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5,588贴子:6,691,516

临高归化民的小生活之李成刚一家,新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晨六点,澳宋第二机械厂集体宿舍的小广场响起了大喇叭,呼唤着贪睡的工人。
有的家庭已经起来了。而贪睡的家庭,往往此时大人孩子还都窝在被窝里,直到第二遍喇叭声响起,才猛的爬起来,慌里慌张的穿起衣服,男人再给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们胡乱的套着衣服,女人则慌慌张张的跑去小厨房,打开蜂窝煤炉子的炉门,拿掉炉盖,把水壶里热了一夜的水烧开,麻利的切着葱花,炝锅,给一家人煮米粉,小心的打进一个鸡蛋,撒一把昨晚洗好的青菜。
如果是晚上睡觉前,没有把蜂窝煤的炉门封严,蜂窝煤烧灭了,家里往往就只剩下炉子上的半壶温水和男人的呵斥声。
男人往往会气冲冲的洗把脸,到柜子里抓几毛钱,到门口的早点摊吃点咸菜烧饼,奢侈的还会夹半根油条。
邻居往往此时也在用炉子,换一块蜂窝煤也不合适,只能晚上想办法了。
女人只能懊恼的从柜子里拿出纸包的《万辉奶粉王》给孩子泡点吃,虽然号称奶粉王,却是连一点奶粉也没有的,毕竟奶粉连元老的孩子都不够用。
它只是由米粉,豆粉,油脂,糖粉按比例炒成的粉末,添加了钙和一些维生素,临高时报上的多篇和养孩子有关的文章却常引用某不知名却号称营养专家的元老的一句话:常喝万辉奶粉王,包管孩子高又壮。
这句逆天的广告词,万里辉只用了两条已经快过期的老利群,送给临高时报副主编刘明,就被大言不惭的掺和进多篇文章上刊登上。
让每个读过的职工家庭都觉得不给孩子买点吃,孩子长不壮。成了热销产品。
只是有些贵,偶尔才舍得给孩子冲一碗。
每个孩子分一勺,用温开水冲泡,而女人就用剩下的温开水泡个饼,扒一点泡好的腌萝卜,还要一边呵斥着吃饭慢的孩子,有时候还得打一巴掌,才能把自己的懊恼和委屈都发泄出来。吃完了也往往来不及仔细收拾碗筷,统统扔到洗菜盆里,给孩子抹把脸,女人再匆匆忙忙的洗脸梳头。拎着小一点的孩子,拉着大一点的孩子,出了门就往宿舍区的托儿所里奔去。
好在李成刚和妻子胡春梅都起的比较早。李成刚给儿子穿衣服的时候,妻子的米粉都已经煮好了。摆好碗筷,李成刚正抱着儿子大宝在屋门口的小院子里洗脸。
洗罢,赶着孩子去屋里吃饭,自己就着孩子洗剩下的水。再匆匆洗把脸。
等小广场上的喇叭响起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围在桌子前吃起了早饭。
米粉是工人们最主要的早餐。因为廉价实惠。做起来方便,颇受青睐,是食品厂按照后世干面条的方法用米粉和各种杂粮粉制成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小盘调好的萝卜咸菜,李成刚一大碗米粉不够,还得就着一张饼才能饱。
妻子一边吃一边问:咱们俩明天不是都歇班嘛,去东门市逛逛吧,听说那边开了个小吃一条街。
李成刚皱了下眉头:唉,一去东门市就忍不住花钱,大宝又是喜欢撒泼打滚的要东西,我还想攒点钱买个收音机呢。摆家里,有歌有戏还有新闻呢。多好。
李春梅嘟起了嘴:我就说你安个小喇叭就是,里面也是啥都有,我听我们厂燕飞说他们家里前几天就安了一个,30块钱,人家澳洲广电公司的工人上门给安装。你呀,就是贪心。
李成刚反驳道:哼,贪心,那干脆咱家还是跟以前一样到小广场听广播,啥也不用买。你不是整天羡慕人家在家躺床上听广播舒服吗?所以干脆一步到位,买收音机,五六个台,新闻,评书,相声,吸取啥都有,人家说,以后还能更多。躺床上想听啥就听啥。多好。我这还叫贪心?你不知道,我们厂车间主任的家里,买了个电视。你知道啥叫电视吗?”
李成刚顺手指了一下咸菜盘子。“那么大一块圆玻璃。里面就能看电影,一家人晚上一块在家里看个电视,你说多美。唉,他儿子是会计,前天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跟我们说这几天电视里演三国演义呢,说有一百集呢,我一直以为就是电影里演的赤壁大战呢。原来前前后后多着呢,说不只有赤壁大战,人家都看到诸葛亮打仗了,我要是贪,我借钱也得买个电视。
“你就美吧。”妻子打断了李成刚的幻想,“还电视,我当然知道这个,东门市那边,5000块钱一台,快赶上半套房子了,这还不算,我还听说我们厂里那个张姐,她妹妹是元老的……,”妻子说到这里愣了一下,看着一边吃饭一边盯着俩人聊天的孩子。“元老的那个。她家里有个叫笔记本啥的。里面啥都有,想看什么,按一下就能看什么?想看几遍看几遍,还是彩色的呢。她还说,里面还有那个……”
正说着,广场上的喇叭响起了第二遍,打断了妻子的话。妻子也突然止住了话题,脸却红了起来。让李成刚一脸疑惑。
“我见过我见过。”七岁的大女儿李招娣插话道。
“你懂个屁?多嘴,吃个饭也不老实,要在老家,你都不能上桌子吃饭。”妻子本就尴尬,听到女儿这么说,呵斥起来。又看到小儿子李子瑞碗底上的几片青菜,说道“大宝,大宝,赶紧把青菜吃干净。报纸上说,小孩子要多吃青菜,身体好。”边说着又夹起自己碗里的一块鸡蛋往儿子嘴里塞。
“我就是见过嘛!”大女儿撇了一下嘴:“上次有两个元老,说是叫刘明和杜文的,来我们学校。还到了我们班里面。老师说是来拍什么记录片的。让我们大声的念书。拿个黑色的盒子对着我们。过一会儿那个刘元老还让我们看呢。说他拿的叫笔记本电脑。就跟一本大书一样,能打开,上面有块玻璃。下面都是方格子,画着拼音,玻璃里面就跟电影一样。是彩的。花花绿绿的,我都看到我自己还有我同学刚才读书的样子。”
“还能看见自己?那么厉害?”李成刚也惊讶了。没等女儿再回答。妻子已经开始收拾起碗筷了。边收拾边嚷道:快点儿吧,一会儿就迟到了。
李成刚抹了一把嘴,拿起女儿的书包,领着女儿出门。儿子则是由妻子送去职工托儿所。临出门,妻子从柜子里拿出一片《素济钙奶饼干》,塞到儿子手里,女儿李露看着咽了咽口水,默默跟着李成刚出了门。
素济钙奶饼干好在没有什么逆天的广告词,所以勋素济只用三部波多野老师,就让刘明在临高时报的次版,打了多篇软广。
刚出门,女儿就遇到了同学,几个孩子见了面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仿佛许久不见的老友有说不完的话。
一边说着一边从李成刚手里拽过自己的书包,和同学跑着跳着向学校奔去。
李成刚听到了汽笛声,招呼了声在路口早点摊气冲冲吃饼的工友刘志勇,“大志,快点,车都来了,别赶不上”。刘志勇也慌了起来,把最后一口油条塞进嘴里,又急着去喝最后一点胡辣汤,却被烫了一口,只能吐到地上,脸上愈发难看,扔下六毛钱,加快了脚步,喊着李哥等等我,一边跟着李成刚向着职工小火车站跑去。
儿子则由妻子送去托儿所。胡春梅把孩子交给保育员,签了字,和一起来送孩子的几个工友赶去了附近的南宝第九纺织厂。
纺织厂并不大。按照督工的指示,要解决临高工人的家庭困难,男工较多的大型工矿企业。附近可以安排多个适合女性工作的工厂。让他们工作家庭两不误。为元老院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托儿所的全称则是:“澳宋社会化抚养学龄前儿童保育基地”,但是元老们还是根据自己童年的习惯,叫它托儿所,于是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正式称呼,每个职工社区都有安排,当地登记的孩子父母可以随时送过去,由全职的保育员轮班看护,孩子在里面免费包吃住,父母也可以随时接回家。
年轻贪玩的父母往往会让孩子在里面一次住三四天才来接一次,也有像李成刚这样的家庭每天接送。
随着最后一阵喇叭声的结束,宿舍区渐渐安静下来。
李成刚一家人的一天开始了。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2 01:00回复
    快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2 07:55
    回复
      善,已加精置顶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2 08:17
      收起回复
        贫嘴规划民的幸福生活?这书还是快截了吧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12 09:34
        回复
          社会化抚养是吧。但是只有职工社区有,其他不在工厂管理下的应该是没有的,不然马千瞩同志又要问钱从哪来了。虽然这里面有了社会化抚养,但是好像没有职工食堂啊,还要自己做饭。实际上在社会主义时期,职工食堂是将女性从厨房解放出来的一种方式,让她们讲精力投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去,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不但要有托儿所,还要有职工食堂,还要有公共使用的蒸汽洗衣房。这些公共基础设施虽然说随着包产到户几乎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是在澳宋,生产资料集中在元老院也起到了类似于集体化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集中,通过集中使用既可以提高归化民的生产效率,又可以提现我们元老院的先进性。
          比如说,一个妇女在自己的小厨房只能给一家人做饭,既浪费了燃料和空间,效率还低下。而如果说使用职工食堂,两个妇女可以给三个家庭加工食物。蒸汽洗衣房则可以使用工厂的废热工作,加上一点财政补贴将单价打下来,让最贫困的工人也可以穿上干净的衣服,这样有助于公共卫生,工人空闲时间可以继续加班或者出去消费,岂不美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2 09:37
          收起回复
            实际上,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旦启动,自己就天然的追求和平与稳定。这不是元老院可以反对或者支持的。农业社会(当时的欧洲也好,伪明也好)征战不断,是因为农业社会的财富总理是恒定的,是无法被创造的。经济的增长只能通过领土扩张得到更多的土地和掠夺人口做的。假设有一个封建领主说:“我们也要学澳宋搞“五年计划”,五年生产总值提升10%”。那旁边的其他领主怕不是要拉他包围网了。
            到了工业社会,经济就不是指依靠土地这种不可再生不可创造的生产资料了,而是依靠工厂,依靠雇佣关系。我可以用机器制造机器,将下金蛋的工厂复制出来,也可以雇佣更多的从领主手下跑出来的无产农民(事实上的工人诞生了)。这导致了商品的丰富,而无论是工厂的生产,工人的培养还是商品的贸易,都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而对工人的需求又迫使这新兴资产阶级去不断的挖封建奴隶主的墙角,直至所有城堡被攻破,所有人身附庸关系被打破,使得所有农民都变成可以自由买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所以说不用刻意的去写澳宋下的稳定,因为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澳宋肯定是稳定的,这就是先进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2 10:37
            回复
              不过你要是想写在澳宋的生产生活秩序下的和平稳定小确幸,也不要忘了事物都是两面的。
              先让我们看看欧洲。欧洲的中世纪时期领主对于农民的盘剥并没有东亚地区这么厉害,因为在神罗统治下有着自治城市。如果说你盘剥太厉害了,农民打不过你还不能跑吗?人家就逃亡到自治城市壮大市民阶级力量去了,那种像东方封建地主随意处决农民的事情基本不会有人去做,他们的附庸关系并不如东方稳定。而在东方,农民们没有这样一个可以逃亡的地方,导致地主可以无底线的控制农民。在清算孔府的时候,里面有自己的监狱自己的刑具,还有自己的审判庭,地主可以任意处置他的农民就如对待他自己的财产一样,大航海时代的中国根本不需要黑奴,因为人力成本比贩运奴隶便宜太多了。
              我说这些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澳宋现在和带明接壤了,给了给了农民们一个逃亡目的地,如果地主太过分农民们可以润去澳洲,这必然导致地主们的人身依附力下降,导致带明的人力成本增长,农民待遇提高。而想职工食堂这种福利,也必然是只会给有澳洲国籍的职工发放,那些刚跑过来的逃亡农民刚来到澳宋,也肯定就是围绕职工基础设施打黑工,给归化民们洗盘子之类的。同工不同酬的经济现状可能会导致澳宋内部出现地域歧视和皈依者狂热。“臭带明的来我们澳宋要饭来了”“我爹跟手掌入过关,是海南时期的老归化民了”之类的心态。但是总体来说,因为澳宋黑洞一般的人力需求,这种歧视不会延长太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12 10:51
              收起回复
                澳宋和带明的地理边界还会出现走私蛇头,他们向澳宋出口廉价流民,向带明走私廉价商品,当然元老院自己也在干这件事,但是对于带明充沛的人力来说一时半会还不回出现人力短缺,但是缓和社会矛盾是肯定的,总之,变化的不只有澳宋,还有伪明。澳宋的生产方式注定了他们没有动力和必要去统一全国,那么除了沿海省份直辖之外,剩下的内陆领土大概率是成为一个提供人员和原材料的大号殖民地,带明的命运和代清一样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政府,那么剩下的内陆省份的未来会如何呢?希望楼主想象一下,快马加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2 10:5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1-12 11:28
                  回复
                    赞美新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12 11:30
                    回复
                      马超的社会化扶养再临高开始推广了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1-12 12:29
                      回复
                        等等,目前临高能造电视📺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12 18:19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1-13 02:29
                          回复
                            李成刚的小生活
                            小火车站,挤着满满的人。因为是内部的小火车也没有专门的检票。可以随时乘坐,小火车到站下来一大群下夜班的工人。但是并没有多少严重的汗臭味。机械厂加工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水。会产生很多废热。厂区的领导按照某负责元老的设想,利用这些废热,运行着一座大的工人洗澡堂。下班的工人可以先到澡堂里泡个澡。洗净一身的油污。干干净净的回家。
                            等待下班的工人下了车。李成刚和刘志勇跟着人群挤上了车。因为并不远,为了增加运力,车里并没有座位。大家都是站着。
                            李晨刚看到刘志勇,脸色不好看。也没有再像以往那样打趣。
                            反倒是刘志勇闷了半天。说了一句:唉,李哥,你看我娶了个什么婆娘,还说原来是个官宦人家的闺女,我从国民军复员,政治处给我介绍的时候,我当时还美的不行。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成了亲之后才发现,唉,啥都不会。洗衣服,做饭,看孩子,半瓶子醋。到了咱们这地界。好的不学,花钱,串门儿倒厉害的很。
                            李成刚想想自己的媳妇。不忍心打击他,又安慰道:人家也不容易。要不是因为李自成造反,破了家,人家可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最后靠着她娘要饭才逃到广东被咱们这边救下来,让你小子捡了个便宜。你就别不知足了,要不是跟了首长,你在博铺那边打鱼。一辈子也混不上个媳妇儿呀。
                            这句常用的安慰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刘志勇又抱怨到:你看看嫂子把家里都收拾的妥妥帖帖的。还有我们家对门老鳖媳妇,人家也花钱,人家在耐克草鞋厂挣得也多啊。去的比她晚,都当上组长了,她到好,混这些年还是原地打转,挣得不够自己花,她老娘在加来那边编筐,挣点钱还得月月贴给她。
                            李成刚也想不出来什么安慰的话了,他本身也是个嘴笨的人。经常又能看到刘志勇在宿舍区的早点摊儿吃饭。估摸着他这媳妇儿也不是个什么知冷暖的人。正当李成刚搜肠刮肚的想着什么安慰的词。
                            刘志勇又开始抱怨了:这不,看到东门市出了一条小吃街。这几天挣着命让我请假带她去逛,她这个半残脚,逛起东门市,我都跟不上,也不嫌疼。我这个月都歇了六天班了,前天下午,我师傅因为这刚把我骂一顿,本来还想给大儿添件衣服呢。能把这个月的饥荒填上都不错了。真他奶奶的,不如打光棍儿。
                            李成刚听了这个话。同情的同时,又有点儿小庆幸。自己媳妇儿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想想媳妇儿最近也确实辛苦了。陪媳妇儿去东门市逛逛。也算犒劳她的辛苦了。想起当初厂里介绍相亲,媳妇是大脚,走路还稍稍有点坡,自己当时还老大不愿意,要不是师傅给自己骂一顿,估计还成不了。
                            周围的工人听到了,有人打趣:光啥棍,你再找一个呀。你看人家首长都能找好几个,叫啥,那个生活秘书。琴棋书画,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啥都会。那个小身段儿还可人,晚上把你伺候的比皇帝老子还舒服。
                            刘志勇听到别人的打趣苦笑到:咱要是有首长那个本事,我得弄俩那啥,大,大洋马,听说那些黄毛晚上办事的时候眼里都冒绿光。
                            刚才打趣的工人揶揄道:搞得好像人家办事的时候你躲床底下看见了一样。还眼睛里冒绿光,你也不嫌瘆得慌。
                            谈起这些事,好像生活的不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刘志勇不服的说道:首长们都喜欢黄毛。首长们的眼光还能错。上次来给我们讲课的那个林什么隆元老,人家懂那么多。不也是找了个黄毛。咱不是也做梦尝尝鲜嘛,晚上都省的点灯了。
                            这句话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工人们七嘴八舌的争了起来。什么腿能翘到脑袋后面,用脚尖儿就能走路,啥啥跟桃花一个色的,甚至放屁是草莓味的讨论都络绎不绝,挤满了车厢。
                            伴着这些讨论,小火车很快就到了厂区门口。大家下了车厢,回味着刚才的讨论,依依不舍的向着自己的厂房走去。有好几个火气方刚的小年轻。已经尴尬的把自己的帆布挎包挡在了大腿前。
                            李成刚在螺丝车间,负责绞丝,不是什么太大的体力活,刘志勇在道钉车间,捶捶打打就累的很,想想他天天累一天回家还吃不到一顿热乎饭,不免有些同情又有些得意,比的出不爽,也能比得出得意,于是下定决心,明天带媳妇去东门市逛逛。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快,组长顶着机械的噪音,扯着嗓子喊吃饭,李成刚才感觉到有点饿,他把工位交给了来顶岗的工友,往食堂赶去。
                            刚到大食堂门口,就看到刘志勇扣着牙出来了,刘志勇见到他,连忙凑到跟前:李哥,赶紧的,今天的菜是肉丸子,幸好早晨没吃多少,我刚才就着吃了三碗饭。
                            一听这,李成刚也慌了,工人的生活虽然比农民好,但是吃肉也是偶尔的事,顾不得多问,奔向窗口,八个大窗口前都已经排起了队,他挤过去,生怕赶不上,只剩汤底了,焦急的等待让时间变得漫长,他推了推前面的工友,问道:怎么今天吃肉丸子?这都吃了半个月萝卜炖豆腐了。
                            前面的工友显然也不知道,一边望着前面的窗口,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谁知道呢,厂长又娶小老婆了?怎么前面这么慢?
                            幸好队伍还不长,李成刚终于凑到了窗口,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厨房里还有十几大盆满满的炖肉丸子,袅袅的冒着热气。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13 04:35
                            收起回复
                              临高归化民之李成刚的小生活
                              师傅盛了满满一饭盒的菜,李成刚带着笑,喊了声:师傅,劳您大驾,再来点。
                              “好嘞!”师傅竟然也爽快的答应了。直到盛的冒了尖,才递出来,李成刚心满意足的接过铁皮饭盒,咽着口水,又移到旁边的窗口,师傅递过来一大盒米饭,李成刚一看,都是好米,没摻红薯丝,师傅接着递过来一个煮好的鸡蛋。李成刚也是觉得今天奇了怪,心想,管他nnd谁娶小老婆,自己吃饱了再说,一边想着,一边就近找就近的座位,看到同车间的工友小吴穿着崭新的工装,独自一人坐在一张桌子边,桌子擦的干干净净,面前一大碗饭菜,却一动没动,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腿已经紧张的抖了起来。
                              李成刚感到奇怪,这小吴是车间里长得最周正不过的孩子,前天突然被保卫科的叫到厂长办公室,就一直再没有见到他,还以为跟去年偷钉子被带走的老周一样呢。
                              李成刚正想凑过去问问究竟,邻桌的保卫科副科长一把拉住他,吼道:滚一边去,别坐这。
                              李成刚无奈,四下寻觅座位,后排的两个工人正好起身,连忙赶过去,顾不得回想这些疑问,狼吞虎咽的扒起饭来。
                              对面的工人也已经吃完,一边舔着嘴角的米饭粒,一边意犹未尽的念叨:奇了怪了,今天这是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旁边的工人一边剥着自己的鸡蛋,一边说:就是,头一回见这么大方。纪念日啥的也就弄点鱼丸。”说着就要把鸡蛋往嘴里塞,却打了一个饱嗝,鸡蛋掉在地上,连忙拾起来,抹了抹塞进嘴里。
                              这时,铆钉车间的老黄端着饭盒也凑过来,坐到李成刚旁边。李成刚和黄大牛有些熟悉。
                              这黄大牛四十多岁,曾经是黄家寨的铁匠,经常帮寨里打农具,修补乡勇的兵器,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攒了些钱,讨了大奶奶房里洗衣的粗使丫鬟。
                              没想到刚过门没几个月,媳妇一场大病,花光积蓄,还拉下不少饥荒,最后人也没留住,从此摆起烂,不再好好打铁,借钱吃喝嫖赌,还和一个佃户家的婆娘通了奸,被佃户闹到黄守统那里,打了二十棍子,伤还没养好,县里组织打髡贼,他也被拉到乡勇队伍里跟着去了百仞,不出意外的被俘虏了。他没有受伤,又被元老医生治疗了背上的棍伤,让他对髡贼有了改观。
                              后来县里组织大户赎人,黄家因为之前的事没有赎他,他也就铁了心跟了元老,因为还有打铁的手艺,跟着几个工业口的元老学习新技术,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他有了新的奔头。
                              前几年从临高第一机械厂调过来到了第三机械厂铆钉车间当车间副主任。
                              黄大牛刚调过来的时候,在李成刚家隔壁住了小半年,两人有所认识,后来给厂干部分房,才搬去了干部宿舍。
                              李成刚连忙打了招呼:黄主任,怎么今天也有空到大食堂吃饭啦。
                              黄大牛神秘的说道:嗨,你们听说了吗,今天有个丁元老过来视察,说是什么采访啥的。干部食堂不让用,厂长都得来大食堂吃饭。
                              对面的人恍然大悟:我说么,今天怎么菜这么好,啥事采访?
                              黄大牛夹起一只肉丸,咬了一口,说道,就是问事,问了还得写新闻,发表到《临高时报》上,再还拍照片,也印报纸上,到时候大家都能看见。
                              说罢,又神秘的一笑:听说这次还拍那个什么弟维,说不定放到电影里,大家能看见自己干活吃饭时的样子。
                              “在电影里能看见自己的样子,”李成刚听罢也惊讶了起来,他想起来早晨女儿说的事情,“那咱们也能上电影里。那真是,真是,”李成刚也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形容。
                              这时,保卫科长跑了进来,冲着大家喊道:大家注意,注意,马上有首长过来视察,大家注意言行,还有,吃完饭的也别离开,先坐位置上别动,等元老坐下才能离开。
                              说完,又冲着保卫副科长喊到:强子,你给我看好,可别误了大事。
                              副科长连忙点点头,科长才跑出去。
                              在保卫科的人骂了几个想离开的工人,让他们重新坐下后,大家看到一大群人从食堂大门进来,为首的人面对着进来的人群,扛着个奇怪的黑盒子,面对着人群,半蹲着配合人群的脚步,稳稳的向后退去。
                              “这就是拍第维吗?”李成刚问道,结合女儿的说法,李成刚大概明白了,和照相差不多,这个黑盒子也能把人活动的样子弄到电影里。
                              “嗯嗯,小声点,首长来了”老黄嘘了一下,“可别说错什么话。”李成刚听了,赶紧闭上嘴,叫吃饭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来视察的是宣传门的丁丁和潘潘,厂里的主要领导层和几个车间的主任围在周围,满脸带着谨小慎微又谄媚的笑容,厂长一边走,一边介绍:丁首长,潘首长,这就是咱们厂的工人食堂,平时我们大伙都是在这里吃饭的。
                              说着,冲着工人们喊到:工人兄弟们,元老院的丁首长和潘首长来看望大家了,大家欢迎。
                              听到厂长的话,工人们马上习惯的站起来,热烈的鼓起掌来。
                              丁丁连忙摆手:大家坐,大家坐,不要影响大家吃饭,我这也是临时安排的视察采访,快吃吧,吃好了多为咱们元老院的事业做贡献。
                              工人们这才迅速的做了下来,这时,李成刚才看清楚站在丁丁旁边的潘潘。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1-13 04: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