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信息港吧 关注:1,593贴子:5,879
  • 1回复贴,共1

【历史尘埃】转载杨宇宁先生 忻州人在丰镇经商记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乾隆初年,丰镇城垣未建前,忻州人就在当地建有“万合隆"商号。故“先有万合隆,后有丰镇城”。万合隆起先在丰镇新城湾乡泽落沟和万成沟开设,后迁到老爷庙街,该号先辈是忻县人,名叫谢光祖,财东叫张千臣。万合隆在老爷庙街设有四处:东柜是主柜,在庙南隔边,西柜在庙对门,即零售门面,南柜亦在南门街,是大粉坊,北柜在庙北的复兴巷,开碾磨坊。万合隆在丰镇有200余年的历史,日本侵入丰镇后被迫解散。
清乾隆十八年(1754年),丰镇城垣建起后,内地大批商贾来丰镇城和隆盛庄经商。所有从业者绝大多数是山西忻州、醇县、定襄人,蔚县、阳高,大同人占少数,因此,在忻县至今还有“丰镇是小忻州”,“丰镇是忻州的咽喉"等说法。所以说忻州人是丰镇工商各业发展的开拓者。首先在清朝中期,丰镇县的商号、货栈、手工作坊逐渐兴起,粮食、牲畜、皮毛、药材、布匹和旅蒙商业贸易也日益开始发展起来,那时丰镇就成了塞外商业贸易较大的集镇(包括隆盛庄),是物资交易的重地。清末民初,丰镇的手工业也繁荣发达起来,当时忻州人在丰镇、隆盛庄的皮革、毛绒线衣、口袋等都是精工制造,品质优良,各地商贩慕名前往丰镇采购。这时丰镇的商业发展极为繁荣昌盛,尤其是钱,粮、布、当,缸,油﹑碾、面八大行业发展更加繁盛;其次是牲畜、皮毡、绒毛、百货、山货、烟、酒、茶、鲜菜、杂货、生熟肉业、饮食.服务、面食、酿造、草药材、运输等近20个行业以及各类手工艺行业也都迅猛地发展起来。
当时各行各业殷实.富庶、著名的商号有许多,丰、隆两镇钱庄业有:义泰恒、汇丰源、信诚义.西盛隆、天丰永、元巨永、天义元、义源通、茂恒永、义生元、德隆郁、恒丰瑞、得成公,同义昌、源丰永等20余家;粟店业有:谦合店、德源店、丰泰店、丰盛店、元兴店、广泰店,永巨店、万义店、德远店,同丰店、懋盛店﹑恒隆店、永泰店.信合店、德生店、义生店、德元店、丰裕店等30余家;质当业有:德巨当、明巨当、天盛当、天成当、复兴当、明远长、义和当,东福盛当、西福盛当、茂盛当、德裕当,恒盛当、明记当等20余家;棉布业有:元义长、天德成、公益长、富成昌、兴盛钰、大成德、天义和、德元成、德兴亨、义源兴、广德成,福盛旺禄顺源、预顺源、巨义公、义源永,裕全隆、义顺和、德泰钰、富丰祥、巨义祥、复巨成,权兴玉、德兴厚、轮华昌等40余家;不少布店也兼营百货、杂货。
此外,货店业有:元和店、义和店、广和店、天合店、大德店、裕全店、义盛店、广兴元,清德店等10余家。货店均大宗批发土布,棉花和烟、茶、糖;缸、油、碾、面业有:三合元、明合源、天合成、义合成.永春发、旺春泉、天盛长、崇和德、崇和钰、广和德、德厚荣、世富昌、西茂泉、德兴永、天裕元、德丰裕、晋泉泰、元和永、德隆益、天福泉、泉丰永、德巨胜、润记等90余家,其中兼榨油的55家,兼制烧酒的18家。此外,乡村还有开碾、磨、缸、油坊较大的户数10家,如哈少忽洞的天福泉等;烟、茶、糖业有:荣盛公.兴盛丰、德盛公.福茂公、福盛公,巨源丰、增盛源、福盛长、丰胜泉,巨源生、富成祥、万庆厚、元和公、三盛公、巨春和等60余家;酿造业有:万兴长、万元长,复兴久、义和长、三义泉、广盛泉、天合泉、涌益泉等10余家;面食业有:纯兴昌、天福楼、福兴楼、天宝昌、天盛明、天福钰、义合成、义合明、文星楼、隆兴源,清德昌、上三元、德兴荣等40余家;饮食业有:巨宝园、福春园、庆春园、四义园、福盛园、第一楼、清真馆、会丰园、集义园、西玉记,清真寺东馆子等10余家。山货业有:三盛长,敬德长﹑信诚德、义聚恒、天德瑞、天德永,荣德祥等20余家;百货业有:万山盛、永山成、有义成、忠义成、新泰合等10余家;绒毛业有;西盛毛店、东盛毛店、义和毛店、广和毛店、永茂毛店、崇义德毛店、巨盛公毛店、庆记毛店、宏记毛店、义记毛店等10余家;此外,还有数家大毡坊也收.售绒毛。当时丰镇是绥远一带绒毛的集中点,各旗、县均来此推销绒毛,毛店收毛都运往天津,经过整、洗后,打成200斤的捆子,转售洋行出口,换回白银。所以丰镇的10余家大毛店获利非常可观。毛毡业的生意也很兴隆,大的毡坊有:天成万、义生永、天盛厚、天盛泉、天义德、广生永.福顺恒、义合隆、宝积泉等16家。毡业均是手工作坊,前店后厂。皮业分生皮,熟皮、白皮、黑皮。生皮有:和盛德、双和成、义合荣等5家大户;熟皮有:和盛兴、广顺元,永顺生、永顺长﹑合顺兴等八家;白皮主要和制毡熟皮合并兼营,制作精细皮衣;黑皮有20余家,多系家庭户。






忻州人在丰镇、隆盛庄还做牛马羊的生意。较大的马店有:福兴马店、义和马店、三和义马店、顺义堂马店、六合堂马店等20家左右。买卖牲畜需要牙纪当经济人(牙纪也叫桥牙子)。丰镇,隆盛庄桥牙子这支队伍异常庞大,牙纪著名的有:刘平福、刘满福、刘满苍、刘大、刘楞随、王义、王明、郭掌福、犹均旦、张巨林、董德仔,袁头牛,武占元等800多人。其中包括拉二镳的(拉二蹶的也是跑桥的,但他们手上的生意不多,帮别的牙纪打下手)400余人。牙纪的经验非常丰富,让他们看牲畜很有把握,因而买卖双方相信他们,依靠他们成交,他们所得的佣金也很可观。忻州人在丰镇、隆盛庄还做药材生意,除门市部销售中草药和丸,散.膏、丹各种成药外,还向各乡村农民大量收购当地出产的草药,当地生长草药有:黄芩、黄芪,柴胡、秦艺、防风、知母,麻黄,益母草、冬花、车前子等30余种,药铺廉价收上,装包,打捆发往外埠出售,获利甚厚。当时的药材业有:中1和庆、玉成德、德和公,太和堂、双盛隆,双盛魁等10余家。
忻州人在丰镇一带经商一般运输工具是以牛板车为主,有的自己组织,有的依靠本籍人。牛板车虽说拉的重量不大(每辆拉1000斤左右),行程不快(每日行40到50华里),但是拴板车的户数、车数却很多。据说丰镇、隆盛庄依靠拴牛板车维持生活的竞有500余户,承揽拉运粮食.货物的车户共有牛板车及大车近万辆之多。解放初仍有600O多辆大车、板车,他们的板车组织是结把形式,每把板车均在100辆以上,仅隆盛庄就有20多把。拴板车在百辆以上的大户有:土塘的郭五蛋、荆二,东园子的王九如,赵家,大西门的杨金金,四城洼的夏家、郭家等有10余家。还有永羊湾、三义永,高家梁.灯路素等乡村的板车把子20余个。
上述各行各业和各类手工业,大户和较大的商户在清末民初时期丰镇县城已发展到800余家,隆盛庄亦有400余家。丰镇所辖的二、三、五、六区也有油,酒、米,面、布匹、杂货等较大的商户80余家。有挂金字牌的较大商号1400余家。加上小商贩、小手工业户的不断发展,丰镇、隆盛庄的街市十分繁华,各行各业的商号密布于街衢、巷道。在清朝中期各商户的规模不大,据《丰镇厅志》记载:丰镇商贾“日在市廛也,但利逐蝇头,取给鹅眼,微薄贸易而已。所以,俗尚勤俭,有陶唐氏之遗风。”此种商风延续不衰,成为丰镇商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清光绪、宣统年间,忻州人在丰镇、隆盛庄还做粮食生意。忻州人与各地粮商云集于此,丰、隆两镇年成交粮食总数多达53万石左右(每石300斤以上),收粮大部分销往内地。此时,粮价低廉,市面以银两为主币,以铜制钱为辅币,胡麻,菜子油料每斗四五百枚制钱,粗粮每斗不过三四百制钱,小麦七八百制钱。


IP属地:河北1楼2023-11-21 09:19回复
    民国4年(1915年)9月京绥铁路修到丰镇,并作为临时终点站,由于交通便利,使商业更加发达。在丰镇的忻州人能够与京、津、张家口等地的商人直接发生收购贸易,使丰镇一带成了绥东粮油、皮毛、牲畜集散之地。当时人称塞外小旱码头。随着经济的发达,丰镇的人口也急剧增长,各行各业又有明显的发展,很快增添了外埠到丰开设的字号,像著名的盛记、协巨成.同益兴,恒丽魁、老三顺、大德兴,元复永,永记煤油庄、颂记煤油庄积成粮货栈、合顺粮货栈,裕民,鸿记、益兴三家打蛋厂。运输业也有所发展,华兴公司专以运粮食.油料为主,天信裕、福生祥大宗承揽运输业务。随着京.津大商贾来丰,饮食.服务业也更发展了,饮食业又增加适合京、津口味的全顺居、双盛居、玉华春等五家;服务业旅社有:旅安栈、万顺栈、清真栈等十余家;理发,澡堂、照相、修表等业都在兴起。这时中,西药铺发展到22户。民国14年(1925年)因新军阀混战,市场一度出现萧条,尤其是到了民国18年,丰镇地区农业遭受特大旱灾。粮价成倍上涨,人民生活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卖儿、卖女,卖老婆的不乏其人,使购买力显著下降,商业再度萧条,忻州人少数商号关门倒闭。民国19年到21年农业连续收成较好,丰,隆两镇的商户恢复很快。1937年9月日本军队侵占了丰镇县城,日军进来的第一天就枪杀了无辜的正当商人——预顺源大布庄的经理张补元先生。这对商业人员中的财东、富商来说是个极大的恐慌和不安。
    各商号内部发生大事,均呈报商会,由商会出面调停,协助解决。如各商行户,若需向政府和法律机关呈请和诉讼时,商会代其出面。再如领财掌柜与财东、或柜伙与掌柜之间.商户与商户互相之间发生坑诈拐骗或是发生其他矛盾和纠纷,商会均有权出面干涉。其次是商行利益受到损害和侵犯时,商会则公开为商行辩护。对于城内各商行的产品、货物、价格、市场销售和输入,输出等方面,商会都有权过问。尤其是每次较大的物价变动,都由商会统一掌握,以便稳定市场(相对而言),同时对于发展工商业发挥了一定的组织作用。由此看来,商会是维护各商号利益的一个机构。
    忻州人在丰镇艰辛经商、勤俭过日,诚信交易的风尚至今传为美谈。他们为发展丰镇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IP属地:河北2楼2023-11-21 0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