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论吧 关注:30,195贴子:885,822

这几天随意找出太多地平论的漏洞,一个帖子讲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太阳视运动
这个我本想单开一贴说,标题就叫“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轻松薄纱地平论”,很劲爆。不过还是合进来说比较方便。所谓太阳视运动,简单来说就是地面上的人肉眼观测的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高中地理必修一就讲了: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极昼地区除外),3月21日(春分)以后至9月23日(秋分)前,每天的日出方位是东北方,日落方位是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以地球论解释,这是合理的。(地平论者想要说这是不合理的,就要拿出证明过程,不要随便扯一句淡了事)
然而在地平论模型中,春分后到秋分前这段时间,太阳在赤道至北回归线附近运动,在地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观测,毫无疑问,太阳不会出现在东北方或西北方。
至于那个什么幻日理论,没有数学证明过程就不要再拿出来贻笑大方了。
2.地磁极
指南针,想必大家就算没使过也听说过。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磁南极,S极指向地磁北极。众所周知,指南针的N极实际指向地理北极附近,S极实际指向地理南极附近,也就是说地磁极和地理南北极是大致相反的,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这很容易验证,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现在有请地平模型出场,在地平论模型下,指南针的存在意味着:地理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南极,而在南极冰墙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的、绕着整个地平的地磁北极。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地磁场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预示了地平有着怎样的内部结构?它和现实相符吗?这是地平论未能解释的。
3.陨石
陨石,是星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坠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固体物质。它的存在也是很容易证实的。
再次有请地平模型出场——话说为什么什么东西放到地平模型里都会变得不合理呢?——在地平模型中,陨石是从哪来的?
穹顶之外?按照高球的说法,穹顶十分坚固,能把火箭撞烂的那种,陨石显然无望从穹顶外坠落到地平,除非它把穹顶撞破了,那就会引发更多问题了。再按潼关的说法,穹顶会自动允许陨石穿过。那么在穹顶之外,陨石原本身处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空间允许陨石存在吗?这亦是地平论无法解释的——但是地球论已经很好地解释了。
或者,陨石就来自穹顶之内?这也有很明显的问题:那陨石原本是怎样悬浮在穹顶之内的高空中的呢?它又为什么无法维持这种悬浮状态了?


IP属地:安徽1楼2023-10-14 20:07回复
    6.太阳活动
    学过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吧友都知道,太阳大气层里的许多活动现象,都会影响到地球,比如扰乱磁场、大气电离层等,会造成磁暴、极光,损害航天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等。1989年3月13日,太阳爆发猛烈的日冕物质抛射,造成北美洲大规模停电、卫星受损,海底电缆受到冲击等影响。
    地平论亦无法解释他们的“太阳光体”是怎么发生太阳活动,这些活动是怎么影响到地球的。


    IP属地:安徽3楼2023-10-14 20:08
    收起回复
      7.伽利略
      伽利略在数百年前就观测到了土星以及土星环,并留下了草图。这在地平论看来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地平论的“星星”绝对不会是那种形状。然而伽利略的望远镜显然不会出现地平论者所说的什么“制造虚假画面的芯片”,手绘草图也不会被“ps”。伟大的科学先驱(对于潼关这种还愿意披一层科学的皮的地平论者而言)伽利略为何发现了和地平论截然相反的现象,还支持日心说?而且,这显然不是地平论者常说的什么“为了利益造假”“官科掩盖真相”,毕竟,伽利略正是因为他的理论,被拉到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软禁。


      IP属地:安徽4楼2023-10-14 20:08
      收起回复
        8.被证伪的“清升浊降论”
        由于万有引力在地平模型不能存在,地平论者试图用清升浊降来代替重力。然而清升浊降论我前几天发帖证伪,地平论者稍作狡辩亦被吧友反驳得落荒而逃。
        9.申必的半圆形光照
        众所周知,同一时间地球大约一半的地区处在白昼,大约一半处在黑夜。然而按照地平模型,处在白昼的地区和处在黑夜的地区将是对半分的两个半圆形——为什么太阳的光照范围是个标准的半圆,前几日我发帖质问,地平论者暂未给出合理解释。


        IP属地:安徽5楼2023-10-14 20:08
        收起回复
          好像被吞了,发了1-5楼共9条,大家能看到几个


          IP属地:安徽6楼2023-10-14 20:11
          收起回复
            【地平 丨40:太阳轨迹 四季交替-哔哩哔哩】 https://b23.tv/iXrvdc3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0-14 20:13
            收起回复
              【地平 丨40:太阳轨迹 四季交替-哔哩哔哩】 https://b23.tv/iXrvdc3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0-14 20:14
              回复
                地平论可以解释的,不过我的回帖好像被吞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0-14 20:16
                收起回复
                  没用,读书救不了zgr,贴吧本来就是一个集偏见乌合之众情绪染缸之大成的地方,靠科普反驳不了这群人,你看我给你狡辩一个:天穹上的发光体并非太阳实体是个不争的事实,球徒否认事实前提进行推论是缘木求鱼,被伪科学du害太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0-14 20:58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23-10-14 21:31
                    回复
                      4.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是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的一种表述,地球自转偏向力在航天、航空、气象领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可忽略不计。地转偏向力在两极最强,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赤道处无地转偏向力。该偏向力与地球运动方向成直角(在北半球向右成90',在南半球向左成90'),作用于地球上。它使北半球南方吹向北方的风向东偏转,北方吹向南方的风向西偏转 ,南半球则相反。按卫星云图视角,所有在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旋转的,这就是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只在地球论中成立。地平不自转,自然无法形成地转偏向力。


                      IP属地:安徽12楼2023-10-14 22:04
                      收起回复
                        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使用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为了降低噪音,他排除了各种干扰,但依然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在黑体辐射光谱的温度为2.72548±0.00057K。光谱辐射dEν/dν的峰值为60.2GHz,在微波频率的范围内。
                        从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谱与2.7K黑体辐射高度相符合的结果可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由平均温度为2.7K物质产生、传递并到达地球的电磁辐射波。由其各向同性的特点可知:能产生2.7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传递到地球的物质分布情况是:各个方向上的物质分布基本均匀。也就是平均温度为2.7K的物质在地球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是基本均匀的。
                        然而,在地平模型内,根本没有给这些“平均温度为2.7K的物质”留下位置。并且,在穹顶之内,除了地盘正中心,所有纬度不同的地点都将观测到截然不同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具备各向同性),这与实际观测不符。


                        IP属地:安徽13楼2023-10-14 22:04
                        收起回复
                          问一下地平,这个大地,圆饼子,有多厚呢?是类似圆柱了吗还是薄饼子?他侧边和下面是什么?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14 23:32
                          收起回复
                            不会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0-14 23:35
                            回复
                              日环食,直播观测,地平论者还能说话吗?


                              IP属地:安徽16楼2023-10-14 23: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