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67贴子:2,972,688
  • 13回复贴,共1

我学列子看“生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生死,列子老人家先给我们讲了九十岁老人荣启期的故事,接着又为我们讲了百岁老人林类的故事。
林类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着歌,一一面往前走。
孔子到卫国去,路过此地,在地头儿望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交流的人,你们试着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去。子贡从田埂一头走过去,面对着他感叹地说:“先生没有对自己后悔过吗?如此陶醉地边走边唱边拾谷穗?”林类也不停下,照样唱歌不止。
子贡不停地追问,他才仰着头回答说:“我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子贡说:“您年少时不勤奋努力,长大了也不争取时光,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快到死的期限了,又哪里来的乐趣,而至于到田地里拾谷穗,还边走边拾边唱歌呢?”
林类笑着说:“我之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拥有,但人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正是因为少年时不勤奋努力,长大了不争取时光,所以我才能像现在这样长寿。正是因为老了没有妻子儿女,死期又要到了,才让我如此快乐。”
子贡问:“期望长寿是人之常情,而死亡是人人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成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与生,一个来,一个回。今天死在这里,又怎么知道自己不在别处重生呢?因为这个道理,让我知道了死与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我又怎么知道,忙忙碌碌地求生不是一种迷糊呢?又怎么知道现在死了之后再重生,不能超过以往活着的时候呢?”
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相互切磋的人,果然如此;然而他懂得的道,却无始无终呀。”
体悟:荣启期无儿无女,只是因为自己成了人,成了男人,九十岁了还能活着,得以终老,所以其乐无穷。这里列子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并不复杂,也不困难,只是取决于自己而已。
列子故事中的人物也有讲究:荣启期——启动荣耀和尊严的日期,像荣启期这样活着,肯定没错。林类——人类之林中的一类,像无垠森林一样众多,遍布天地之间,而不应该只是少数。
同样是在物质匮乏,生活困苦,灾祸频发的原始时代,林类将近一百岁了,刚刚开春,还穿着棉衣,就走到田地里劳动。这身子骨,在我们当代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林类一面拾穗,一面唱歌,劳动变成了潇洒娱乐,运动反而增加了生活快乐。这难道不是一种长寿秘诀吗?
身体之苦,意义在于修炼生命品质。身体之苦,苦不在身,只是我们意识上的曲解。身体修炼时的疼、酸、麻、胀、痒等所谓的苦,带给我们的是更舒服。所以,因为惧怕身体疼痛而逃避体能训练的人,其实并不是肉体本身在逃避,而是我们的“非己”在逃避,是我们的精神失真了,活向肉体享受,把肉体享受当成自己的生活目标了。忘记了身体的内突破与精神的外升华,双方各自的双螺旋、共成长,才能帮助我们延命!
林类快乐的原因,人人都具有,但是我们却反而以为忧。林类说,正是因为少年时不勤奋努力,长大了不争取时光,所以自己才如此长寿。人生到底主要靠打拼?还是靠归根呢?
俗话说,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卖力与否,先要看干的事儿对不对,方向是否合道。方向错了,不合道,既耗损能量,又妨碍别人,身心物质都受伤害,再卖力又有什么用呢?再卖力能延命吗?
所以,勤奋努力,只争朝夕,前提是能够养命,人不能被外在的名利引诱、牵制或伤害,生命自身的成长和意义才是做人的根本。万物都是按自然之序运行的,自收自支,自进自出,自增自减,无谓的打拼有什么用呢?原来,林类是懂得天道,遵循天道,才得以长寿和快乐的啊!
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深含蕴意。林类说:正是因为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死期又要到了,所以才让我如此快乐。我们的人生使命即是代代相传,生命续永,林类为什么反倒因为没有妻儿而快乐呢?其中的奥妙在于认命、服气啊。自然形成的客观事实,又能如何呢?纠结于客观现实,除了受伤害,还能怎么样呢?我们只能在现实基础上成长和发展呀。
而在子贡看来,林类却应该因此而深刻反思,深度后悔。你看,年少时就不勤奋努力,长大了还不急于弥补,死到临头了还不知悔悟,多么不可思议呀?林类与子贡之间,到底谁的面前有迷雾?
林类的终极超脱,正在于看透了生死,看到了能够自然正常的死,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人生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自然正常之死!因为自然的死,才会有自然的转生,才能为子孙后代建造更好的平台。只有自然正常的死,才是自己终身成功且合道的实证。
九十岁的快乐老汉荣启期,懂得“处常得终”,感恩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一百岁的潇洒老汉林类,懂得“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生是为了死,死是更好的生,人生就是来了回去、回去再来而已,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永恒性存在。看到了生不那么值得期待,死亦并非那样让人厌恶。


IP属地:四川1楼2023-05-12 08:32回复
    老死不相往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13 13:42
    回复
      楼主很棒!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13 15:56
      回复
        这种思想害人不浅。1、林类、庄子等人之所以可以整天无所事事、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天下有了基本的保障,没有保障他们吃啥?2、这种没有后代子孙的人大家模仿的话人类不是直接灭绝吗?他们的快活正是建立在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是投机取巧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5-13 19:16
        回复
          要是人人都成佛了谁来跪拜释迦牟尼?谁来传承子孙后代?宇宙与人类直接无关了,人类在地球上直接消失了,敢问有何意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5-13 19:47
          收起回复
            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14 05:25
            回复
              楼主说得好。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5-14 09:53
              回复
                顺应这个自然规律,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


                IP属地:四川14楼2023-05-15 10:21
                回复
                  修心修行面向每一副性灵生于天地间的根本意义,即人心与客观规律之间的一点相接。须心法修在性命本体层面,在这段生命结束时比来的时候本底的品质好一些,并作为下一段的基础。很多人过度耗散身心去追逐高于自身占位的物质名利,这些并不能作为累世积累带到下一段,但如果看待生命只有这次这几十年的存续期,能够尽力累积的也就是上述这些。修行带给人真实立位转变后,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全面,更客观,勘破世俗,了悟生死的基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22 00:11
                  回复
                    回归本心,放下名利等后天追求


                    IP属地:四川16楼2023-05-24 14:26
                    回复
                      特立独行名士独鸣。
                      众人皆醉唯其独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6-06 17: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