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5,962贴子:11,971,450

分析一下孙权为什么选择背刺而不是北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吧最客观的我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回答觉得非常有道理,孙权背刺的种种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我之前也想过孙权吕蒙他们是出于全据长江的考量才想着偷袭荆州的,现在我真不这么认为,孙权真的从没想着要夺取天下。
对于孙权的心理,蒋济已经说得很到位了。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吕蒙怎么提意见是他的事,孙权怎么想是另一回事。甘宁曾经把“西据楚关,渐规巴蜀”战略说得天花乱坠,然而孙权依然是在打合肥。吕蒙的理由未必就是孙权的理由。
就像魏延的理由不是诸葛亮的理由一样。不同位置的人思维出发点不同。
解读一下这个“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1、吴人一直拒绝承认刘备军在赤壁以及江陵之战发挥的作用,因为关张人少,是东吴庇护了刘备。在这点上鲁肃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
然而孙权连年动众,合肥始终都拿不下;关羽靠荆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就能威震华夏,孙权面子上多少挂不过去。以后的两国外交在武德上就落了下风。
孙权也事先悄咪咪地试探了关羽的态度。
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果然被瞧不起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27 18:38回复
    2、关羽真拿下了襄樊,对东吴有一定威胁。之前关羽一直在跟乐进、文聘等打得有来有回,孙权在江夏等于是坐山观虎斗,有个大头兵关羽在前面硬抗曹魏,危险暂时到不了自己头上。
    如果关羽真的拿下了襄樊,他就同时占据了长江和汉水双重航道。加上关羽在荆州恩信大行,又把公安、江陵防线打造得很好,自己的命脉就真的完完全全被把控住了。
    谁知道刘备关羽会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呢?
    凡事多想几步肯定没错,多少要为自己的后路着想。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27 18:38
    收起回复
      3、最后一点比较重要,着重说一说。一般意义上来说,东吴是私兵制度,是当时吴地庄园经济下的产物,孙权作为一个外来户,位置坐得也不是特别安稳。德行不够,威名来凑。就和诸葛亮一样,他需要对外征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合法性。
      孙氏取江东,根源于武力的强力镇压,此所谓以武得国。和刘备在巴蜀恩威并施不同的是,孙吴不是一个真正稳定的政权,不仅张昭,顾雍陆逊都曾说过吴国刑罚残酷、租调繁重,陆逊更是没事种田划水。饶是如此,直到快死时,孙权才下了一道“省徭役、减征赋,除民所患苦”的命令。
      这种矛盾有多严重呢?举个例子,甘宁在发表豪言壮语的时候就被张昭冷不丁地怼过。这还是在孙权称帝的前期。
      张昭时在坐,难曰:"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
      正如蜀汉后期蒋琬费祎等人也曾争论过凉州和东三郡的计划,吕蒙的徐州和荆州策略也是类似的。打合肥考验的是陆战能力,偷袭荆州恰好能发挥水军专长。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因为当时东吴内部出了什么现实问题,可能是我吴书看得少,在当时孙权大概确实需要一场对外战役的胜利。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家门之祸当然可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地全力支持,但是大规模对外征伐绝不能输得太惨。这个就和姜维北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是一个道理。孙权在和合肥前线大摇大摆地军队演习,被张辽打到婴儿止啼,这种恶劣影响多多少少总会有的。
      我猜测当时孙氏的内部问题可能很严重了,这种严重程度让他愿意去冒险尝试背刺盟友甚至承担两面为敌的后果。
      【及凌统死,复领其兵。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
      【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
      为了验证我的观点,特地查了一下骆统传。凌统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可见孙权背刺荆州前内部矛盾有多严重——只能靠对外战争转移一波了。
      所以对于孙权来说,他需要打一场一定要赢的战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27 18:39
      回复
        不可思议的是,孙权偷袭荆州,赢得彻彻底底;悲剧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大瘟疫中,四将一下挂了仨。
        不得不说,世间万物,都是现世报啊。
        补个小彩蛋。将近二百多年后的刘裕北伐,在刘裕攻陷长安、灭亡后秦之后,自己跑回家想着篡位。随即遭遇了部下内乱,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铁弗匈奴的赫连勃勃俘获东晋北伐功臣宁朔将军傅弘之、辅国将军蒯恩以及刘义真司马毛脩之,堆积起人头封土成冢。朱超石、朱龄石随之也被俘遇害。
        拿得太容易,用运气换来的土地,也势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行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27 18:40
        收起回复
          总之吧,别把孙权想得那么有宏图远虑,夺取天下这种事情对他来讲太遥远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能吃一口是一口。这个就这样没有长远的眼光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27 18:40
          收起回复
            纯路人发表一下自己对孙权背刺的看法,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27 18:41
            收起回复
              很简单,曹魏在魏吴交接处屯大量军队如果孙权攻城不快可能被反杀,所以孙权只能慎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27 19:31
              收起回复
                原因吕蒙不是说了嘛 徐州打的下来守不住 荆州对江东战略意义太大 吕蒙取三郡之后 孙刘联盟等于破裂 谁知道 关羽打下襄阳以后 不会顺流而下直取建业。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5-27 19:35
                收起回复
                  原因吕蒙不是说了嘛 徐州打的下来守不住 荆州对江东战略意义太大 吕蒙取三郡之后 孙刘联盟等于破裂 谁知道 关羽打下襄阳以后 不会顺流而下直取建业。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5-27 19:36
                  收起回复
                    最关键是刘备肯定想吞并孙权,湘水的时候刘备带了八万人想揍孙权,关羽被徐晃击败后,蜀汉打不过曹魏,八成会打孙吴,类似刘璋,刘备和孙权关系还没曹操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27 19:37
                    收起回复
                      其实如果孙权当年听周瑜的直接吞并刘备,这仗根本不用打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27 19:41
                      收起回复
                        为啥曹操打孙权的时候刘备选择背刺刘璋而不是打曹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27 19:56
                        收起回复
                          这一通说辞下来,把孙权换成刘备也适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5-27 20:05
                          收起回复
                            没有为什么,东吴长江防线一体,必取长江中上游。 所以就是有人说的隆中对的内部逻辑矛盾,既要东联孙吴,又要占据荆州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5-27 20:11
                            收起回复
                              我觉得袭荆州说不上好但也不坏,好在连有荆扬据长江天险。坏在此战之后整体风气倾于偏安一隅,防守有余、对外战争北伐无力西进无门、天下有变而不能得其时,被锁在江南春风中,基业终将会落入他人之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5-27 20: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