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吧 关注:1,154贴子:90,118
  • 21回复贴,共1

谈谈瞬目反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瞬目反射是一种脑干反射,近似于角膜反射,指刺激一侧三叉神经时,在同侧眼轮匝肌引出潜伏期短,波形简单的R1波;双侧刺激引出潜伏期较长,波形相对复杂的R2波。也可以称为早发反应R1和迟发反应R2。反射弧的共同传入支为刺激侧的三叉神经眶上分支,传出支分别为双侧面神经。瞬目反射不仅对三叉神经、面神经疾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而且是评价脑干功能的一项客观检查方法。
瞬目反射的传导通路
刺激眶上神经-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同侧面神经核-面神经-面肌收缩(R1)。
刺激眶上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网状结构
-同侧面神经核-面神经-面肌收缩(R2)
-对侧面神经核-面神经-面肌收缩(R2’)
R1是一种少突触反射,整个过程仅涉及1-3个中间神经元的短链回路。R2为一多突触的反射活动,且广泛分布于延髓外侧和脑桥。传入冲动经三叉神经进入脑桥后,沿三叉神经脊束下行到延髓,在投射到同侧和对侧的中间神经元之前,与外侧网状结构的中间神经元进行多突触联系,甚至可能涉及上丘及脑桥正中网状结构。传导通路可见下图。
瞬目反射的检测方法:嘱受试者放松,轻闭目,闭目过紧或面部肌肉不放松时干扰成分很大,易影响对潜伏期和波形的分析。可以通过在电极贴片上加水、用酒精或磨砂膏对面部进行去角质处理等方法降低阻抗。
电极安放
记录电极:置于双侧眼轮匝肌下缘,瞳孔下方
参考电极:置于刺激电极外侧,颞部眼外眦处
地线:可置于下颌正中或肢体
刺激电极:双侧眶上切迹处
操作方法
检查阻抗,于两侧眶上切迹先后放置刺激电极。每侧重复刺激数次,我们实验室要求保留5次重复性良好的波形。注意刺激间隔不能太短,通常间隔10s再给予下一次刺激,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出现“适应”(如果反复给予刺激,其晚成分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称为“适应”)。R1约在10s前后出现,R2约在30s左右。具体操作流程请参考视频。
参数设置
滤波:20Hz-10kHz
灵敏度:0.1-0.5mV/D(本实验室固定在0.2 mV/D下讨论和出具报告)
扫描速度:5-10ms/D(本实验室使用10ms/D)
脉冲电流时限:0.1-0.2ms(本实验室使用0.2ms)
刺激强度:15-25mA
结果判读:成年人瞬目反射的潜伏期相对恒定,可作为客观的定量指标,表中所示为每个波潜伏期的高限,如R1潜伏期超过11.8ms则为异常,R2潜伏期大于34.4ms、R2’大于34.6ms则为异常。而波幅人群中变异较大,即便同一患者,单次刺激时放松程度不同波幅前后也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对波幅的评估主观成分较大,很难量化,检测时需注意双侧对比,如果一侧波幅较对侧降低超过一半,则意义较为明确。综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个波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则视为异常:波形消失、波幅较对侧降低超过1/2、潜伏期超过正常值高值
瞬目反射的临床意义:瞬目反射异常可见于任何影响其传导环路的病变,特别是累及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的病变。病变的不同时期,瞬目反射会有不同表现,提示疾病的演变过程,评估疾病的不同状态,判断疾病的预后等。


IP属地:上海1楼2023-11-28 17:05回复
    @想去大溪地@权杖上的蛇@黄帝与岐伯


    IP属地:上海2楼2023-11-28 17:13
    回复


      IP属地:上海3楼2023-11-30 19:56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1-30 21:1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1-30 22:12
          收起回复
            学习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2-29 15:0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1-01 22:28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我现在有得了有一种病,叫下颌瞬目综合征,表像就是颌面运动导致眼睛瞬目,请问楼主有没有什么方法减轻这种瞬目反应。


                IP属地:四川8楼2024-05-15 15:52
                收起回复
                  我说这个帖子怎么被挖的学习下下颌瞬目综合征这只有手术治疗吗希望有好的办法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5-15 19: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