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机械加工吧 关注:408贴子:1,828
  • 1回复贴,共1

产品不良率高,有什么方法改善提高质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工厂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产品不良率高会导致主要生产成本变高,另外还会影响自身的品牌形象,无论对合作方还是消费者。
出现质量问题之后的不良品处理是最常见的,但在处理这些不良品时,却常常因为没有按照品质管理要求进行处理,而引出了更多的衍生问题,甚至会给在推进精益生产的过程中造成更严重的损失。那么如果工厂产品不良率高,有什么改善方法吗?这是很多工厂负责人一直头疼的事情。

客户退回的不良产品多,工厂要重新规划补货,这样一来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影响工厂的收益。如果是人为操作造成的,总不能笼统地归于“员工操作不当、管理不到位”的原因,简单给出“加强培训、处罚机制”解决方案。
其实上述情况,都可以通过mes生产管理系统,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进行改善,从而降低不良率。
产品问题
1、产品有外观缺陷
2、产品漏加工,不能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产品都要通过一道品质管控的程序,这个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没有漏检。但不管是不良品被退回,还是在出库前被发现,都需要进行原因追溯,是供应的不良品还是生产过程造成。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善,才能降低产品不良率。

在质量上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层不肯正视问题的根源。管理层普遍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其实这就像挤压气球,这里扁了,另一边又鼓了起来。这无疑是阻碍公司进步的最大障碍。
我们往往到问题丛生,甚至于财务发生困难时,事情的严重性才会暴露出来。对企业而言,则是非到市场受影响,利润消失时才发现错误。
改善方法
从原料采购、入库、生产、品控,一批产品的每个环节都由哪位负责人监控,在mes系统后台查询便知, 管理人员可通过生产批次扫码追溯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进货不良品的处理:
1、质检员要对入库产品严格检验,将不良品的数量和缺陷问题记录在后台,备注供应商的产品不良率,给管理者和采购人员作参考;
2、出具退货单,并提醒供应方采取相关的纠正措施。
生产过程不良品的处理:
1、追溯相关责任的班组或个人进行返工,跟踪返工情况;
2、质检不过关的产品拍照上传,管理人员进行问题描述,产品标准明确地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在自检中有效地识别不良;
3、管理人员分析岗位工作分配是否合理,流水线上是否连续,员工操作是否会存在磕碰的风险。
制造业要高效的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必须由最高管理阶层开始做起,因为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灵魂,为企业设立目标并推动下属完成。唯有高层管理者肯定品质管理的价值,率先积极参与及承诺,并组管理部门推行品控计划,奖励有成就的人员,并坚持不断的执行和改进,来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这样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而非流于形式。


IP属地:江苏1楼2023-05-15 09:26回复
    可以通过上一套mes系统改变,
    1)利用MES的精益生产模式理念,透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流程梳理优化,可以固化良好的作业流程,达到持续深入精益化的改善目的,使整个管理的系统面越加趋于完善、可靠。2)能够更加确切掌握实际生产状况,提高交货的准确度,避免不必要的备货成本浪费,节省仓库场地面积,理顺厂内配送物流,达成产、供、销配合。3)提高信息沟通效率,让问题信息化、透明化,打破部门间沟通壁垒,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做到“一秒即达、所见即所得”。4)数据采集效率提升,将纸质登记、人工录入作业,改为系统自动收集,并作自动化趋势分析,提升生产绩效分析的效率和生产决策的准确性。5)采用条码及RFID等手段追踪产品,可将产品的追溯由批次降到单件产品;趋近100%资料的完整度及过程质量信息,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及满意度。通过MES使企业充分掌握各类资源、设备、人力等使用状况,质量管理层次迈上更高的台阶,企业综合制造成本降低10%以上。


    IP属地:山东2楼2023-06-02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