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吧 关注:12,137贴子:61,236
  • 6回复贴,共1

【长更】《资治通鉴》中有趣的故事(第二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不是翻译,并不严谨,本着听懂我在说啥就行的原则。至于每一期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也就是看我心情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10 15:03回复
    河东郡郡守王稽因犯通敌罪被判斩弃于市。应侯范睢为此闷闷不乐。秦昭襄王在上朝时发出长叹,范睢询问其缘故。昭襄王说:“现在武安君白起已死,郑安平、王稽等又都背叛了国家,国家内已无良将,国外却有许多敌国,我因此而忧虑!"范睢颇为恐惧,想不出用什么办法。燕国的客卿蔡泽听说了这件事,便向西进入秦国,先派人向范睢扬言说:“蔡泽是天下能言善辩之士,他一见到秦王,就必会使您为难,进而夺取您的位置。”范睢很生气,遣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时态度傲慢不敬,使范睢大为不快,因此斥责他说:“既然您之前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的相国,那就让我听听您的说法。"蔡泽说:“唉,您见事何其迟啊!四个季节按春生、夏长、秋实、冬藏的次序,各完成它的功能而转换下去。您难道没有看到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的下场吗?这种命运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范睢辩驳说:“像他们那样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三个人的表现是节义的准则,忠诚的典范呀!君子可以杀身成名,并且死而无憾。”蔡泽说:“人们要建功立业,怎么会不期望着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呢!身命与功名都能保全的,是上等的愿望;功名可以为后人景仰效法而身命却已失去的,就次一等了;声名蒙受耻辱而自身得以苟全的,便是最下一等的了。商鞅、吴起、文种,他们作为臣子竭尽忠心,立下功业,这是可以为人仰慕的。但是闳夭、周公旦不也是既忠心耿耿又道德高尚、智慧过人吗!那三人虽然令人敬仰,可又哪里比得上闳夭、周公啊?”范睢说:您说得对”蔡泽说:“如此说来,您的国君在笃念旧情、不背弃有功之臣这点上能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哪一个相比呢?”范睢说:“我不清楚。”蔡泽说:“那么您与商鞅等三人相比,谁的功绩更大呢?”范睢说:“我不如他们。”蔡泽说:“这种情况下,如果您还不引退,那您将遇到的灾祸恐怕要比那三位更严重了。俗话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伸缩,随时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求适应,是圣人的法则。现在您仇也报了,恩也报了,心愿完全得到满足却还不作变化的打算,我真为您感到担忧呀!”范睢于是将蔡泽奉为上宾,并把他推荐给秦王。秦王召见蔡泽,与他交谈,十分喜爱他,便授与他客卿的职位。范睢随即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相国之职。秦王一开始就赞赏蔡泽的计策,便任命他为相国。但蔡泽任相国几个月后,即被免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10 15:17
    回复
      楚国春申君黄歇任用荀卿为兰陵令。荀卿是赵国人,名况,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赵丹面前辩论用兵之道。孝成王问:“请问二位,什么是用兵的要领呢?”临武君回答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变化动向,比敌人后发兵而先到达,这即是用兵的关键方略。”荀况说:“不是这样。我所听说的古人用兵的道理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百姓的心。弓与箭不协调,就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协力一致,即便善御的造父也不能驾车去远方;士人与百姓不亲附君王,即使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才能也不能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善于使百姓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因此用兵的要领在于亲近百姓。”临武君说:“非也。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要有利,行动要讲究诡诈多变。善用兵的人,行事疾速、隐蔽,没有人知道他会从哪里出动。孙武、吴起就是采用这种战术,才天下无敌,由此可见不见得一定要依靠百姓的归附呀!”荀况说:“不对。我所说的,是仁者的用兵之道,也是要统治天下的帝王的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权术谋略和形势利害。仁者用兵,不能使用诡诈之术。那些能够使用诡诈之术获胜的,是怠慢的军队、疲惫衰弱的军队,以及君臣上下离心离德的军队。因此用夏桀的诈术对付夏桀,还有使巧成功或使拙失败的可能。而用夏桀的诈术去对付尧,就如同拿鸡蛋掷石头,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烧焦,便是被淹没。因此仁者的军队,上下一心、三军协力。臣子对国君,下属对上级,犹如子奉父,弟侍兄,犹如用手臂保护头颅、眼睛、胸膛和腹部。这样的军队,用欺诈之术去袭击它,与先惊动了它而后才去攻击它,是一回事。况且,仁者若统治着十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将布及百里;若统治着百里的国家,他的耳目便将布及千里;若统治着千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这样,他必将耳聪目明、谨慎而有戒备。因此仁者的军队,集结起来就成了整齐的士卒,分散开时即成战阵行列;延长伸展好似莫邪宝剑的长剑,碰上的即被斩断;短兵精锐仿佛莫邪宝剑的利锋,遇到的即被瓦解;安营扎寨稳如磐石,碰触它的,棱角即遭摧折而退却。再说那暴虐国家的君主,他所依靠的是什么呢?只能是他的百姓。而他的百姓亲近我就如同亲近他的父母,喜欢我就如同喜欢芬芳的椒兰;反之,想起他的君主好似畏惧遭受烧灼黥刑,好似面对仇敌一般。人之常情,即便是夏桀、盗跖,也不会为他所厌恶的人去残害他所喜爱的人!这就犹如让人的子孙去杀害自己的父母,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此,百姓一定会前来告发君主,那又有什么诈术可施呢!因此,由仁者治理国家,国家将日益强盛,各诸侯国先来归顺的则得到安定,后来依附的即遭遇危难;为敌的将被削弱,反叛的会被灭亡。《诗经》里记载商汤出兵灭夏的场景‘商汤竖起大旗,诚敬地握着斧钺,势如熊熊烈火,谁敢把我阻拦?’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16 15:46
      回复
        燕王躯喜派使臣栗腹与赵王订立盟约,用五百金为赵王设置酒宴。栗腹返回后对燕王说:“赵国的壮年男。 都死在长平之战了,他们的孤幼还都没有成年.可以去攻打赵国。”燕王召见昌国君乐闲询问,乐闲回答说:“赵国的四面都是强敌,需要四面应战,所以赵国的百姓习惯战斗了,不能去攻打。”燕王说:“我可以用五个人去攻打他们的一个人。”乐闲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攻打赵国,燕王于是发动两千辆战车,栗腹率军攻打鄗,卿秦率军攻打代。将渠说:“刚与赵国订立盟约交好,并用五百金设置酒席请赵王饮酒,使臣回来报告后就发兵攻打,不会有好结果,出师必定不会成功。”燕王不听,亲自率领配合主力军队作战的士兵随大军出发。将渠拉住燕王系着印纽的带子,燕王用脚踢他,将渠哭泣着说:“臣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大王您啊!”燕国的军队到达宋子,赵国廉颇为将领,率军迎击,在鄗打败栗腹,在代打败卿秦、乐乘,向北追击燕军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燕国人向赵国请和。赵国人说:”必须让将渠前来议和。”燕王便任命将渠为国相前去议和,赵国才退兵。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1-03 15:42
        回复
          燕国将领率兵攻打齐国的聊城,攻下。有人对燕王说这个将领的坏话,因此这位将领据守聊城,不敢回到燕国。齐相田单率兵反攻聊城,一年多都不能攻下。齐人鲁仲连于是写信,把信捆在箭上射人城中,送给燕将,对他陈述利害说:“我为您打算,不回燕国的话就归附齐国。现在您独守孤城,齐军日益增多,燕国的援兵却没有来,您要怎么办呢?”燕将看见信后哭泣了三天,但仍犹豫不决。他想回到燕国,但与燕国有了矛盾;想投降齐国,但斩杀、俘获的齐国人太多,恐怕投降齐国后会受屈辱。于是长叹说:“与其别人来杀我,宁可我自杀!”便自杀身亡。聊城大乱,田单攻下聊城。回国后,田单向齐王述说鲁仲连的功绩,想授给他爵位。鲁仲连逃到海上,说:“我与其享受富贵而屈从于他人,宁可贫贱而看轻世事、随心所欲!”
          魏国的安釐王魏圉问子顺谁是天下的高士。子顺说:“世上没有这样的人,如果说有,那退一步说,就是鲁仲连吧!”安釐王说:“鲁仲连是强求自己去做的,而不是他本性自然如此。”子顺说:“人都是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如果不停地做,就可以成为君子;如果不变地做,习惯与本性合一,就是自然的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07 16:08
          回复
            秦将蒙骜率军攻打魏国,攻取高都、汲。魏军屡战屡败,魏王非常担忧,便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害怕遭到灾祸,不肯回去,告诫他的门客说:“有敢给魏国使者通报消息的处死!”门客们没有敢向他进言的。毛公、薛公拜见信陵君说:“公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的尊重,只是因为魏国还在。现在魏国危急,而公子却不救济,一旦秦国人攻下国都大梁, 铲平魏室先王的宗庙,公子以何面目立于天下人的面前啊!”话还未说完,信陵君脸色大变,催促驾车赶回魏国。
            魏王抱着信陵君哭泣,任他为上将军。信陵君派人向诸侯各国求救。各国听说信陵君又再次担任魏国的上将军,都派兵援救魏国。信陵君率领五国军队在黄河外打败蒙骜的军队,蒙骜逃遁而去。信陵君追到函谷关,将秦军抑制在关内后才还师。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1-20 14:43
            回复
              安陵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人派他守卫管。信陵君率军攻打管,履攻不下,便派人去对安陵君说:“如果您能遣送缩高来我这里,我将让他做五大夫,担任执节尉。”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不能强迫百姓听我的命令,您自己前去邀请他吧。”于是就派个官吏引导魏国的使者到缩高的住处。使者表达了信陵君的意思,缩高听后说:“信陵君这么看重我,是让我去攻打管。父亲攻城,儿子守城,这是人人耻笑的。儿子如果见到我就弃城,那是背叛他的国君。父亲教儿子背叛,也不是信陵君所喜欢的事情。再次辞谢信陵君的好意。”使者把此事报告给信陵君。信陵君非常生气,又派使者到安陵君那里说:“安陵这个地方,也是魏国的领地。现在我攻打管却攻不下,那么秦军就要来攻打我,魏国必定就危险了。希望您能活捉缩高并送到我这里!如果您不这么做,我将发动十万大军来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祖成侯奉魏襄王的诏令镇守此城,魏襄王亲手把太府中的宪章授给成侯。宪章上篇说:‘臣下杀君王,子女杀父亲,常法规定绝不赦免。即使国家大赦,举城投降和逃亡的人也都不能包括在内。’现在缩高辞谢高位来成全他们的父子之义,而您却说“一定要活捉缩高并送到我这里,这样是违背襄王的诏令,并违背魏国的宪章啊,我即便死去,也不放这样做!”缩高听说这件事后说:“信陵君为人凶悍勇猛,且刚愎自用,那些话必定会给安陵国招来灾祸。我已保全了自己,没有违背作为臣子的道义,怎能让安陵君遭到魏国的危害呀!”于是就前去使者的客舍,刎颈而死。信陵君听到此事后,身着白服住到厢房,并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我无忌真是个小人啊,为攻取管的思虑所困,对您说了不该说的话,请让我再拜向您道歉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2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