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吧 关注:46,005贴子:924,704

【灵囿志异】狼豺之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朝鲜王朝实录》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公元1545年11月,一位辽东都指挥司的明朝官员来到了当时的朝鲜首都汉阳,不过因为他的官职太小了,连史书都没留下具体名姓。可他毕竟是天朝上客,当时的朝鲜国依然很隆重地接待了他。
当然,这位无名小官并不是正常的到访,他的目标很简单——向当时的大明属国朝鲜索贿。明中期以后腐败盛行,吏治混乱,出访朝鲜的使臣大多乘机假公济私,收受贿赂。老谋深算的明宗大王自然看穿了他的意图,命令承政院官员好好接待,对其要求一应满足。
可就是这样一起小小的索贿行为,却差点酿成一场外交事故。原来这名小官早就自己准备好了礼单,并声称要带回京城献给阁老。礼单上除了貂皮、镜纸等奇珍异宝之外,还有一件〖大狼皮〗却让接待的礼曹官员发了愁。


IP属地:江苏1楼2023-10-27 20:07回复
    二楼源 灵囿志异[授权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27 20:08
    回复
      负责的朝鲜官员委婉地表示,其他物件还可筹备,唯独这狼皮并非本国出产,恐怕难以满足。
      海东青扑天鹅图
      除了人参毛皮之外,朝鲜出产的鹰隼也非常著名,明初曾“以海青为第一宝,以金钱豹为第二宝”向朝鲜多次索贡。
      我们不清楚那位明朝官员的反应。辽东都指挥司位于对抗塞外部落的前沿,草原上绿眼的狼群如同吱叫的田鼠一般常见。他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礼物,仓廪丰实的朝鲜国居然无法提供。
      如果这位官员想通其中的关窍,那他可能就是15世纪的华莱士,可惜他并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于是接下来愤而告辞,摔门而去。


      IP属地:江苏3楼2023-10-27 20:11
      回复
        朝鲜虽然不产狼皮,却因产豹皮而闻名
        图为朝鲜王室景福宫旧藏豹皮地毯,由四十八张远东豹皮制成,原为明成皇后闵妃所有,现藏于位于首尔的国立中央博物馆。

        真不能怪罪接待官员不尽心尽责,答案很简单——朝鲜半岛没有狼。
        《朝鲜王朝实录》是李氏朝鲜的官办史书,时间覆盖427年,历经25代国王,对应中国相当于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跨越整整明清两代的时间。
        从1345年至1884年,关于半岛本土出产狼的记录只有一笔,来自全罗北道的镇安郡,且是在国王行猎途中获得的。这只孤零零的狼极有可能是作为狩猎对象故意释放,不是原生物种。
        1530年的一份贡品名单中提到,整个朝鲜八道只有东北部的咸镜道进贡过两根狼尾——甚至不是完整的狼皮,狼的罕见程度可见一斑。
        江原道的朝鲜猎人
        由于狼过于罕见,公元1429年,世宗大王曾亲自下令——以后捕到狼可千万别随意卖了,至少得把狼尾留下来。
        “自今狼尾若幸捕获,则进之,勿贸易”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


        IP属地:江苏4楼2023-10-27 20:13
        回复
          虽然本土并不出产狼,但朝鲜半岛却有着另一种集群的犬科动物,那就是——豺
          豺与狼同属犬科,但身体结构更加特殊,擅长跳跃和攀爬,结大群的豺往往能够捕杀极为庞大的猎物,即使是虎豹也不敢触其锋芒。
          豺是少数几种很少攻击人类的猛兽之一。古人认为,豺是狗的外甥,而狗是豺的舅舅。有了这层亲缘关系在,豺自然不敢对舅舅的主人下手。
          正因如此,豺在古朝鲜的地位极高,称作“僧良伊”或“僧良尔”,高句丽时代还作为山神的象征供奉祭坛,猎人们将豺看作仁兽,一般不轻易伤害。
          进食水鹿尸体的豺,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生活在朝鲜半岛的豺属于指名亚种,又称乌苏里豺,该亚种的特点在于体色偏黄,体型偏大,朝鲜古籍称“其状如狗而色黄。啄甚锐而齿则钩。俗呼豺狗。”


          IP属地:江苏5楼2023-10-27 20:15
          回复
            为什么朝鲜半岛有豺而无狼呢?很大程度上与另一种动物有关,那就是虎
            在20世纪以前,朝鲜半岛的虎十分常见,甚至达到了极为猖獗的程度。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宣祖四十年(公元1607年),有宫人在宣德宫外见到携带幼崽的母虎,仁祖十六年(1638年),有一只野虎闯进仁景宫南门。
            连高高在上的朝鲜国王都不得不和野虎做邻居,时时担心猛虎闯入宫廷,地方各道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 具体见https://tieba.baidu.com/p/8675339694
            朝鲜虎标本 现藏于日本同志社大学
            虎是朝鲜半岛的顶级掠食动物,对野生东北虎的研究表明,亚洲黑熊和乌苏里棕熊等同领域的其他食肉动物也常常沦为老虎的美餐。可以说,猎物的多寡是决定东北虎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了竞争宝贵的食物资源,东北虎的核心地盘上很少有狼群和远东豹出没。


            IP属地:江苏6楼2023-10-27 20:19
            回复
              但豺的情况不同,它们的身体结构更加适应丛林环境,独特的『掏肛』战略令对手闻风丧胆,再加上结大群活动的习性,往往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野外研究显示,豺在森林中的地位极高,成群的豺能够轻易地驱逐花豹和黑熊,有时连老虎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林地生长的青岛百合,除青岛以外仅限于朝鲜半岛南部
              同时,殊异的地理环境也限制了狼的分布。朝鲜半岛三面临海,气候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湿润,夏季降水充沛,冬季寒冷多雪,天然植被以温带阔叶林为主,林下植被十分丰富,形成了复杂而封闭的地表环境。
              对狼这样的依赖长距离追逐的猎手而言,林地中复杂的环境不利于结大群活动,而小群活动的狼又不是虎豹的对手。因此长久以来,蒙古草原的狼迟迟未能扩张到季风吹拂的朝鲜半岛。
              纵观整个历史时期,朝鲜古籍中关于狼的记载都寥寥无几,这也可以解答为何面对辽东官员索贿时,朝鲜方面甚至连一张狼皮都难以提供。

              金玉妍可能来北京才第一次见到狼
              自从太祖李成桂建国以来,朝鲜半岛便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稳定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几次外敌入侵以外,朝鲜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口日益稠密。为了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官府顺应开放高丽时代的“山林禁”,鼓励农民进山开垦。
              迟至17世纪中叶,河流平原的湿地苇荡已经基本转化为稻田。到18世纪以后,不少高原平地及缓坡带也被改造成梯田。等到了19世纪晚期,半岛的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地方已经很难找到连片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这一点可以从其他方面寻找佐证。据史书记载,直到17世纪中叶,朝鲜王朝修建宫室所需的巨木大多从忠清道和全罗道一带的沿海森林采伐。但到1865年重建景福宫时,京畿附近已无良材,不得不派人到遥远的雪岳山丈量合适树木。


              IP属地:江苏7楼2023-10-27 20:23
              回复
                日本殖民时代派遣民工砍伐长白山森林
                随着森林变得高度破碎化,人为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实际上为狼创造了极为适宜的生境。于是,在无人意识到的角落,蛰伏已久的狼群开始悄悄前进。
                2005年,朝韩联合纪录片《朝鲜半岛的屋脊:盖马高原》中出现的狼
                根据朝鲜学者李圭景的记载,英宗三十八年(1762年),原本难得一见的狼突然出现在江原道的关东。成群结队的狼在村庄附近徘徊,袭击孕妇,攻击耕牛,对人畜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这在朝鲜半岛可是破天荒首次出现。
                对原生居民——豺来说,狼的到来绝不是一件好消息。远东狼的体重达30-40千克,几乎是豺的两倍之多。两者习性相仿,生态位类同,此前豺凭借着复杂的自然环境维持着对狼的优势,如今这种优势却一去不复返。


                IP属地:江苏8楼2023-10-27 20:2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0-27 20:27
                  回复
                    捕食梅花鹿的东北虎,两者都是健康生态系统的象征
                    与亚洲大陆相比,朝鲜半岛的物种组成相对简单,已知偶蹄类动物只有马鹿、原麝、獐、东方狍、长尾斑羚、野猪及梅花鹿)等七种。
                    其中獐与东方狍体型较小,常见于靠近人类定居区的低地平原及低山丘陵;长尾斑羚是典型的山地物种,多出没在陡峭的悬崖峭壁附近;原麝则因麝香在传统医学中的作用而被大量捕杀,野外难得一见。
                    到了朝鲜王朝晚期,由于过度狩猎,马鹿和梅花鹿已经从半岛绝大部分地区绝迹。因此野外仅存的大型猎物实际上只剩下凶猛而成群的野猪。有限的食物资源和日益减少的栖息地,无疑导致食肉动物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殖民时代的猎人及猎物合影
                    森林砍伐留下了大片开阔的空地,非常适合狼群的长途奔袭,而不利于豺的狩猎。再加上豺对森林的依赖度更高,一旦栖息地改变通常很难适应,于是,胜利的天平向着狼的一侧倾斜。


                    IP属地:江苏10楼2023-10-27 20:50
                    回复
                      除了朝鲜半岛以外,虎退狼进的例子同样发生在俄罗斯远东及中国东北等地,以上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完好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郁郁葱葱的原始林变得支离破碎,为狼的兴起腾出了空间。
                      豺非常适应密林环境,甚至能爬上树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狼是在很近的年代才出现在朝鲜半岛,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朝鲜人没有接触过狼。元朝初年,忽必烈东征,击败高丽国,设征东行省,这是朝鲜半岛第一次完全被外来政权征服。
                      朝鲜古画中戴狼皮的明朝士兵
                      元朝保留了王室家族,但派遣“达鲁花赤”监督高丽国政。这一时期高丽上层蒙古化程度极深,蒙古传统崇拜长生天和狼神,此次入侵给当时的朝鲜全国带来极深刻的印象。
                      致使日后朝鲜画家在描绘北方来的军队时,无论是抗击倭寇的明军还是趁乱劫掠的后金女真,通通为其画上了佩戴狼皮的形象,显得不伦不类。


                      IP属地:江苏11楼2023-10-27 20:54
                      回复
                        19世纪末正值朝鲜宫廷『事大党』与『开化党』之争的巅峰,前者反对现代化改革,主张与清廷保持传统的朝贡关系,而后者受日本明治维新影响,希望朝鲜向日本靠拢,摆脱清朝控制,进而走向现代化之路。
                        19世纪末法国报纸描绘的清军形象
                        朝鲜王朝重视儒学,相信“天人合一”,认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一些现象被理解为“祥瑞”,另一些则视为“警告”
                        反常的自然现象被视作上天的旨意,这在各个国家都不罕见,比如天聪八年7月(公元1634年),一群“突厥雀”偶然飞到盛京城郊,这种鸟产自蒙古高原。后金政权觉得非常稀奇,认为“辽东素无此鸟,今蒙古之雀来,必蒙古归顺之兆,”果不其然在第二年,蒙古察哈尔部归降皇太极。
                        其实当时的清朝也存在着吞并朝鲜的野心,时任驻朝鲜总督袁世凯就上书建议,“莫如趁此民心尚知感服中朝,即派大员,设立监国,统帅重兵,内治外交,均代为理,则此机不可失也。”
                        据说突厥雀的原型是毛腿沙鸡
                        正如突厥雀飞翔带来的谶报,来自北国的群狼突然出现在半岛腹地,如此反常的现象也被看作清朝入侵的先兆。使得景福宫上下人心惶惶,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亲日派的势力。
                        可以说,狼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便利了日本帝国的殖民扩张。


                        IP属地:江苏12楼2023-10-27 20:57
                        回复
                          人、豺、狼的体型对比
                          已知狼群扩张的速度极快,纵观整个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一带从未有过狼群出没的报道,进入日本统治以后,狼群在汉城周边已经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动物。如同老虎排挤狼一样,新兴的狼也开始逐步挤压豺的生存空间。
                          比如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的红松谷,因作为俄罗斯境内最早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而闻名。得益于崎岖而偏远的地理位置,它曾经在盗猎者枪口下庇护了远东地区最后的几群野生梅花鹿。
                          红松谷的豺群一度非常丰富,苏联动物学家米罗柳博夫曾在此研究多年。他在1926年至1936年间共记录到83只梅花鹿自然死亡事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豺造成。
                          20世纪初,采集于黑龙江横道河子的乌苏里豺标本
                          伴随着生境改变,狼群入侵,豺群的处境每况日下。没过多久,红松谷的豺便消失在科学家眼中,最后一笔确切的记录要追溯到1937年初见到的有着7只个体的豺群,此后再无任何报道。


                          IP属地:江苏13楼2023-10-27 20:59
                          回复
                            坦率地说,豺并非一种对环境十分挑剔的物种,它们几乎出现在除沙漠和苔原以外的所有生境。生活在祁连山的豺群就是例证,这里的豺习惯于在空旷多石的山区活动,成群结队在悬崖上围猎岩羊,却像是在平地一般方便。
                            生活在高原的豺追捕盘羊
                            假以时日,或许朝鲜半岛的豺也能像祁连山的同类一样学会适应开阔环境,但红松谷的案例向我们生动地显示,从狼的入侵到豺的覆灭,中间可能只需要短短数年时间。这一切发生的速度太快了,让豺群措手不及。
                            1917年朝鲜北部咸镜道射杀的老虎
                            19世纪的最后20年,俄国大使馆的巡逻守卫还需要防范豹子跳进后院。到了20世纪的前20年,狼嚎声与日本宪兵的号角,已经伴随着绝大多数汉城居民入眠。
                            无论狼入侵与否,来自武士之国的讨伐都是不可避免的。早在丰臣秀吉尚还活着的年代,日本便无时无刻不在梦想入主大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征服朝鲜便是那最重要的跳板。


                            IP属地:江苏14楼2023-10-27 21:03
                            回复
                              日韩合并 (1910 - 1945)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孜孜不倦地为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努力,终于随着日俄战争的全面胜利,日本如愿以偿将朝鲜半岛纳入掌控。
                              只是与朝鲜宫廷将狼的入侵视为北寇再起的征兆不同,新成立的日本总督府反而想方设法的开始论证朝鲜狼与日本狼系出同源。
                              朝鲜——包括朝鲜的一切山川动植物,都要想方设法的论证源于日本,以最大可能地抵消朝鲜人民的反抗意识。


                              IP属地:江苏15楼2023-10-27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