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雪之下吧 关注:71,963贴子:3,840,071

奶与蜜:从社会/人类学角度看移动城市和天灾的设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 《圣经:出埃及记》,第三章第八节
自洽可信镇楼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17 06:45回复
    早在两三年之前,雪吧的诸位考据党便指出过移动城市和天灾两个方舟底层设定上的冲突。但鉴于时间和篇幅的缘故,并没有人能系统地整理两者冲突的基本原因。
    近日观某吧友指出明日方舟世界观的荒谬之处,惨遭阿虚舟友团建有感,故发此贴系统分析移动城市和天灾底层逻辑的冲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17 06:50
    回复
      警告:以下内容包含大量现实套虚拟。本人原则上不喜欢做这种事情,但奈何粥粥主创自称粥世界观自洽可信且来自于地球的自洽,那就不要怪本人用地球的自洽来看粥界观的自洽。
      如果阁下认为明日方舟的世界观不硬核,漏洞多,主创们的“自洽可信”论不成立且不把阿虚名言挂嘴边,那这个帖子就不是针对阁下的,请诸位吧友切莫对号入座。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17 06:51
      收起回复
        有的人可能会说,什么不要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感,什么不要拿现实规律套虚拟世界云云,然而所谓真实感和现实规律,其实都是现实逻辑的一部分,而由人类创造的自洽可信的世界观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现实逻辑存在。
        更何况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必然有其底层逻辑,方方面面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变量都有可能带来极为复杂的连锁反应。有些人又想脱离现实社会的演变规律,又没有相关领域的知识而无法编出一套符合逻辑的说辞,结果便处处都是漏洞,只有某些不讲逻辑全靠臆想的互联网萨满还在为其辩护。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17 06:52
        收起回复
          而非常遗憾的是,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有规律,有法则可循的科学,绝非是信仰海猫神教的互联网萨满们可以臆想的。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奇幻作品,虽然具备很多现实中不存在的要素,却鲜有去挑战这社会学的铁律的。明日方舟也不例外,虽然萨满们号称它是架空世界观,但无处次的影射现实足以证明yj想要在这个所谓架空世界中创造和现实相近的社会。但yj对于社会学基本逻辑和规律的无知,使得明日方舟的世界观从一开始就是空中楼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17 06:53
          收起回复
            天灾导致文明迁徙,最后随着源石引擎技术的产生,开始建造大型移动城市用于躲避天灾。这是yj为明日方舟世界观设置的底层逻辑,也是这座空中楼阁开始漂浮于空中的开始。光是这一小段底层逻辑就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人类社会和任何有机生命体一样,符合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原则。这里的“适者”指的当然不是军事或者科技实力最强的社会,而是最能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社会。然而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社会适应环境的方式往往并不是当代人类想当然的方式。换句话说,我们眼中“最好”的方式,未必就是一个社会实际采纳的方式。
            譬如当足以毁灭城市的天灾来临时,yj和互联网萨满们认为最好的适应方式便是建造一座移动城市跑路。然而实际情况更有可能是人们选择迁徙到没有天灾的地方,或者倒退回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并采取原始而残忍的方式主动控制人口,亦或者直接灭亡:自人类诞生以来99%在这颗星球上存在过的人类社会都业已消亡,在这场横跨上万年的吃鸡大赛中,胜者终究是少数。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17 06:54
            回复
              我一直认为游戏就是游戏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6-17 06:54
              收起回复
                其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定居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一点,J.戴蒙德在他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有着详细的论述: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6-17 06:55
                收起回复
                  如果连制陶和编制这类最原始的技术都无法在人类定居之前产生,那又何谈所谓“源石引擎”和“移动城市”呢?光这一点就足以推翻天灾完全覆盖泰拉大陆的可能性:如果这块大地的每一寸都无时无刻不受天灾的侵扰,那泰拉人则完全没有定居的空间。要么以最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的形式存在,要么走向灭亡,留给泰拉人的选择没有第三个。
                  很显然,yj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剧情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不被或者很少被天灾所侵扰的地块。但是光有无天灾地区并不代表着泰拉的社会可以发展到能够建造移动城市的地步。移动城市的建造至少也需要工业时代水平的技术和生产力,而泰拉的社会发展成工业社会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17 06:56
                  回复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第十八章“两个半球的碰撞”中,作者对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
                    “造成这种(美洲社会发展)迟缓的一个甚至更明显的因素,是可以用于驯化的野生动植物。我在第六章中讨论过,狩猎采集族群之所以采纳粮食生产,不是因为那可能会给他们的子孙后代带来好处,而是因为早期的粮食生产开始显示了对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优势。早期的粮食生产与狩猎采集活动的竞争,在美洲不及在新月沃地和中国那样激烈,这一部分是由于美洲几乎没有可以驯化的野生哺乳动物。因此,早期的美洲农民仍然依靠野生动物来获得动物蛋白,所以必定以一部分时间仍然去从事狩猎采集活动,而在新月沃地和中国,植物驯化之后紧接着就是动物驯化,这样就及时地发展出全套粮食生产,最后取得了对狩猎采集活动的胜利。此外,欧亚大陆的家畜通过提供粪肥并最后通过拉犁使欧亚大陆的农业更具竞争力。”——《枪炮、病菌与钢铁》,P290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17 06:59
                    回复

                      “与生态障碍对作物和牲畜传播的这种种影响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人类社会其他特点的影响。最后起源于东地中海的字母从英格兰到印度尼西亚,传遍了欧亚大陆的各个复杂社会,只有东亚地区是例外,因为中国书写系统派生出来的文字已在那里占主导地位。相形之下,新大陆唯一的书写系统——中美洲的那些书写系统,从未传播到本来是会采用它们的安第斯山脉地区和美国东部的复杂社会。在中美洲作为玩具的零件而发明出来的轮子,从未与安第斯山脉地区驯化出来的美洲驼碰头,以便为新大陆产生装有轮子的运输工具。在旧大陆从东到西,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横跨3000英里,而蒙古帝国则略地6000英里。但中美洲的帝国和国家则与北面700英里的美国东部的酋长管辖地,或南面1200英里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帝国和国家,没有任何政治关系,而且显然甚至没有听说过它们。”——《枪炮、病菌与钢铁》,P291


                      IP属地:日本13楼2023-06-17 07:04
                      回复

                        "因此,我们已经找到了3组有利于欧洲人入侵美洲的终极因素:欧亚大陆人类定居时间长的领先优势;由于欧亚大陆可驯化的野生植物尤其是动物的资源比较丰富而引起的比较有效的粮食生产;以及欧亚大陆范围内对传播交流的地理和生态障碍并非那样难以克服。第四个,也是更具推测性的终极因素,是根据美洲的一些令人费解的没有发明而提出来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复杂社会没有发明文字和轮子,虽然这些社会同作出这些发明的中美洲复杂社会在时间上差不多一样久远;轮子只用在玩具上并且后来竟在中美洲失传了,而推测起来轮子在中美洲是会像在中国一样用在人力独轮车上的。这些谜使人想起了在一些孤立的小社会中同样令人费解的要么没有发明要么发明了又失传了的情况,这些社会包括塔斯马尼亚土著社会、澳大利亚土著社会、日本、波利尼西亚诸岛和美洲北极地区。当然,美洲的面积加起来并不算小:整整占欧亚大陆面积的76%,美洲的整个人口到1492年止大概也相当于欧亚大陆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我们已经看到,美洲被分割成一些社会“孤岛”,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也许,美洲的轮子和文字的历史,反映了真正的孤岛社会以一种比较极端的形式来予以说明的那些原则。"——《枪炮、病菌与钢铁》,P293


                        IP属地:日本14楼2023-06-17 07:05
                        回复
                          戴蒙德在这一章中论述的不仅是欧亚文明之于美洲文明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长久发展所必要的一系列条件: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利于社会间传播交流的地理环境,以及,当然,社会之间的交流本身。


                          IP属地:日本15楼2023-06-17 07:06
                          回复
                            在了解了这一系列条件之后,让我们把目光放回泰拉大陆。已知早期的泰拉文明只能在无天灾地区发展,而无天灾地区间又有天灾和荒原的阻隔,这其实已经构成了文明发展的两大阻碍。首先,文明发展环境的局限性意味着遇到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概率的大大降低。人类驯化的绝大部分动物和相当一部分植物都源自于欧亚大陆,这无疑是因为其庞大的面积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或许也有些运气的成分在其中:同样面积庞大的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所提供的可驯化物种就要少上许多。那么,如果把面积缩小到大陆上一个又一个孤立的无天灾地区,居住于其中的社会又有多大的概率会遇到可驯化的物种呢?
                            其次,阻隔无天灾地区的天灾和荒原,无疑会将泰拉大陆伤的社会分割成一个个孤岛。如果天灾和荒原是如此地不可逾越,以至于没有移动城市或者大型陆地载具根本无法从中穿过的话,那么泰拉文明将复刻现实中的北美文明。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孤岛社会,也许能发展出早期的农耕技术,甚至可能会发明诸如文字之类较为复杂的东西。但倘若没有社会间文化、技术与各种资源的交流,那么这一个个的孤岛社会也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源石引擎和移动城市更是空谈。


                            IP属地:日本16楼2023-06-17 07:07
                            回复
                              那如果天灾并没有那么猛烈,荒原也并非不可逾越,原始的泰拉社会找到了穿越其中的方式并相互建立了简单的交流呢?此时的泰拉社会已经能解决社会孤岛的问题,但却无法克服无天灾地区本身的限制。受制于所处无天灾地区极度有限的面积和自然资源,各个泰拉社会的人口无法得到持续发展,甚至很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人的规模。而根据戴蒙德所述,“技术发展最快的是那些人口众多,有许多潜在的发明家和许多相互竞争的社会的广大而富有成果的地区。很显然,如果明日方舟的世界观想要成立的话,单独的无天灾地区很难做到“广大”,而其人口也对于地很难做到“众多”。如果说众多人口意味着更多的发明家和更多的创新机会,那么反之稀少的人口则会极大地降低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IP属地:日本17楼2023-06-17 0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