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312贴子:1,133,224
  • 0回复贴,共1

《道德经》第八十章解释,修行之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此章通过讲外治国,显内修圣这之要。无为之治,不治而治,即为天下天治;无修而修,即是真实修,终于度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可众,离有、无二边,引导众生向于大道,返自性本来面目。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什伯”是数目名词,“什”,为十,“伯”为百。古代军队十夫长、百夫长之军职。一个大不的国家,人口数量不多,虽然有十夫、百夫之军,亦不用之。因为君王若起慈心,则不会了所谓开疆扩土而征伐四方,让百姓成为士兵上战场。什伯之器,在更高的层面乏指世间权谋与帝王统治之术、同样,在《道德经》36章中亦说“国之器利不可示人”。即一个有德的君王,是用注重道德上的统治,身虽处上,心能处下,以谦下心对待苍生,国之大吉。易学,即是火在上,用在下,即是上水下火,水火即济卦,阳在下,阴在上,即是地天泰卦,大吉之相。君上心处于下,亦是国之大吉。
如果君王一味追求御臣术、律法术、权谋术,那么即是本末倒置,以管人者自居,轻贱人民,奴役百姓,最终必亡。正如《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说:“重势者,人主之渊也;臣者,势之鱼也。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人主失其势而不可复收也。”即君王把控权势之威,把赏罚当成是“利器”,让臣下如鱼一样服服帖帖的归顺君王,而不敢越池。用法家思想治国,非长治久安之道,结果秦二世即亡。所中国传统百家之中,法家思想以“上尊而不侵”为根本,即君上尊严不受侵犯。《韩非子》通篇鼓吹“君王至上”,充斥著“愚民”、“禁言”、“诛心”、“贱人”等帝王御权术思想。所以,历史上推崇法家没有一个有好下场。那么修行人呢?同样要“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以修行者自居,看不起未修凡夫,不要在人群故意“乍现异相”,显现出另类或与众不同,或是自我标榜,故意显示自已有过人之法。要以平常心,行平常道,成为众生之良师益友,乃至成为同行善知识,趣向菩提,同证大道。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徙”即为迁移。“不远徙”,即不是为了生存而奔走他乡。德化百姓,让百姓远离压迫与苦难,那么百姓就会珍重生命,而不会轻视生命,反抗求存,或不惜生命,远走他方,不辞辛劳,而远涉求财货。所以,“虽有舟车,而无所乘之”。虽有舟车之具,却不贪于舟车之乐,即不为物欲所系。“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甲”即是护身之铠甲,“兵”为战士。虽有兵甲这些战争武装,但君王能起慈心故,少用、慎用、乃至不用,即不为君王一已之私,而行征伐之道。体现在修行上,心王内守,心不放逸,则六根臣与百骸自然不向外攫取外尘境,以满足心王之所需。自然身心调柔,四大平衡,逮得已利。修行有了神通,也是少用、慎用,不用,才会向于大道,不落于神我。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结绳”是上古时期记事的方式,即最纯朴的方式。老子提出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并非要人类恢复原始社会,无文字的原始结绳时代,而是要使人们不成为物欲的奴隶,成为感官的奴仆。还是基于“嗜欲者天机浅”,对外在物质依赖心越少,心的自主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受束缚,内心单纯,自然对物质需求就减少。所以修行不是所谓的“极简主义”用极简来装饰打造最精致的自我,而是内心的自由度最大沿展。“甘其食”,即是为腹不为口,不贪于食物的滋味相,以现前食物为甘;“美其服”,不追求世间华丽衣裳,以现前所著之衣为美;“安其居”,不求豪华、宽广的卧榻与资具,以现前之资具为安;“乐其俗”,对现前人事物起不争之志,故能安乐住。修行人对于衣、食、住、行等世俗法不起竞奔之志,又不能刻意装清高,而于乐于现法,于现法乐住,一切都是恰恰好,背舍世俗法之束缚而起向道之心,则能安份守已,有别于世俗人追求“新、奇、特”,即所谓猎奇的的心态,追求时尚,追逐上流社会生活,或品味不同的生活环境。在佛法中“现法乐住”与“后法乐住”,是因禅定而得离欲之乐,乃至解脱之乐。但我们初修之人,也可以学习,不慕六尘境,不求顺缘,亦不拒违缘,做到不避不趋,能直面自已的正面或负面情绪,管控好自心,能正知而住。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两国互为相邻距离很近,可以看到彼此的生活情况,鸡鸣狗吠之声,相互都可以听到,但又基于国边界问题,两国人民互不干涉、互不往来。老子借“小国寡民”之事,天下太平,国无战事,民众不相扰,过著质朴无华的生活,喻修行之要。仁君位虽处上,然处心于下,损已之有余,补天下百姓之不足。体现在修行上,心王不放逸,内守真如,六根臣各安本分,无外慕之志,百骸自安。修行人在日常中保持不即不离的状态,见色离于色,嗅香离于香,闻声离于声,尝味离于味,身触而离于触,识审而离于审。而许多人错解为关闭六根,不用六根,落入暗证禅。而是直面六根六尘,不为根尘境所缚而已。“老死不相往来”,同样是断相续心,破和合识。就在日用之中,心与境的互动时,即烦恼心现起时,能起照觉,不再纠缠,不再附加增上缘,心与境无力互动,不起缠覆,即照即觉、即觉即放,烦恼法自然缘缺不生,无法相续,复返本性,这种无为法属于非择灭无为。有别于方便起一个对治之心,来降伏烦恼境,即是属于择灭无为。


IP属地:福建1楼2023-10-17 14: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