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吧 关注:1,258贴子:8,163
  • 0回复贴,共1

冠领端午普法|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粽”享端午欢乐时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片片粽叶,包裹思念;粒粒糯米,承载满满心意。每年的端午佳节,“甜咸大战”总会如期而至。其实无论是甜粽还是咸粽,都凝结着我们对节日的寄托。商店里的粽子琳琅满目,在挑选心仪口味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粽子品种常见的有三类:真空包装粽子、速冻粽子和新鲜粽子。如果说新鲜粽子可以根据外表选择安全卫生的产品,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已经包装好的粽子呢?
  其实,大家只需谨记一个“全”字,即粽子标签标示要“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真空包装和速冻粽子时,应查看标签是否包含上述信息。不要购买、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的粽子。
  虽然,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筛选掉一部分“不合格”的粽子,但消费者终究无法透过包装看到粽子内部。如果买回家的粽子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呢?

  如果不小心购买到“问题粽子”,首先应当及时与商场联系协商退货,如所购粽子超过保质期、漏气涨袋、变质或者“三无”产品还可向商场主张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因此,消费者可以向商场或者生产者主张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可以是商品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的三倍赔偿,最低赔偿标准为一千元。
  对于销售不合格粽子的商家来说,不但要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还要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

  2022年,辽宁省某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反映,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粽子存在异物、有异味,执法人员立即抵达现场并启动调查程序,查明该公司销售的部分粽子确存有异物、异味问题。市场监管局依据法律规定,对该公司作出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17187元;2.罚款902310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对经营者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并不低,企业如果选择投机取巧,最终只能是“自掘坟墓”,面临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粽子作为端午节必备的美食,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个节日值得好好关注,只有守卫住了“舌尖上的安全”,才能“粽”享欢乐时光。冠领律所送上这篇普法文章,为大家欢度佳节保驾护航,也祝大家端午安康!


IP属地:北京1楼2023-06-21 18: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