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出道交流感悟吧 关注:7贴子:11
  • 0回复贴,共1

品味西游,体味人生百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人大概到35岁左右才能勉强读懂西游记。小时候一直以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故事书,那时候会讨厌里面的妖魔鬼怪和困难,为什么要跟唐僧师徒作对。长大了,经历了一些时候,会慢慢理解甚至感悟那些磨难。其实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哲学巨著,巧妙之处就在于它里面的角色和剧情有所指。读懂了,他就能明白作者多么的智慧和用心良苦。因为孙悟空代表着唐僧也就普通人的心,天马行空,无所不能。孙悟空72变代表着人心善变,但变来变去也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跟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代表思想是自由的,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巧合的是,西天取经路也刚好是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不喊孙悟空直接走一趟呢?因为如果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很难有价值,很难令芸芸众生有所幸福,或者说,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感悟,很难真正属于自己。没有感同身受一说,只有亲。功力才能真正悟道,非得饱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知心何一之良知,只知不行等于空,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所以真经不在西天,在路途,佛祖不在庙堂,在心中。另外,按照孙悟空的飞行高度,绕地球一周恰好也是十万八千里,也就是说,你靠想象的确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睁开眼只能还是在原地。这也许就是晚上想想路千条,早上起来走老路。就连悟空这个名字也充满深意,悟到最后就是空。人生就是一场空,重点在于过程和经历,执着于结果,只会徒生烦恼和痛苦,只管全身心去经历每一刻就好,无所谓喜怒哀乐或成败得失,正所谓过往不恋,未来不赢,安住当下呢。其实西游记说了很多很多,也有人从各个角度解读过西游记,但说到底,西游记的主题只有四个字,不是关心社会,不是今天阴谋,也不是普度众生,而是自我救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16 13: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