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吧 关注:12,259贴子:101,524
  • 10回复贴,共1

三星堆人的精神世界--神仙观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面发了几个关于三星堆的帖子。其中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的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核心有不少非常重要的贡献
。今次来说说三星堆人的神仙观念。
熟悉中华文明和文字的中国人都知道,神与仙有完全不同的内涵。

根据西周金文,神这个字一边是一个祭台,一边是闪电。这是一个形声会意字。意思是向人类无法理解的,有巨大威慑的自然力献祭。这种自然力的人格化就是神。在殷商文化系统中,这种自然力的人格化与祖先崇拜结合在观念上进一步产生了祖先神。同时祖先神也就被赋予了超能力。但不管是祖先神还是自然神,现世的人都绝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的活人都不是神。在殷商文化系统中,由于神是令凡人恐惧和不可企及的存在,所以凡人必须像下层向上层进贡纳税一样,向神灵献祭。献祭的内容与人间首领获得的贡赋类似,在早期社会主要是美食和劳务。献祭的美食是实打实的,越丰富越好。而且往往还要让小孩子扮演神的替身,名叫“尸”,让他们率性吃喝。吃得越畅快就表示神越高兴。劳务如何献祭呢?说起来就很残酷。这就是殉人。由于劳务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殉人除了底层的奴隶还有大臣、近身侍卫、妻妾等。
但是仙完全不同。虽然同样具有超能力,在中华文化和传统信仰中仙却是现世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仙最直观的超能力就是能飞。因此,对仙人最直观的描述和对成仙愿望最明白的表达就是能飞行的人。
人怎样才能飞起来呢?有两种情况。一是借助,二是自助。借助就是乘一会飞的动物遨游天空。至于是什么动物那不要紧。是否真的存在也不要紧。想想能飞就行。哪怕是一条长着象鼻子的狗插上翅膀也可以。自助更简单,自己长两只翅膀不就飞起来了么?所谓羽化升仙即是如此。莫以为这是在说笑话,来看看三星堆的青铜器吧!




上面前两图中的神兽根据造型和纹饰有翅膀,当然会飞。第三图中的人揪住了一只神鸟自然也可以飞。最后一个就是羽化了的人,更是能飞。类似形象三星堆不少。这表明三星堆人已经有了清晰完整的“仙”概念。根据考发现和文献的时间线,在整个华夏文明中“仙”这个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概念毫无疑问最早是出现在三星堆并被清楚地表达。如果有人不服,再看下图。

有人认出这是什么字吗?我想只要读到这里的人即使是原本不认识这个字也能猜得到了。不错,这就是最古老的“仙”字。这个字是个形声会意字。左边是个人。右下的中间是一个跪坐的人。注意!右边上面是四只手举着一个东西(尊?罍?觚?)上升。怎么样?看了仙字的构型解释有没有突然灵光一现的感觉?——没有?——那再加一把料。看下面这件三星堆青铜器。

再来一个

这是仙字最完美的原始形象!这种用多层结构表达成仙的飞升过程的青铜器在三星堆还有多个。根据文字发展规律,是先有概念后有对应的文字。现有古文字资料证明仙字出现时间晚于三星堆青铜时期。依照上面的分析,可以肯定汉字中的仙字是根据三星堆人的概念和制造的的实物创造的。进而言之,华夏文明中一个异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概念——仙,是三星堆人,或者说是古蜀人创造的。道家人物长久以来在蜀地层出不穷,道教也肇始于蜀地也能说明问题。
这个事实还有一个佐证。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记载有古蜀历史的古籍中,都提到有若干代蜀王历经数百年都神化不死,最后隐入西山。从描述看,这更像是一个成仙的过程。这在古文字中也有反映。下图也是一个早期的仙字。

看出来了吧?仙就是人上了山。
仙与神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反映在三星堆人与殷商人的现实生活中。前面说了殷商人的祭祀是模仿对现实世界中人王的的贡奉。仙由于是活人飞升,进入了餐霞漱瀣的境界。不再需要人间美食和仆役。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用食物劳务和其他的生活用品祭祀。在三星堆青铜器中完全没有食器,都是些看不出有什么实际用途的器物。中原文化里的尊罍觚在三星堆也明显不是作酒器。有人研究过三星堆本地风格的青铜尊罍底部有铸孔,不能盛液体。从三星堆早期开始,三星堆及周边若干古遗址也统统不见殉人。这也充分说明由于观念上的差别三星堆人没有殷商人那样的祭祀行为。这也能说明为什么三星堆遗址一直没有发现大型高等级墓葬。
可说的其实还多。从三星堆人的思维观念出发,神秘的三星堆并没有那么“神秘”。
举报/反馈


IP属地:四川1楼2024-01-02 16:19回复
    这帖子恐怕又会让“中原文化核心论”的拥趸难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3 11:22
    收起回复
      历史是个随意整容的小姑娘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4 06:36
      回复
        神、仙在古蜀是现实世界。


        “神”字左边是“示”,右边的“S”就是四川营盘山遗址的地理象形。
        “仙”字是“人+山”。“人”是人皇伏羲,“山”就是昆仑山。
        “从开明已上至蚕丛凡四千岁”。所以古蜀历史研究,一定要从距今6000多年的营盘山遗址算起。三星堆不是独立的文化遗址。


        IP属地:四川5楼2024-01-04 09:31
        回复
          扬雄《蜀都赋》:“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
          “梁州”即梁父之州。
          《三皇本纪》:“【17】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
          梁父也叫梁甫。成都平原的浦江、蒲阳的浦就是由“甫”字演变而来的。


          IP属地:四川6楼2024-01-04 09:41
          回复
            蜀人的神仙观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后来道家的出现,以至于道家的祖师爷—老子,也是不远千里去蜀地修道传道。注意历史上的老子出关的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去了哪里呢?有一说是去了流沙。也就是西北大漠。这完全不可能。当时去流沙的路已被西戎阻断。老子出函谷关西去唯一一个能安静修道的地区只能是蜀地。那时渭水流域陇东陇西甚至汉中都是各种势力争夺的地区。从历代流行的老子骑牛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历代绝大多数老子骑牛图中老子骑的是水牛。各个道观中老子骑牛的塑像也是骑的水牛。文字材料说得还更具体。说骑的是大青水牛。水牛是稻作地区的牲畜,蜀地是典型稻作地区,西北地区则不是。因此老子入蜀的可能性最大。老子之所以入蜀还很可能与一个史书上的著名人物有关。而且从记载看那人与三星堆一大类青铜器也十分可能有联系。要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IP属地:四川7楼2024-01-07 23:26
            回复
              祭祀文化和神还有巫文化根本是不同的。竖心旁是源于楚地的丧葬文化,齐国推广发展成周礼祭祀。帝是商君登台(鹿台)号天下(源于夏的土台,巫的占卜文化。神是商末周初的天人文化。三星堆是华夏文化在后商时的焚坑,正是这场焚坑,后商由巫文化转入神文化,统治不稳,被周取代建立天人(德)文化。华夏文明统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10 17:18
              回复
                就是个神权社会,参考雅利安人在印度搞得种姓制度。后来还搞了湿婆,佛教,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让大家认命,不要造反。
                因为外来的印欧人种比较少,只能靠这种精神控制法,统治广阔的地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0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