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心三国吧 关注:268贴子:1,530
  • 0回复贴,共1

对照剑心三国已有人物的基础上补充的人物 第二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拜屯骑校尉、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固节不移,阻止丞相南征南中,卒于任上。
鲁芝:魏晋时期名臣。官至光禄大夫,位特进,封阴平侯。曾随郭淮抵御北伐的诸葛亮,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汉相邻,常被蜀汉军侵犯掠夺,人口不断损失,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并建立集市贸易。数年时间,被掠夺的土地都被收复。“高平陵之变”发生后,鲁芝又率领手下竭力保护曹爽。鲁芝受到牵连而被下狱,论理当死,但他始终凛然不呵,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司马懿很欣赏他,于是将鲁芝赦免。泰始九年(273年)卒,时年八十四。谥号“贞”。
王修(王脩):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官至奉常。(初登场时是孔融的手下)
陶璜: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 初仕吴,为交州刺史。屡战有功,进前将军、交州牧。有谋略,济穷好施,深得人心。建衡三年(271年),与薛珝将兵十万攻交趾,陷之,九真、日南皆降于吴。天纪三年(279年),奉命与徐陵督陶濬共击广州叛将郭马。吴亡,得孙皓手书归晋,遣使送印绶降。武帝诏复其本职,封宛陵侯,改为冠军将军。
杨稷:西晋初年交州刺史。泰始初年,杨稷担任交趾太守,平定了九真、郁林、日南等地并且率军击杀了吴交州刺史刘俊,将领修则。建衡元年(269年) ,吴帝孙皓派薛珝、陶璜率领十万人攻打杨稷。杨稷被攻打八个月,外无援军,寡不敌众。建衡三年(271年),吴将陶璜等包围交趾,交趾太守杨稷与郁林太守毛炅及日南等三郡向吴国投降。吴国押送杨稷送给孙皓,杨稷在路上吐血而亡。晋武帝追赠杨稷为交州刺史。
虞汜: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慈溪鸣鹤人(今浙江省宁波市观海卫镇),是吴国重臣虞翻之第四子。晋、吴交州之战时,被任命为监军,与陶璜等人平定交阯、擒杀晋朝守将,因功担任交州刺史、冠军将军,封馀姚侯,不久后病死。
张颖: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青龙二年(234年),合肥之战,张颖守卫合肥,努力拒战,最终击退孙权。张颖虽然没有像满宠等人拥有自己的列传,但曹魏朝廷把张颖视为青龙二年(234年)合肥之战的首功,所以《三国志·明帝纪》在描述这场战役时,专门为他青史留名。
杨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早期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其所著《季汉辅臣赞》史学价值相当大,对于蜀汉历史的研究有很好的补充。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连同侍中樊建一起统领中央事务。炎兴元年,魏将钟会、邓艾率众伐蜀,董厥奉命支援姜维,与姜维、廖化等人拒钟会于剑阁。刘禅投降后,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历任相国参军、散骑常侍。
戴良:豫州汝南郡慎阳(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北)人。黄武五年(226年),吕岱上表分海南三郡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后戴良助吕岱讨平士徽。
戴凌:一作戴陵,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魏初,任长水校尉,封关内侯,因劝谏弋猎减死罪一等。魏明帝时,任征蜀护军,随司马懿抵御蜀汉。
孙河:孙坚族子,曾改姓俞,后改回孙。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少时便为孙坚心腹从讨四方。孙策东渡,又跟随孙策平定吴、会,从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后孙翊遇害,前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孙瑜: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东吴开始设立学官。
孙皎: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
卫兹:曾举孝廉,先后被车骑将军何苗、司徒杨赐等召辟。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己吾募兵,而卫兹以家财资助曹操,使曹操顺利募得五千士兵。此后,卫兹与曹操共同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卫兹在跟随曹操讨伐董卓途中,于荥阳汴水遭遇董卓军徐荣,力战终日,失利身亡。
卫臻:三国时期魏国重臣,曹操部将卫兹的儿子。早年为陈留郡计吏,得到曹操提拔,迁黄门侍郎、相府户曹掾、散骑常侍,加封关内侯。魏文帝称帝后,晋封安国亭侯,历任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时,迁右仆射,晋封康乡侯。抗击诸葛亮期间,出任征南将军,累迁光禄大夫、司空、司徒、正始年间,晋封长垣县侯。
鲜于丹:复姓鲜于,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常活跃于征伐之中。先后从属于吕蒙、陆逊、贺齐、孙奂,致力于对蜀汉、对曹魏的战争中,他也参与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下令贺齐总督糜芳、鲜于丹、刘邵等将领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叛归魏国的蕲春太守晋宗,最终获胜,晋宗被生擒。
谷利: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原为孙权的牙将,后为孙权左右给事、亲近监,因秉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而受孙权宠信。逍遥津之战因救主有功,被拜为都亭侯。或与谷朗为同族。据说谷利姓源自其人。
桓治:交阯太守士徽之大将。交阯太守士燮卒,权以燮子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代燮,戴良为刺史。徽反,自署交阯太守,发宗兵拒良。治弟邻,士燮举吏也,叩头谏徽使迎良,徽怒,笞杀邻。治与邻子发又合宗兵击徽,徽闭门城守,治等攻之数月不能下,乃约和亲,各罢兵还。后吴安南将军吕岱破斩徽,治与徽大将甘醴等率吏民攻岱,岱奋击大破之。
令狐愚:曹魏时期将领,太尉王凌的外甥,弘农太守令狐邵之侄。黄初年间出任和戎护军,后任曹爽府长史、兖州刺史。嘉平年间,与王凌一起密谋废除曹芳,共立楚王曹彪,事未行而病卒。嘉平三年(251年)事泄,王凌服毒自尽,与此事相连者,皆夷三族。
仲长统(180年-220年),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长于文辞。而且才华过人,但性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都称疾不就。汉献帝时,尚书令荀彧闻其名声,举荐他为尚书郎,之后,曾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但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书郎的位置。仲长统的思想和才华集中表现在《昌言》之中。


IP属地:湖南1楼2023-09-27 11: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