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3,687贴子:9,202,962
  • 0回复贴,共1

乙肝“携带”要不要治?新版防治指南一文读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慢性HBV携带状态”的三个误区,解读《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亮点。
你真的是“乙肝携带者”吗?
常见误区1:转氨酶正常,没有身体不适,就是乙肝携带者
近年来“乙肝携带者”的说法已被更新为“慢性HBV携带状态”,反映出这种携带状态是不稳定的,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变化时,有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可能。
更新亮点2022年版指南中,符合慢性HBV携带状态的诊断标准是:
01 年龄较轻;
02 乙肝两对半:HBsAg水平(通常>1×104 IU/L)较高,HBeAg(+);
03 HBV DNA定量水平(通常>2×107 IU/L)较高;
04 血清转氨酶持续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
05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注意:在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情况下,应结合年龄、病毒水平、HBsAg水平、肝纤维化无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定。所以对于任何一个HBV感染者来说,不要盲目地认为自己就是“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状态需要治疗吗?常见误区2:乙肝病毒携带只有出现转氨酶↑才需要治疗
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灵敏的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
过去的观念是转氨酶高于正常值数倍才会启动抗病毒治疗。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转氨酶低于正常值(≤40U/L)的患者中,有不少人已经发生肝脏炎性坏死和纤维化改变。
更新亮点
为进一步减少疾病进展的发生率,2022年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的治疗范围:
01 降低转氨酶的治疗阈值:更新为男性30U/L、女性19U/L,只要血清HBV DNA阳性、转氨酶持续高于治疗阈值(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就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02 扩大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对处于慢性HBV携带状态的患者,虽然转氨酶持续正常,但只要有符合下列情况中的一条,也要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
①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
②年龄>30岁;
③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④HBV相关的肝外表现:如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等。
慢性HBV携带状态需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
常见误区3:体检只需查转氨酶就够了
有不少患者没有重视慢性HBV携带状态的潜在风险,认为定期筛查转氨酶正常就是安全的,因而错过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的时机。
其实转氨酶水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不能单纯依靠转氨酶水平来确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更新亮点
2022年版指南明确了慢性HBV携带状态患者的检测项目:
01 每6-12个月进行血常规、生物化学、病毒学和肝脏硬度值测定(LSM)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肝组织活检。
02 每6个月检测甲胎蛋白及腹部超声筛查肝细胞癌。
通过定期检查,一方面可以综合评估肝功能,是否已经出现肝硬化,以及早期发现肝癌;另一方面也为确定最佳的治疗时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抗病毒治疗有哪些常用药物?
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2022年版指南推荐使用NAs或Peg-IFN-α治疗,并且每3-6个月随访一次。
NAs:即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实现抗病毒作用,直接口服给药,需要长期治疗。
Peg-IFN-α:即长效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需要皮下注射给药,安全停药后可维持较长时间不复发,使患者有较高几率获得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IP属地:福建1楼2023-05-18 10: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