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吧 关注:1,526贴子:7,893
  • 4回复贴,共1

预防心梗,小心这些关键时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24-01-02 13:08回复
    纳豆营养学堂整理来自光明网的文章,揭示: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时间。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心梗的发生风险就增加2%。因为在寒冷刺激下,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血管中粥样硬化斑块的冲击力增加,容易导致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闭塞,引发心梗。
    随着寒潮来袭,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寒冷与温暖交替的体感更为明显,此时正是心梗易突发的时刻。
    冬季心梗高危时刻


    IP属地:上海2楼2024-01-02 13:08
    回复











      IP属地:上海3楼2024-01-02 13:09
      回复
        1、先兆
        病人常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可有心悸、气急心绞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较久、硝酸甘油疗效较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2、 症状
        ①疼痛:是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不明显,程度更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部分病人疼痛部位位于上腹部、下颌、颈部等处。
        ②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由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起)、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
        ③胃肠道症状:疼痛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④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一到两天,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
        最多见,尤其是室早。频发的、成对的、多源性或R- on –T的室早,为室颤的先兆。
        ⑤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⑥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原因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3. 体征:
        ①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正常也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②血压: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
        4. 并发症:
        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②心脏破裂
        ③栓塞
        ④心室壁瘤
        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1-07 12:28
        回复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的坏死,是一种非常危及的疾病。目前数据来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肌梗死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息息相关,吸烟喝酒、经常熬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等原因,都是心肌梗死的发病温床。所以防范心肌梗死,要从生活中开始,改变不良习惯。
          绥化万康康复医院提醒大家预防心肌梗死,警惕这几个时刻

          01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时间待在湿润密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大脑和心脏缺氧。冠心病患者不要在过饱过饥的情况下洗澡,以免发生晕厥,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02观影时
          很多人为了追求刺激,会观看一些恐怖之类的影片,但是在观看这些影片时,紧张、害怕的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人心率加快,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中医上讲“心主神明”,对于心脏本身患病的人来说,精神紧绷,过度兴奋都是有损“心气”的。所以建议心脏脆弱的患者不要看内容恐怖、暴力的影片,掌握看电视的时间,保持平和心态。
          03晨起时
          早晨起床,人刚从睡眠的状态苏醒,呼吸和心跳会开始加,血液的循环也开始加快,对于老年人而言,动作过快,容易引起血压心率较大的波动,导致已老化的血管破裂,粘稠血液形成血栓造成栓塞,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
          清晨睡醒后,建议不要急于起床,先静躺10分钟左右,轻微活动四肢,缓慢坐起,然后再下床。
          04打鼾时
          睡觉打呼噜通常会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但背后却潜在着危险因素。睡眠过程中打呼噜,多是由于呼吸不通畅、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人体的血供和氧供较差,打呼噜引起呼吸暂停,会加重缺血缺氧的情况,间歇性的缺氧,会增大心脏负荷,血压急剧波动,严重还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出现打呼噜的情况也要及时纠正,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减少熬夜,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改善情况。
          05如厕时
          便秘的患者在如厕时,会出现不通畅的情况,这时候用力排便,引起肌肉收缩,会使腹部内压力增大,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也相应加快,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出现这种情况,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多运动,饮食保持清淡,可以吃些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改善便秘症状。
          危急时刻记心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一旦发生,要立即抢救,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呼吸通畅。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4-01-09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