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珠吧 关注:1,143贴子:4,048

回复:光泽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习了,谢谢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8-14 15:10
收起回复
    表象:指玉器自人为加工行为结束之日起,玉体表面包括工艺痕迹在内的所有覆盖于玉器表层的,视线能直接触及到的外观现象。
    (以为古玉表象自然态质变强调工上自然态,也就是说,一旦古玉的工痕处经受岁月与外物的改变,它也就成为了表象的一部分了,不能再把它列为其他了。好比动物的皮肤,脚趾间,腋下就不是皮肤了?)
    解理:是对应母材质反应出的一种深入肌里质变产生表象.对自然态渐变产生的解理表象了解很重要。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方铅矿经氧化而形成的铅矾,铅矾进一步与含碳酸的水溶液反应而形成的白铅矿等,均是次生矿物。
    次生结晶: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
    过渡:指的是一种层次,即玉熟了以后的颜色,玉受沁的颜色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沁色通过石门进入到玉里,这样形成的层次叫作“渡”。“渡”存在于沁色中,沁到玉之间。
    古玉的次生变化:是指古玉埋藏在地下数千年之后,由于埋藏条件时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地下水的化学成份、PH值、水的充足量等)变化引起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化学的、物理的作用,使原先的古玉由于这种作用而导致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保持原来的矿物成份或者形成另一种次生矿物 。
    对应内在质变:一件完整的古玉,一些部位内在质变了,显现在玉表或为次生、或有蚀坑、或成减缩等自然态相状。而不是新加工仿品所显现的外表一致平滑、或一致坑洼、或有次生而内无质变等。真古玉是一种完全的整体的自然态周身包裹。
    肥:红山文化玉器显现的肥油状物质(解理)多存在于透闪石材质的玉器中,其表象与原材质有明显色差,其所处部位应与玉体存在明显凸起或凹陷,边缘清晰且带沟槽,立体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此种特征尤为明显,肥油状部位透光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仿品多用含有白色油状物的钾长石或滑石仿制,其料质极软。
    解理: 其实石头或玉是各种材料天然合成起来的,因为自然的变化,水的冲刷,等,最硬的留下来,其它的都被冲走了,如大浪淘沙,如火炼金,真金留下,其余都灰飞烟灭了。剩下的必是核芯。这种自然的过程与刀切,斧凿或电锯的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gaoMG)
    次生物:即玉中杂质显露呈解理态.周身显同态次生状有疑.
    缩:真品红山玉表层因水融蚀会导致玉体体积局部或整体减缩,此种现象的观察必须注意考虑玉体在土中的埋藏方位,水融严重部位必存在局部减缩,减缩部位必有对应色与质的改变,整体水融减缩部分的光滑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真品经盘摸,表层解理会出现团状回缩态(此现象盘前盘后的表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团状回缩态变化尤为明显)
    自然解理:材料受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断面层会生成新矿或被沁残。因料内部结构原因(不同材质解理态是不同的)会呈现对应材料的解理表象(这个表象分四级),而不同于新切岩石断面态。
    骸晶:凸起长条状。
    原晶:不规则凸起物,蒙古包状。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 这种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面:在标本的破裂面上一般看到闪光的断裂面为闪光的平面, 即解理面。解理面一般平行于晶体格架中质点最紧密, 联结力最强的面。 因为垂直这种面的联结力较弱, 晶粒易于平行此面破裂。 相对来说, 面与面之间的联结力最弱。 解理是反映晶体构造的重要特征之一。
    团状脉纹:是一种自然界自然态的表象,万物自然界自然态变化是相通的,此象如同卫星上看地球的山川河流。团状脉纹是在高显下观查,方可区分真伪。
    自然态的凸起:是玉质发生质变的过程,分子结构的重新组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表象有多种多样,在一个器物上可以见到几种不同的表象。
    自然沁色与人工沁色的区别: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为主,所以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晶形产生不完整。酸与原晶体间杂质产生酸化物质,在电镜下与未人工做沁处比较,则更可以一目了然。
    质变在玉体内为渐变。切记。
    只要发现某个部位的包浆与整体的包浆不一致,就必须认真审视,仔细甄别。
    次生物与玉体应存在明显界线和沟槽。次生物对应内质质变。


    IP属地:安徽17楼2023-08-17 14:46
    回复
      【 人生如花 】
      用花来比喻人生,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生老病死也是无常。 世界上,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也没有独自就能存在的事物,都必须仰赖各种因缘的和合才能存在。 对身邉的一切,应当心存感恩,把握当下的因缘。 人生看似有百年岁月,其实很可能刹那便无常,要珍惜目前所拥有一切。
      要把握 学佛修行,努力修福修慧,实践佛法的智慧。


      IP属地:安徽18楼2023-11-28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