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月蚀的假面吧 关注:3,226贴子:39,063
  • 2回复贴,共1

PC《零:月蚀之假面》通关玩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氤氲月色,朦胧昔日
“何为归来迎?舞于萧萧十月秋,月圆麝香弥漫时,巫女凄美悲如霜,此谓‘胧月神乐’也。”
2023年5月18日,我用25小时12分30秒困难难度通关了PC版本《零:月蚀之假面》。月亮,自始至终是我心中无与伦比的绝美意向,无时无刻在我抒情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忆往昔,踉跄地颠簸出教室,向着寝室,可能是为了远离焦躁的喧嚣,亦或许是为了多赏几眼在这炎炎夏日末所剩无几的月色。徐徐清风,拂过眼眸,氤氲缭绕的月光,凄美之感油然而生,就是这种宁可放空一切,陶醉于月,侵蚀着月的惬意,近乎打破了我对恐怖游戏固有的胆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执拗追求“美”的康庄大道,这其中必然归功于《零》系列一脉相承地魅力,令人实在是趋之若鹜、魑魅魍魉。
首先要感谢PC版本盗版资源的白漂,让我有幸在《假面》的首发就进入柔弱少女们的世界。怎么说呢,我一直是在ps5上玩我较为喜欢的游戏,迫于日厂令人愕然的定价蓦然打破了我的痴想。欠缺了《假面》的白金奖杯没法与《儒鸦》成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属实是有些可惜了。从几年前坚决远离恐怖游戏到今天主动“成瘾”,属实是可以用“先前开花,后来绽放,如今‘月幽病’”来调侃了。毫不害臊地说,去年主动接触日式恐怖的念头是《零》系列的封面吸引我的,作为一名老二次元媚宅,那会诚然是不攻自破了。之后可想而知,剧情的碎片化和原有的畏惧之心蠢蠢欲动,《儒鴨》并没有给到我较为舒适的体验,最后硬着头皮白金了,剧情的深度剖析也是在B站上熟悉的,虽然现在也忘得八九不离十了,但我仍依稀记得那是一段相当凄美的爱恋,当时我是无比触动的,之后也就只剩下空洞与失落了。
《假面》较于《儒鴨》在游戏性上的体验是大同小异的,关于网上大多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评测我也就不再赘述一次了。总结来说就是1650显卡也能全程60fps,最高画质体验,优化非常用心。整个游戏较于《儒鸦》我认为是比较压抑、幽闭的,再加上本作贯彻始终的意向——月亮,从头到尾都有一股自然下月色的朦胧、凄凉感。最主要是本作的场景大多局限在胧月岛的一座建筑物内,对比起《儒鸦》属实是降维打击了。乍看小,实则不然,十二章几乎都在绕圈,伴随着捷径与隐藏道路的开启、新的解谜,经常会有股“相见若只如初见”的奇妙感受涌上心头。不过,恐怖倒是更恐怖了。最后是令人抓耳挠腮的那个后期的拼图解谜,对于我是难得可怕,还只能看着b站攻略一步步过,大概一个多小时,不愧是《零》系列最难的解谜之一,有幸遇见。
“病态、怪谈、诡谲、凄美”,这四词我认为足以大抵囊括整个《零》序列主题,至于核心主题,只玩过2部的我也没资格高谈阔论。不过,至少每部的核心是不能以偏概全的。《儒鸦》是凄美的爱情毋庸置疑,有情人终成眷属。《假面》的内核我认为是比较模糊的,两者均以“悲剧”为故事的源头,叙述故事,麻生海咲、月森圆香、水无月流歌三人为寻觅逝去的记忆踏上旅程,并没有很明确的表明是想表达哪种情感,硬要说我更认为是友情与主角团们的“恋旧”,其中也掺杂着些许亲情,即使没有爱情所产生的共鸣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结尾人声奏起,悲剧转变为少女们的光明未来时,心中或多或少的触动与欣慰还是抑制不住奔涌而出,多愁善感的人是这样不堪一击的。
“皓首穷经,身耕一隅,诚然可贵,闻名遐迩。”在窥探了整个《零》系列的发展还是略有惋惜担忧的,好在在炒冷饭还算风生水起的只支撑下,更多的系列作品才得以焕发生机、重见天日。不过,把日式恐怖与凄美字眼常年想挂钩的作品,不温不火的必然结果是情理之中的,毕竟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我一般是常年郁郁寡欢、多愁善感,渴望且无奈下在虚拟世界寻求自己的一方慰藉与治愈的“另类”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18 19:06回复
    下一部重置在等着你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5-27 23:42
    回复
      楼主第一张图无水印的能发我一下吗 很喜欢流歌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8-19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