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茶友吧 关注:26,564贴子:1,310,442

格格爱茶兰幽柔藏之769一一09年高马百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茶是益小墨收来的,不是他自已做的。
这两天突然凉快了,从热到凉还真有些不适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01 08:54回复
    零洗。
    陈香不很浓扬,留杯持久,醒了小半个月还是有杂异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9-01 08:58
    回复
      一泡二泡,五六秒。
      投茶似乎多了一克上下,估计六克左右了,出汤相对快些会影响耐泡度。
      仓储算很好了,基本没仓味,与陈香融合的药香不是正常的药香,更似药材香味或是棠梨叶的香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01 09:13
      回复
        三泡四泡,十秒上下。
        囗感不浓,劲力挺足但厚更多的表现为原料本身的厚度,而不是醇化转化的厚,转化更多的偏向陈化方向,这也与茶样取自茶头有关。
        甜是最大亮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01 09:29
        回复
          五泡六泡,二三十秒。
          陈味缓降,药材味下降要快于陈味,这种药材味的来源不好说,存储吸附或与厚朴药味类似的茶药共生的林间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9-01 10:07
          回复
            七泡八泡,三四十秒。
            来甜很快,入口见甜,比高马来甜要快,甜有冲击力和起伏这点像高马,不似洞市的平直和芙蓉的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01 10:38
            回复
              闷个百两,看喝好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9-01 12:24
              收起回复
                九泡十泡,一分钟上下。
                陈味减,药材味微弱,厚度劲力平缓下行,甜高亢有力,甜韵绵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01 16:24
                回复
                  十一泡十二泡,两三分钟。
                  稍轻焖,陈味又见回升明显了些许,这茶还真是荒料,荒料扎根深采摘少而营养物质更丰富,荒料的营养物质析出慢会耐泡些,但耐泡度却不是荒野的唯一标准该与气劲香甜等结合判断,总之好喝才是硬道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9-01 18:03
                  回复
                    泡好10泡,摆一排,稍凉后从第十泡开始倒着喝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9-01 18:12
                    收起回复
                      十三泡十四泡,四五分钟。
                      随着出汤时间的增加,口感没有明显下滑,析出慢些但总会有内质析的出来,降些揉捻也会有类似效果但内质总量不会增加,可以以内质的总量来进行分柝。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9-01 18:30
                      回复
                        同款百两,刚到手的。我今天保湿杯闷了一壶(色深一点的),在用银壶泡了一泡(色淡一点的),整体闷的好喝一点,淡淡的甜,整体口感偏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9-01 18:47
                        收起回复
                          过几天再来试着盖碗泡及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9-01 18:52
                          收起回复
                            十五泡十六泡,五六分钟。
                            口感缓降,陈味仍比较明显,甜的力度主要表现在回味留存间这点是高马的风格,尾水有微微的樟味糯味,叶底的樟味要比茶汤清晰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9-01 18:53
                            回复
                              总结:
                              料是荒料,来甜要快于高马,但甜的高亢有起伏和力度体现在回味留存间是高马的路子,与现在的苏高老茶园比我更偏爱这个料。
                              对其成因不详的药材味且定为杂味,不喜欢也不算讨厌,仓储醒后基本无仓味定为良好,转化偏向陈化汤感不够完美,如果是新茶自己养成就…,然而新茶又难寻这种料了,这十几年荒料或多年不采的料子越来越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9-01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