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同人设定创作吧 关注:7,980贴子:146,736

【灾祸十杰】维护其六·Faker·诸相非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考据击杀了数次,同样拖的有点久,致歉,另外,图侵删。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2 23:55回复
    【真名】佛图澄
    【职阶】Faker
    【性别】男
    【喜好】神通化世,感应道交
    【厌恶】佛,刀兵
    【武装】无
    【属性】秩序•邪恶
    【天敌】佛
    【印象色】黑色
    【Status】
    筋力:D
    耐久:A+
    敏捷:D
    魔力:A
    幸运:B
    宝具:A+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22 23:56
    回复
      【职介技能】
      伪装工作:A
      矫饰者之假面,能够对自身信息进行伪造的能力。
      不只是能捏造出虚假的Status和职阶信息,由於达到了A的等级,甚至连自身与宝具的真名也能一同加以变更。
      虽然在常规职介的情况下,印证着其存在的境界记录带( Ghostliner )本身绝无被肆意篡改的可能,但若对于本就身为赝作的Faker职介而言,则并无此顾及。
      若能在交战前对敌方的讯息了如指掌,则可以选择套用某人天敌或是亲族的身份示于人前。
      也正因如此,凭借着作为真物之中的伪物的那份自觉,这个技能几乎足以媲美最上级的『气息遮断』。
      而对于能够在一瞬间通晓对方过去人生的僧者而言,则似乎意外的契合这个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若非必要情况,Faker最常变造出的职介大抵只会是『裁定者(Ruler)』
      虽然其本人同样具有这个适性,但据他所说不论任何世界的发生过召唤中都不曾呈现过这样的一幕。
      “实相非相,是相非相,施主何必苦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2 23:59
      回复
        单独行动:A
        即使失去了来自Master的魔力供给也能自由活动的能力。
        Faker的情况下,还兼顾了『自我保存』的特性。
        籍以宿命神通(pubbe-nivāsanussati)僧者便能将未来如掌中之物般倒映。
        譬如生前,其就曾多次彻见千里外事,甚至连战争的走向如何发展,以及那个血染王朝将于何时覆灭等等,Faker亦能知之甚详。
        只是……在作为英灵成就的现世,其神通却难以窥见诸位英雄们超脱轮回的宿命。
        其原因究竟为何,僧者本人似乎已了然于胸。
        “大抵贫僧所习得的神通于某种程度而言,只能算得上是所谓的阉割版吧……”
        僧者如此自嘲道。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3 00:00
        收起回复
          【固有技能】
          高速诵经:A
          加速魔术咏唱使其高速化的能力。
          虽然其并非选择以术者(Caster)之姿示现众人,但却籍由众人的印象获得了『魔术』、『高速咏唱』之类的能力。
          尽管在过去僧人本是以知见超群、学识渊博而闻名,但在作为从者的当下,这份涉猎颇多的宽度似乎被置换成在某一领域的广度。
          是故,原本只有平均水准的咏唱速度,现在业已抵达匹敌高速神言的领域。
          而若单论及雄辩之才,恐怕较之那位西行者·玄奘三藏,僧者亦毫不逊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3 00:00
          回复
            外道神呪:A
            信奉八万劫外的妄境冥谛为无上正觉,方咸得此万差之诸法。
            这与神通力(Abhijñā)似是而非的原始咒术,其原型乃是曾被六欲天子所精持的天魔外道之法。
            在原典中于佛陀前示现种种大恐怖相,令诸天神惊惧不已的呪力,也被认作是包括迦毗罗咒(Kapila)在内的数论外道神通的源头。
            若如Faker般穷极此邪见邪说,不仅可如那欲界魔王般变现种种奇境,甚至连除漏尽智证通(āsavakkhaya)外的诸般神通亦能征得。
            唯一有所不足的,便是在面对真正身具义谛(सत्य)的圣者时,其附佛外道之法难免漏洞百出。
            但若仅面对彼时那些暴君治下的惵惵遗黎,此法便正是破迷开悟之真谒无疑。
            毕竟在那片久经兵燹的大地上,尚能诵经礼佛者,非为觉悟,实为贪执而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3 00:00
            回复
              格义法:B
              用以翻译经文典籍、使之融通世俗的技巧。
              以佛经中事数,拟配儒道之外书,谓曰格义。
              此法于晋宋之际佛学大行其道时盛行,并由Faker门下弟子竺法雅始创“格义”之名。
              与后世的高僧·玄奘三藏所推崇的直译意译不同,所谓的“格义”要先格旧义,附会他教之说。
              此举固然能令不具慧根的世俗黔首闻听佛法,但援用外教之说比附释典,则难免会违而乖本、于理多违。
              倘若以此作为「动因」来解读,似乎也正如这个技能的存在本身般昭示着某种必然。
              升华为英灵技能时,同『外道神呪』中所具足的他心神通(ceto-pariya-ñāṇa)结合,便能在限定条件下歪曲感性生物的认知。
              经过Faker之口所吐露的字节,只要该事项于对方所处的文化传承中处于缺失状态,便会作为一段模糊的植入『常识』;
              并不包含由圣杯赋予的知识,判别的范畴仅限于其“生前”是否具备一定程度的认知。
              对方的文化圈中越是在存在与之“似是而非”的内容,最终所完成的干涉也就越难以察觉。若是直至现代尚有将二者视为一物的论述,那么就连凭空捏造或是删减某个存在也能够做到。
              尽管依他本人所述,于彼时那求哀无地的乱世当中,便唯有以欲钩牵才可续佛慧命。
              但对于Faker这等大成就者而言,如此说法则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6-23 00:03
              回复
                【宝具】
                界心牟利·答迷身悲
                等级:A++
                种类:对人宝具
                最大捕捉:1
                最大范围:-
                Faker所持有的唯一宝具,亦是其成为『伪物(Faker)』职阶的缘由。
                昔日觉者灭度前,曾与尊者阿难言到——
                “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
                而佛陀所言的众魔比丘(Māra)、即是如Faker这般潜匿奸欺的附佛外道。
                让“遗真认妄,遂成颠倒”的虚妄邪说取代无上正法,令念佛颂偈成为欲得世尊庇佑者的敲门砖。
                使圆觉空明的法臣大士下堕五逆浊世,将清净无漏的天人师(Devamanuṣyaśāstṛ)搅入凡尘贪爱。
                希求着以一己之力炽然惑众,并如是赚误无量众生共堕无间地狱。
                对离诸贪欲,漏尽无碍的觉悟者来说,如此外道不过只是faker(伪物)。
                但对于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的芸芸众生而言,其人亦为得无上自在者的faker(替身)无疑。
                是非不分,善恶不明,何等可悲……何等可叹……
                *
                若仅就其表相而言,此宝具的实质同被七骑从者争夺的满盈之杯别无二致。
                只要对Faker献上了诚切请愿,无论其护持正法(Dharma)与否,亦无论其愿望的实质究竟为何,
                凡有所呼,必有所应、凡有所求,无不如愿。
                即使是向参战者本人(Faker)索求真正的万能之杯(grail )这等匪夷所思的愿望,也能透过这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伟力顺遂其愿。
                只是,当那些偏离证果大道的愿望实现之时,亦是许愿者双眼彻底蒙昧之刻——
                未来已成现在,现在已成过去,而过去心不可得,过去之愿自然也早已落入业障。
                执着于愿望的凡夫任由那虚妄的信仰夺走指尖流逝的似箭光阴,将六根六尘停滞于早已不堪回首的五逆浊世,与刹那间,血肉之躯已成森森白骨,曾经美好的心愿自然也生出业障,化作如九相枯骨般的——魔(karma)。
                简而言之,这条以火宅恶世中无数死难者的尸骸铺就的礼佛之路,并非是能成三藐三菩提之正途。
                而那贪心炽盛,索求无度之人最后得偿所愿的, 终究也只是令其未来(ana^gata)连同所贪求之物一道如梦幻泡影般消逝而已。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23 00:04
                回复
                  【角色详细】
                  活跃于中国的古代・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僧侣,兰佛图澄。
                  根据记载,其出身龟兹王族,九岁出家,曾两度于罽宾求法问道。
                  相传其某日于定中观得中原众生苦难殊甚,于是决心赶赴中原宣说我佛正法。
                  是时,僧人已遐龄年七十馀。
                  其初至洛阳时恰逢永嘉之乱,帝京动荡,其因目睹中原之地久经兵燹,凋弊之极,故转而在河北一带宣说佛法,静观世变。
                  直至九年后的元熙二年(420年),随着苟延残喘的西晋灭亡,已将至耄耋之年的僧人遂托人引见新君石勒,并为其示现种种神通,获以“国师”之礼相待。
                  自其投奔后赵以来,受一朝仰仗颇多,衣则以绫锦。乘则以雕辇,乃至朝会时引僧者升殿,需由太子、诸公搀扶而上,大小官员亦需起身颔首以示尊敬。
                  于是在此后战乱频仍的三十余年间,其侍奉两代赵主,在石勒历次行军作战时料事如神,每每军国大事,国主必先征其意见,方下令行动。
                  其人不曾著书立说,仅以神通和国主的恭敬来推行道化,历数其神迹亦不胜枚举,其中更以闻铃断事、龙岗咒水、幽州灭火等为人所惊羡。
                  最终,在其以大神通推演出王朝倾覆在即、石氏不日当亡后,便在石虎的手下以假死之法脱身,西渡流沙去往天竺,而后不知所踪。
                  在其出走后不到一年光景,凶徒石虎便遭王难,染暴病而死。
                  不出三年,随着新君石祗被手下大将刘显所杀,后赵覆灭。
                  【羁绊·其一】
                  身高:162cm
                  体重:46kg
                  地域:中国
                  出典:史实、民间传说、《高僧传》
                  「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羁绊·其二】
                  头顶肉髻,满面苦慈之相的僧侣。
                  外披素色袈裟,内衬绫锦缁衣,面容枯槁却无一点龙钟之态,让人不禁将面前的存在于寺中的泥塑相联系。
                  除去其身后光相中若有若无的虚像外,僧者的这幅尊容几乎与常理认知中“三十二相具足”的庄严德相别无二致。
                  只是,这副皮囊仅仅是其示现于人前的“具足相”,于佛理而言,即是所谓的“表相(lakṣana)”。
                  即便在后世的传承中其被描述为神通匪浅的乱世奇僧,
                  但倘若能窥见其与记载中大相径庭的实质,则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僧者虽托名志弘大法,实则乃欺世盗名,炫惑无识而已。
                  其依附杀人魔王的暴虐恣意来大宏其法,借助石氏父子的倒行逆施而成己身慈悲之名。
                  因成信徒或可躲避灾祸,方才令佛教一时成为显教,皈依者趋之若鹜。
                  故而,在此处显现的绝非能成无上正觉的觉悟者,而是于《楞严经》中所记载的障碍善事、夺人身命的魔(karma)。
                  「凡有所相,皆为妄想,那执着于贪求诸法实相,是否亦为著相?人生苦短,莫持此如是观。」
                  【羁绊·其三】
                  令世间斟满哭嚎的凶虐暴君,与强附佛法炫惑世间的外道邪师。
                  二者并非于这中原大地初次相遇。
                  昔日或者说前世时,杀人如麻的石氏本是天竺一位修持善念的大商人,僧者亦为得道之应真罗汉。
                  商人倾尽家产于罽宾资助法会,供养了六十名罗汉,而僧者亦在此列。
                  此次相逢不过百年之后,商人亡故,随业受报,入生死轮回。
                  因这奉佛供僧的夙世福报,商人得以托生晋地为王,而本应已精研妙明的僧者,却因贪爱种种变化神通,与不知不觉间被天魔所侵。
                  或许是因这纠缠不清的无量宿业,又或许是为天魔所惑的僧者仍毫无自觉。
                  在天魔的引导下,僧者终究凭借一颗弘法布道之心起身东渡,开展他那救护众生出离苦海的菩萨行。
                  最初,凭借着宿命神通,僧人知效了那命定成王之人的未来,又看到了自己同他之间的宿业果报。
                  为了即将拯救彼时仍浑然不觉的天下苍生,亦为了偿还这份往世宿业,僧人毅然以身饲虎,投身于凶暴之石氏左右,要以佛法度化这冥顽之石。
                  因深知其残暴成性,难达深理,故而僧者唯有选择略显神通法力,以神通化世之法令这杀人暴君心悦诚服。
                  示现神通降服石勒之后,僧人亦知眼前之人有雄踞中原的野心,遂以世俗之见对其循循善诱,劝其切莫因为杀戮而失掉民心。
                  如昔日的觉者于菩提树下开示魔罗波旬般,僧人处处观机施化,巧言劝谏,试图以佛理消弭这凶徒心中的戾气。
                  他成功了,或者说直至此时,他还是成功的。
                  自边陲之地走出的贱籍逐渐击败了一个个称帝道路上的强敌,后赵的大纛也一杆一杆的插遍了中原北部的每一寸山河。
                  唯以撕咬血肉为乐的虓虎身上的兽性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主所应有的雄姿。
                  若故事言尽于此,亦不失为一段暴君皈依佛法的佳话。
                  但Faker本人却忽略了,如今之石氏已非那个愿奉佛供僧的商贾。
                  甚至连其本人,也在于这凶徒为伍的过程中逐渐背离了志弘大法的本心。
                  于是,这任何人也不曾察觉的错谬,成了另一场浩劫的开端。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23 00:07
                  回复
                    【羁绊·其四】
                    魔著十境相:A
                    取自十方天魔处的异典,于传承中亦有『魔著』之异名。
                    所谓魔著(tīrthika)者,或因亡失真见,堕入外道种性,或为贪求神通,致使天魔入体。
                    相传僧者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彻见千里外事,又能预知吉凶,乃至为了彰显自身神通法力,每逢斋戒之际,必要取出腹内脏器于清水中涤净,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非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反而在鬼使神差下假驱神通、炫惑世间千万凡愚。
                    尽管不具觉心,不明原意,却能在天魔加持下舌灿莲花,口说经法。
                    虽未尝研习精妙,漏尽圆满,却能借累世业力假以此驱使外道神通。
                    其说似作圣解却无实相印(सत्य),其人自觉已得菩萨法却未断我执(आत्म)。
                    ——其正意味着,僧者此身乃是假以六欲天子于人间行走的秽物,亦是感应天魔外法,致使无量众生陷坠沉沦的『原点(स्रोतः)』。
                    故而,即使是堕入了伪物(Faker)之流当下,亦在作为邪魔之受体获得相当程度『精神耐性』与『弱体耐性』的同时,具备唯刀兵不辟的拟似不死性。
                    唯于刀兵不得自在,此为成魔眷者所具备的唯一弱点。

                    大国主·石勒的营帐内,一名肥硕的男子正以阴鹫眼神扫视着堂下如雕塑般肃穆的亲将。
                    敞开的行幄像是是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整个营帐内的空间感,几乎等同于被扭曲的异界。
                    身居高位的男子挪了一步,肥硕的身躯挡住了身后的灯火,将小半个营帐的光线置于他的阴影下。
                    笃、笃、笃……”
                    忽然,一阵清脆的敲击声从不远处传来,伴随着听不清内容的经文一起打破了这份这份噤若寒蝉。
                    煞气、杀气,瞬间升腾而起,如有实质。
                    霎时间,整个营帐内都为之一寒,连散发着杀伐之气的将领都惊恐到连脸皮不自觉的颤抖,而额头上的冷汗更是狂飙不止。
                    原本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比这诵经礼佛之声更能缓解眼下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但唯有这次,一声声清脆悦耳的木鱼声似乎犹如一柄巨锤般一下下敲击着所有人的心脏。
                    为首之人斜眼扫了一眼诵经声传来的方向,属于羯人的天生恶相令人不寒而栗。
                    “呼——”
                    其吐出一口浊气,身上的盔甲伴随着其肥肉晃动而铿锵作响,仿佛是一条巨蟒在拖动鳞片。
                    永嘉之后,杀戮甚重,中州胡汉皆奉佛,甚至连国主也对僧侣备加崇敬。
                    只是在今天,一名自称身具神异的道士来拜访大国主·石勒,并被当众揭穿了装神弄鬼的把戏。
                    其下场如何自不必说,但由其主导的这一出闹剧似乎并没有随着他被当众处死而落幕,反而因此愈演愈烈的趋势。
                    疑心颇重的石勒因此事颇为光火,随之自然的将怒火牵扯到了众人身上。
                    而现在,这木鱼声声似乎正是最好的催命符,要将其主人送往地狱。
                    “杀……”
                    随着不着任何感情的字节吐露而出,那名僧人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他看到了自己的死相。
                    一向能彻见千里外事,又能预知吉凶的僧人已经将那未来的一幕烙印在自己眼中。
                    那持刀甲士沉重的脚步声撼动着他的鼓膜,仿佛要掐紧喉咙断绝呼吸的压迫感也从四面八方钻了过来。
                    无妄之灾?自觉已经圆明一切的僧者不会得出如此结论。
                    他更愿意相信这是动念的果报,或是摄心的表现。
                    只不过,有此通天彻地之威能的僧人会被凡愚的刀兵所伤吗?
                    想必可以,轻易可以啊……
                    若无这种可能,倒映在他掌中的未来又作何解释。
                    他想不通,但眼下的情况已不允许他再想。
                    僧人只得逃走,忘记了自己乃是这后赵的国师,忘记了自己具足种种神通,他只像是一个畏惧死亡的普通人一样,艰难地移动着老迈的双腿以的最快速度逃出了这死地。
                    直至不知于何处停下脚步的时刻,僧人才错愕的意识到其已然着相。
                    只是因执着于自己这副毫无意义的尘世皮囊便惊惧而走,就像未开智的懵童怕被人夺走心爱之物一般。
                    自始至终,其都不曾破除身见,此身之上仍见欲念尚存。
                    所谓的『漏尽无碍』早已在同俗世的一味痴缠中逝去,自己唯一还能抓住的,亦只有这具存在于幻生幻灭之间的色身。
                    故而在那一晚,其虽不曾死于刀钺斧刃,但却已为『生执(Atma-graha)』所害而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6-23 00:08
                    回复
                      【羁绊·其五】
                      以无数尸身垒起的大佛端坐于高台之上。
                      高僧们手捻佛珠,虔诚而机械的吟诵着经文。
                      而那些所谓的信徒则捧着烛灯,祈求着来世虚妄的平安喜乐。
                      他们的视线都死死的盯着手里的伙计,不敢抬头直视那满脸慈悲之相的土偶木梗。
                      因为端坐于莲台上宝像寄托了他们虔诚的信仰,是这片土地上已不可寻的真善美,是神佛不肯降下的慈悲。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尊为无相者所造的像仅仅是一个空壳,所谓的神圣信仰中蕴含着的是如污泥一般的罪恶。
                      世人不闻,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
                      佛亦曾言,凡以色拜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已不能扯过忠孝仁义作遮羞布的统治者把佛像当成愚弄黔首消弭反抗的万应灵药。
                      敲骨吸髓的世家大族搬来佛像让被其压迫的人民能够忍受现世的苦难。
                      选择了避祸或避世的僧人则在佛像的万丈豪光下紧闭双眼,对这凡世的哭喊充耳不闻。
                      穷苦的百姓倒是求神拜佛,但这一声声的阿弥陀佛却并不能解决他们日日夜夜的后餐不继。
                      大佛那一层铜身看似光鲜亮丽却也容纳了一切污垢丑恶。
                      世界并不会像佛像所代表的那样光明磊落,也不会毫无掩饰的把丑陋全部暴露出来。
                      怀抱着诸般俗欲的香客于青灯古佛前来来往往,让本应清静脱俗的佛寺忽而如集市般令众生趋之若鹜。
                      金光璀璨的佛像吞掉了一个个本该奋起反抗的凡夫,给天下苍生的那个自生前对死后的幻想,即是禁锢,也是慈悲。
                      而对于这一切,僧者亦乐见其成,任芸芸众生于这洪炉沸汤之中不断挣扎却只冷眼相看。
                      于彼时那尸相枕籍,哀鸿遍野之际,恰好也是佛门于这土地上初次兴盛之时。
                      人们于寺庙里虔诚的双手合十,他们到底是在拜神佛,还是在拜鬼魅?
                      唯愿颂一经或念半谒,只听闻满口阿弥陀佛的信徒,其究竟是在求觉悟,还是为求自己的执念?
                      这五逆浊世,已非僧者能够撼动,而其本身亦没有那个资格。
                      “三界火宅,唯有一门,度一切苦厄者非我,应是观世音菩萨。”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23 00:08
                      回复
                        【最终羁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邺宫寺,诵经堂。
                        一名年约十六七岁的小沙弥端坐于佛像前,闭目低声念诵着于记载中本不应该于这个时代存在的《般若心经》。
                        诵经堂内庄严肃穆,四壁遍布诸佛、菩萨浮雕,宝相庄严,似有梵音缭绕。
                        然而,这偌大的诵经堂内却并非只有这小沙弥一人。
                        一名高壮魁梧而肥硕的男子伫立在其身后,在佛像的衬托下,仿佛沾染了几分佛气。
                        男子的脸上已挂上了颇不耐烦的神情,终于其随着最后一个字终了,他便迫不及待的以近乎胁迫的语气质问着连声音都有些走调的小沙弥。
                        “大和尚,现在何处?”
                        “师傅已经圆寂了……”
                        “你敢说谎?!”
                        “小僧……小僧不敢欺骗天王,师傅却已经于这寺中圆寂了。”
                        “……”
                        被称为天王的男人虎目含煞,目光炯炯的盯着面前这个拼命扣头试图求得一条生路的僧人。
                        “杀……”
                        已说了无数遍的字节又一次毫无感情从他的口中吐出,而面前的小沙弥似乎并如他师傅那般好运。

                        “开棺!”
                        随着为首之人的一声令下,数名甲士涌向了邺城西边那个平时堪称禁地的墓穴。
                        这是存放大和尚佛图澄尸身的地方,数十日前,在听闻国师圆寂的消息后,国主石勒亲自监督众人将那位大师的尸身封入了早已为其建造好的坟墓。
                        只是……近三日来,凡是雍州回来的僧人,具言国师已渡沙西去,这怎么能不让石虎起疑。
                        尽管已不能在仰仗这贼秃的神术,尽管不曾为这已然亡故之人感到惋惜。
                        但其身为国主的尊严不能被践踏,而这和尚言之凿凿的异象也不能置之不理。
                        终于,洞被凿开了,但其中空空如也。
                        不信邪的石虎又下令继续深挖,最终只洞穴深处撅出了一节青石。
                        石虎脸上的怒容僵住了,连同整个人一起僵住了。
                        急促的呼吸骤然停止,这会,似乎已经忘了需要呼吸。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怎么可能会这样……
                        石虎的嘴唇蠕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自缥缈的天地间隐约传来诵经声,像是在哭泣亦像是在诉说,又或者是在喃喃自语。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十二个字。
                        只有十二个字。
                        毫无来由的十二个字,如同魔咒一样唐突的出现于他的脑海当中。
                        约莫半刻光晌后,他便如同认清了什么一般样释然了。
                        公元349年,太宁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后赵国主石虎暴病。
                        三日后,卒于邺城,时年五十又四。
                        【羁绊礼装】
                        【黑白陀螺】
                        旋转,旋转,旋转。
                        一枚不起眼的陀螺在僧人的脚边转动着。
                        作为消遣用具而在人类社会拥有其意义,原本与我毫无交集的物品,在被我的眼球捕捉到的瞬间便将黑白两色粗暴的纳入了思考,如同食人的塞壬一样吸引着我的视线。
                        静止,转动,静止,转动,静止,转动。
                        不停的转啊转啊,就如同一名不识舞曲又在拼命维持着的芭蕾舞演员。
                        纯黑的半边与绘制着黑色纹路的半边如同被彰显的外表固定在脊椎似的中轴里,被人用力旋起后便在小小的平面上不断变换着方位。
                        一圈一圈,在一人份的动能被彻底殆尽之前唯有不知疲倦的重复着单调的过程。
                        一圈一圈,似乎是永无止尽的黑与白的轮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6-23 00:08
                        回复
                          和尚知汝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6-23 00:46
                          回复
                            哈人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6-23 11:44
                            回复
                              如来来了吗.jpg
                              评价是优缺点都相当明显的作品
                              先说优点,首先文笔挺好,而且能看出行文经过非常精心的编排,尤其是最后两个羁绊的诡异描写着实把人设的氛围感烘托得淋漓尽致
                              但缺点便在于,宗教元素运用过多了,各种花里胡哨的专有名词堆砌,有种炫技感,对读者不够友好
                              摸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6-23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