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吧 关注:730贴子:4,616
  • 0回复贴,共1

中华古代建筑之独乐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华夏名族在文化、科级、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成就、另外,中国的古代建筑体系,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布局,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华丽的色彩和雕饰,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传播并影响了周边的广大地域,为世界建筑技艺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就拿我们身边的建筑来说,蓟州区有盘山风景区、黄崖关长城、独乐寺、梨木台景区等很多景区,传承好古代建筑文化,保护好文物古迹遗存,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光辉事业。
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最早可追至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并在此誓师,据传因其“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5年),进士王于陛督饷蓟州时独乐寺曾有过一次大规模修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清高宗到访独乐寺,作诗《寄题独乐寺》,后又作《独乐寺——时命重修落成,路便临憩》一诗。辛亥革命以后,独乐寺复归还于民众。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寺被划拨为蓟县乡村师范学校,包括观音阁、山门以及东西院座落。东西院及后部正殿皆改为校舍,而观音阁和山门则保存未动。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29日,日本学者关野贞驱车去往清东陵调查途径蓟县县城时,无意间透过车窗发现路边有一座古老的建筑,于是便停车从旁门进入。偶然来到独乐寺的关野贞,一眼便认定这是非常古老的辽代建筑。同年,中国建筑学者梁思成亦有赴蓟县考察的计划。但由于行装甫竣、时局动荡而作罢。民国廿一年(1932年),梁思成到独乐寺调查的计划终于成行,调查后整理并发表的学术论文使独乐寺闻名海内外。1961年,独乐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独乐寺庙会恢复,2009年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独乐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去让古建筑更好的留存下来。


IP属地:天津1楼2023-07-20 14: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