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04贴子:2,974,381
  • 10回复贴,共1

略谈不入门而论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入门而论道,可不可以?是可以的,道有名相,名相是基础,论名相就是论道,一开始皆是如此,水平高了才能讨论更细微的东西。
比如武术中的套路,门派以套路来维持其技击特点,丢了套路,实质上丢了一个门派,非常重要。但光套路也不行,实战经验,个人摸索会耗费大量时间,有时会搭上个人性命。这时师授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道德经这里就是名相,普通的人,是从名相上解名相,没有实战,无师授,无实际的套路练习,这种水平,运用了会害人害已,幸好,这种人一般也不知道怎么用,只能在见解上害人害已,尽管如此,也是害处不小。
那么如何去用这个?无师承,不知道对错,不明白使用范围,又喜欢,所以不少人用来提高修养用,也是一个途径。
其他用于治理的,用于各种行业的,就更复杂了。
综上所述,多数人是不入门而论道,重点在名相,若信己为真,就会发生东施效颦的故事。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24 08:14回复
    古时社会分工明确,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天下皆论道,往往天下危,太平时节,大多是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24 14:13
    回复
      道家的辩征,在老子中是随处可见,能用的人也是很少,老子对人的洞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24 14:25
      收起回复
        吧里的一些"论道"的,反复的去定义其心中的一些"想法",他其实不是论道,是另开一条"道"。看起来很牛啊,但能开门派的人,岂是可以随便被人看穿?当然,自娱自乐是可以的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24 14:48
        收起回复
          关于道,有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希言自然,可以在名相上谈谈。
          反者道之动,万物向其反面而行,生→死,强→弱,发展→消亡,这是道家因果律,庄子云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讲的是异熟,反而能熟。
          何谓自然,自然有一表现,变化一>无常,老子对变化不反对,希言自然,正因为可以变化,修才能同于德,同于道。当然自然还有其他表现,就不讲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25 12:13
          回复
            论道,古代是王公的事,普通人也不操这个心,没这个位置,就体会不到这个视野。道可道,非恒道,这是王公视角。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25 13:51
            回复
              平头百姓,与王公视角,毕竟相差甚多,无管理之困局,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25 14:00
              回复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不为良贾,不解深藏。不成君子,则以智为圣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5-25 14:06
                回复
                  论道还是论道德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26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