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吧 关注:1,686贴子:11,846
  • 0回复贴,共1

网搜的一篇武术兵道(短兵)的历史、现状与将来展望的文章摘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术兵道原名“武术短兵”,是1979年和武术散打同时立项的竞技武术项目之一。
2020年,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在充分调研短兵项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开展武术短兵项目的改革工作。
2020年下半年,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组织全国武术短兵的业内专家在天津霍元甲武校召开了全国武术短兵规则研讨会,并以国家武术短兵队集训的形式启动了对武术短兵项目的改革和创新工作。通过近一年的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全国武术界的意见,于2021年初正式推行了新的规则、器材装备体系,并将武术短兵更名为“武术兵道”,在短兵的基础之上,加入了长兵、暗兵、软兵和投射兵共5个器械格斗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武术器械格斗的内容。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首先是大大降低了习练、参与武术兵道的门槛,使武术兵道项目沿着“易学、易练、易赛、易评价”的“四易”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普及和推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其次,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安全性;第三,完善了项目的礼仪礼节标准,更加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属性;第四,补齐了竞技武术的内容,套路、散打、兵道这一竞技武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并互为补充,使竞技武术的内容更为丰满,受众群体更为广泛;第五,为现代竞技体育贡献了中国标准的体育项目,作为东方器械格斗项目的代表,未来将与西方的击剑竞逐器械格斗的大舞台。
  在技术层面,与剑道和击剑不同,武术兵道的进攻方要巧妙使用劈、砍、斩、刺等招数的组合,连续攻击对手身体;防守一方要用架、格、卸等招数避免被对手击中头部、躯干、小腿等得分区域。这里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看似简单的“劈、砍、斩、刺”四个动作,却是传承自传统武术经典。
  目前国内32个省级单位均开展了武术兵道的赛事、培训活动,尤其在中小学领域,推广形势迅猛。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1年初起至今,武术兵道项目全国基层教练员人数达到10000余人,在超过3000所中小学、武馆武校和俱乐部等业余训练机构广泛开展,练习人口已超过30万。2023年在河北保定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兵道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就超过800人。
  武术兵道目前正在上合组织、中拉、中国东盟等合作框架内积极开展普及推广工作。2022年,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开展了“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活动,主要以武术兵道为主要训练内容,得到了参与留学生的一致好评。2023年,武术兵道承接的中宣部“Z世代”宣传推广项目也将全面启动。
2021年才推出兵道项目,仅过一年,2022年7月便在浙江湖州举办了全国首届武术兵道(短兵)锦标赛,当时有80支队伍参加。作为一个新兴项目,这样的规模显示了兵道强劲的生命力。今年,兵道赛事更加密集,更加全面,不仅有全国武术兵道锦标赛、冠军赛,还有青少年锦标赛、青少年武术社会俱乐部联赛,时间跨度从4月到11月,举办地涉及大江南北,影响力横贯东西。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力求走一条有中国特色、创立中国标准的体育项目发展之路。体育总局武术中心与人民体育、央视动漫集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武术兵道项目“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平台”,以“健康中华少年动漫工程”为载体,采用文化与体育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全新的项目推广模式。
  中国武术协会有关部门于2021年中启动了《武术兵道推奥工作方案》,方案共分三个大的阶段来推动武术兵道项目入奥工作的开展,总体呈现“国内到国际”“竞技到大众(全民)”“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青少年到各年龄段”“推广普及到繁荣”等阶段特点。根据方案总体规划与推进需要,中国武术协会与合作平台与时俱进、创新模式,共同牵头建设“人民兵道”发展大平台,作为中国武术兵道运动管理运营和服务的总平台。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赋能武术兵道也是推动武术兵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智能靶人科学评价体系、AR线上线下联合竞赛模式、武术兵道智能护具等科技赋能体育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引入,必将推动武术兵道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完成竞技体育的弯道超车。


IP属地:广西1楼2023-07-21 15: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