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331,936贴子:9,769,622

浅议人性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性善论
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也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2 20:14回复
    所以三字经有了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而上善若水亦成为我们对人良好品德的最高追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2 20:18
    回复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2 20:20
      回复
        性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这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12 20:23
        回复
          有伪善,有伪恶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2 20:2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12 20:29
            回复
              人都有自私之心,人都好利好战好声色好名利好自己的欲望,因此世界历史就是一部战斗的历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2 20:30
              回复
                所以,生而无善恶,受到什么熏陶就会长成什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1-12 20:33
                回复
                  无善无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2 20:33
                  回复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性本无善恶,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了善与恶。善与恶它是相对的价值判断,而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人是能养成善良的品性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12 20:36
                    回复
                      有善有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扬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12 20:39
                      回复
                        这里就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修身,顾名思义就是锻炼身体,有一个好的体魄;而养性,就是培养善良的品性,消灭身体里面恶的品性,从而达到一个好的品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12 20:44
                        回复
                          《自私的基因》很好的回答了人性的问题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愚昧无知的人占大多数!通常拥有大智慧的人肯定是博学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1-12 20:45
                          回复
                            说白了,这个观点说的是人身体里面同时住了两个不同的生物,一个叫“兽”,兽发作的时候,会无恶不作,所到之处,将寸草不生。一个叫“人”,人来之时,阳光明媚,世界充满爱和美好。一切的矛盾和纠纷在一个充满爱和喜欢的人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1-12 21:04
                            回复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本身就是伪学说,人之初,无意识,无价值观,无道德感,何来本善或本恶,善与恶这两个概念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定义出来的,至于人成长以后向善还是向恶主要是看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以及面对一些欲望时能否克制和压抑自身的欲望。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1-12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