一个知识系统被固化和确认,这些错误的解释就是那些以空间为虚空为前提条件的物理基础理论。
质量是什么?质量是人们通过惯性、引力或电磁力对某一物体的测量值,电子除了通过电磁场反映电磁的质量外再没有其他力学的质量,这是电子不同与其它物质的奇特之处,电子的质量是通过是电磁力的测量值,这种测理值并不能排除电子本身是一种波(波包),对电子是一种实体粒子的断言是过于草率了,实际上电子是一种以太的环型驻波,这种波移动是随着以太的流动而流动,电磁场的电磁力的大小是反映磁场中以太的相对流动速度。将电子作一种实体粒子,导致很多现象都无法自洽地解释,电子作为一种基本粒子为什么会释放和吸收光子(电子吸收光子和释放光子便不是基本粒子,而是一种粒子的组合),电子相遇为什么变为光波(子)?光子和电子为什么在一定条件能相互的转化?让人无法理解的电子云到底是什么?光子可转化电子,意识决定客观世界的电子双缝实验是什么假设前提的错误造成的?物质不灭,正、负电子相遇的会湮灭,为什么电子作为实体粒子会湮灭?
量子力学把“电子是实体基本粒子”作为其理论的前提,导致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充满了奇异性、不确定性,充满了唯心主义的色彩。当我们以某种假设的前提,而推导到出一个奇幻、违反基本逻辑的结论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那些推导的前提中一些“定论”性假设是否正确,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态度,而不是盲目听从于所谓主流理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光是一种直线传递的以太振动波、电子是一种首尾相联的以太环型旋转驻波”这一客观事实,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得到自洽的、统一的解释,宇宙的一切都是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接受的。
主流理论认为“电子在原子的不同轨道之间跃迁产生吸收或释放光子”,但这只是毫无根据的臆想,人们从未真正观察到“电子在原子的不同轨道之间跃迁产生吸收或释放光子”现象,人们经常看到是电子流中的电子,因电子相互碰撞,而电子消失并转化为光的现象。电子与光子如果都是实体粒子,它们如何能相互转化?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原子的电子云模型与电子轨道模型是完全不同的对电子运动描述的,量子力学目前是一致认同电子云原子模型,电子轨道模型是过时的、错误的,但人们现在仍使用电子轨道模型中“不同原子共用最外层电子”等观点来解释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用电子轨道模型中“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产生吸收或释放光子”等观点来解释各种光电效应,电子云模型看似正确,却毫无用处,这也是电子本质认识错误导致的畸形结果。
量子力学的基础观点是物质由微观的实体粒子组成,粒子之间是一种虚空的存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交换某种粒子(玻色子),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超矩作用。按照量子力学的粒子标准模型,微观粒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功能和机制,难道是越低级(基本)的粒子越复杂,这是不可想象的。组织成物体的基本粒子越小应该越基本,越来越统一,越来越简单,但标准模型中的众多基本粒子却拥有理论予于的独特功能,这些基本粒子独特功能的形成机制是什么,难道仅是为了满足某种数学模型的一种拼凑,这种以多种更不可信的假设来解释一个问题,必将带来更多的问题,结论也是奇异的,其理论也将是极其不可信的。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之间是虚无的空间,但显然一个既无直接接触、又无介质传递、无时间延续的、相距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能发生的,超距作用的观点是极其唯心的。量子力学需要一个工具来描述这种“超距作用”,这时“场”概念的应运而生,“场”成为两个电荷或者两个质量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工具。有了“场”这个道具就似乎可以“合理”地解释所有超距作用的问题,在数学上也能自洽,可谓皆大欢喜,但问题只是被“场”所掩盖,并没有把问题解决,只是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超距作用”变为人们似乎可以接受的“近距作用”,如物体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在空间内从一点,到距离无限小的一点逐点传播的”。但这种“近距作用”实际仍是一种“超距作用”,基本粒子之间交换玻色子产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说法,实在让人摸不到头脑。这里的场仅承担相互作用的道具,是一种非实体的东西,离开了相互作用的功能,场就立即化为子虚乌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空间里充满了某种物质而非是空无一物的虚空,空间由物质构成的事实,这对量子力学的粒子标准模型和相对论的理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怎样办呢?主流理论界的聪明人很多,很简单,就是永远不给充满空间的物质定性,没有定性的东西就没有确定的性质,可以把空间物质特性分别让各种似有似无的“场”以及暗物质、暗能量、虚粒子来代替,但是主流理论并没有把这些东西看作是真正的物质,需要时拿来用一下,不需要时便当它们不存在。
空间只有两种性质,要么空无一物,要么由物质(物质的广延)构成,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没有半有或半无!虚空是无,以太是有。当发现空间并非空无一物,就证明以太的存在,而不应另外创建各种场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光子、虚粒子等模棱两可的东西来混淆视听。
在众多客观事实面前,量子力学不得不承认“真空不空”,存在量子涨落,但采用各场论解释物理现象,但避回空间物质属性的事实,用场来代替空间物质(以太或其它什么名称并不是最重要的)。量子力学的“电磁场论”和“引力场论”清除了充当电磁力与引力“载体”的“以太”。“以太”是实体性的,消除了“以太”即意味场论着迈入非实体主义的领地,非实体的场论总是伴随着非决定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总是和唯心主义的意识决定论相互呼应。非实体的场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解说某些物理特性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但不须对相互作用的“场”的本体进行实体化。有一种解释把场代表为能量,但这等于承认没有物质的运动。
量子力学用实体的粒子和各种非实体的场论来解释微观世界,每一种粒子对应一种场,量子力学的场是几十个场甚至无数个场相互叠加,共存在同一个空间里,而物质(基本粒子)的实在性是排它的,因此量子力学的场不是一种物质实在,这些场的物质性被虚化了,场可以产生虚粒子如虚电子、虚光子等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回避了空间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事实。量子力学在场论上的狡诈手段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如出一辙,且更具有欺骗性。这种偷换概念、指鹿为马的诡辩手法,竟然被量子力学的大伽们在严谨的科学基础理论领域运用得如火纯青!怎么样,聪明不聪明?就问你服不服!
我们不应忘记奥卡姆剃刀原理:“如非必要,勿增实体”。然而主流理论对存在了几百年的以太视而不见,却又凭空创造出众多新奇场和场物质来,这样只会使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只会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承认以太存在,或不承认以太存在,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科学与文明体系,决定了人们世界观正确与否,严重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IP属地:上海1楼2023-04-16 20: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