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阁文玩驿站吧 关注:1贴子:2
  • 0回复贴,共1

星月菩提子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月菩提子(拉丁学名:Daemonoropus margaritae Becc varpalawanica,别名:红藤),棕榈科黄藤属双子叶植物。其茎初时直立,叶羽片部分长1~2.5m,叶轴下部的上面密生直刺,叶柄背面具稀疏的刺,叶鞘具囊状凸起,羽片多,等距排列,边缘具细密的纤毛;雌雄异株,花序直立,呈纺锤形,雄花序上的小穗轴密集,雌花序的小穗轴长2~4cm,果实椭圆形核果,果皮薄具光泽。它分布于亚洲热带的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星月菩提子
拉丁学名Daemonoropus margaritae Becc varpalawanica
别称红藤、省藤、藤根、正藤、真白藤、赤藤
科棕榈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属黄藤属
纲双子叶植物纲
1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植物,茎初时直立,后攀援。叶羽片部分长1-2.5m,顶端延伸为具爪状刺的纤鞭,叶轴下部的上面密生直刺;叶轴背面沿中央具单生的和2-5个合生的刺而在顶端的纤鞭则具半轮生的爪,叶柄背面具稀疏的刺,上面具密集的常常是合生的短直刺;叶鞘具囊状凸起,被许多细长、扁平、成轮状排列的长约2.5cm的刺,大刺之间着生许多较小的针状刺;羽片多,等距排列,两面绿色,线状剑形,先端极渐尖,具刚毛,30-45cm×1.3-1.8cm,具3(5)条肋脉,上面及背面中肋具刚毛,边缘具细密的纤毛。雌雄异株,花序直立,开花前为佛焰苞包着,呈纺锤形,并具短喙,长约25-30cm,外面的佛焰苞舟状,具直刺;雄花序上的小穗轴密集,雄花长圆状卵形,长5mm;雌花序的小穗轴长2-4cm,明显之字形曲折,每侧有4-7朵花。果实椭圆形核果,长 1~5 公分,果皮薄具光泽,黄熟,外被黄色鳞片,种子一粒,柱头宿存,味酸。
采集季节:一年四季皆可。
食用方式:取未纤维化的嫩茎,可煮食、炒食或烤食。
2生长习性
低海拔至二千公尺的宽叶林内,本地山区内皆可采集得到。
3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热带的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我国有1种,分布于广东东南部、香港、海南及广西西南部,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
4繁殖栽培
藤果实采收
黄藤每年11—12月份果实成熟,果实呈圆球形,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黄色,具光泽,果肉胶质,裼色;种子肾状,坚硬,褐色。采种时应选择长势旺盛、生长健壮的黄藤作为采种母株。由于在同一植株上常有成熟度不一样的果实,所以采收后有大小,选择老熟、饱满、健壮的果实。
种子的处理技术
采种后先用锤轻击果实,去皮脱肉后把种子浸泡于水中渗沙揉擦,除净粘附于种子的残留果肉和种子的外胶质层,洗净阴干,切忌暴晒。种子应尽量随采随播。
5主要价值
经济植物
茎强韧富有弹性,可制成各种家具及工艺品,例如藤床、藤椅及藤篮等,也可作为捆绑的材料黄藤质地强韧且可弯曲,故常被原住民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具、手工艺品。然而由于采收人多无保育生产观念,黄藤在被长期大量采收后,现今在平原或低海拔地区野生黄藤几乎很难见到,唯中高海拔原始林中方可发现野生黄藤的踪迹。
食用
嫩心茎可依个人的喜好炒食或煮成汤,根有清血、解热、利尿、解毒降血压的效果,主治高血压、中风、半身半遂。成熟果实可生食。
庭植
添景、叶片和果穗供花材。
药用
性味:茎:苦、平。效用:茎可驱虫,利尿,驱风,镇痛。治蛔虫、牙齿痛等。
制作佛珠
因每一粒状如金蟾,故名金蟾子,可聚宅增慧,给人以安宁、吉祥之含义。
6植物文化
相关论述
星月菩提的独特一串星月菩提佛珠日久可以逐渐变黄、变红,日久转黑,表面出现丰富的裂纹,犹如瓷器釉层中美丽的裂纹开片,而佛珠表面会变为血珀般的半透明状,润泽奇绝,为星月菩提所独有。
修身养性在佛家看来,无语的佛珠,也可语说无穷。拥有一串持数一生的佛珠,并传诸于世,正可启发后人,续佛慧命。因为这种佛珠代表着先人对于佛法的无限敬仰,以及于菩提路上的勇猛精进。
如何辨别首先,有的朋友会将菩提子放在火上烧一下,这样一来,一些塑料制品就无所遁形了。真正的星月菩提子是不会有很大损伤的。如果您不舍得,也可以用烧红的钢针代替。
其次,星月菩提子是灰白色的,表面会有天然花纹。由于其天然形成,所以大小不等,如果您买的珠子是白色无痕,大小均等,那就要多加小心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1-09 10: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