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3,755贴子:9,206,763
  • 0回复贴,共1

得了乙肝,就不配生孩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我国40%-50%新发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的。[1]只要科学干预,乙肝人群也可以孕育健康宝宝。
备孕阶段
在备孕阶段,所有准妈妈应进行乙肝两对半筛查。若HBsAg阳性,表明存在HBV感染,则需要配合医院管理流程评估乙肝感染情况。
对于有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女性,可在妊娠前应用长效干扰素Peg-IFN-α治疗,先追求临床治愈,治疗结束6个月后再孕育后代。
妊娠阶段
HBsAg阳性的乙肝妈妈,需持续随访HBV DNA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和上腹部超声,以判断是否出现肝炎活动期及纤维化分期,有无肝硬化表现,帮助医生制定治疗策略和母婴阻断策略:
1、治疗策略
若HBV DNA阳性,在随访期间出现转氨酶ALT≥5×正常值上限(ULN),或总胆红素≥2×ULN,或诊断为肝硬化的乙肝妈妈,推荐口服替诺福韦酯(TDF)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随访至妊娠24周,ALT始终处于1×ULN≤ALT<5ULN水平,也需口服TDF进行抗病毒治疗。
2、母婴阻断策略
对于肝功能正常且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妈妈,需在妊娠中期12-24周复查HBV DNA水平,若HBV DNA≥2×105 IU/ml,可在妊娠28周开始服用TDF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在分娩前复查HBV DNA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及HBV母婴传播风险。
对于超过妊娠28周首次就诊的乙肝妈妈,应尽快监测HBV DNA水平,若HBV DNA≥2×105 IU/ml,仍推荐尽早抗病毒干预。
3、抗病毒药物的停药时机
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妈妈,分娩后不能停药,应该长期抗病毒治疗。
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服药的乙肝妈妈,分娩后检测HBsAg和HBeAg定量,如果抗原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继续抗病毒治疗;如果抗原水平下降不明显,产后可停药并持续监测。
分娩阶段
乙肝妈妈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
其实关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所以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应该根据产科指征来决定。
宝宝出生后
1、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免疫接种是阻断HBV母婴传播最重要的措施。
疫苗接种:按照我国免疫规划政策,无论妈妈是否健康,宝宝出生后需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3剂乙型肝炎疫苗,即出生12小时内接种第1剂疫苗后,在第1个月和第6个月注射第2剂和第3剂。
对于HBsAg阳性的妈妈,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效果监测:为了检查宝宝是否已经有抗体保护,需要在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带宝宝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
①若HBsAg阴性、HBsAb阳性,说明免疫接种成功,宝宝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②若HBsAg阴性、HBsAb<10mIU/ml,说明预防接种成功,可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型肝炎疫苗;
③若HBsAg阳性则说明免疫接种失败,宝宝已转为慢性HBV感染者,应定期监测HBV DNA和肝功能,如果出现肝炎活动,及时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干扰素α、恩替卡韦或TDF治疗。
2、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宝宝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相关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并不会增加婴儿的HBV感染率,没有必要检测乳汁中有无HBsAg和(或)HBV-DNA。
如果乙肝妈妈分娩后继续服用TDF抗病毒药物,因TDF在乳汁中药物含量很少,宝宝也可以接受母乳喂养。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参考文献:
[1]XU Y,LIU H,WANG Y,et al.The next step in controlling HBV in China[J/OL].BMJ,2013,347:f4503.
[2]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021年)[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3):5.


IP属地:福建1楼2023-05-25 13: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