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吧 关注:65贴子:2,610
  • 20回复贴,共1

诗用训诂▁法{数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4 20:39回复
    〔训诂〕法
    .
    法 fǎ(灋){数理类}
    .
    法的本义为平之如水,可照物象及曲直。儒学之法为效法。效法先王却因时而变谓之变法。效法于渔则成算术。
    法为双义辞∶平–水
    引证∶
    .
    □灋,𠛬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摘于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4 20:40
    收起回复
      〔解〕
      「灋,刑也」但灋非刑,否则何必一物而二名乎。且看灋的字形∶
      (1)氵shuǐ。“平之如水,从水”,谓以灋入刑,恰似平水如镜以物观象而公平。
      (2)廌zhì。“所以触不直者”,谓廌为一种神兽,以角触人,谁有罪它的角就不直,谁无罪它的角就变直。
      (3)去qù。谁被神兽触了,就会被抓去,故“去之,从去”。
      综上所述,灋喻平水能以物镜观物象。因灋字太繁,后世遂减‹廌›而简化为‹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5 06:05
      收起回复
        儒学之法为效法。效法先王,效法自然。都有优有劣,有成有败。好比水平如镜,所照之物有美有丑。
        引证∶
        .
        □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摘于《荀子.儒效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6 21:29
        收起回复
          然而套用先王成功之制常有不及,故须变法,变法尤以数理为准。
          引证∶
          .
          □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
          (摘于《荀子.儒效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18 00:51
          收起回复
            算术似效法于渔民。所捕鱼养于水平如镜的盆里,就清晰可见何种鱼,几尾鱼?于同一水盆谓之法。加法即于同一水盆加一尾鱼,减法即于同一水盆减一尾鱼。若为分数,则谓相同分母,即盆鱼总数。
            引证∶
            .
            □合分术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
            (摘于《九章算术.方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9 00:29
            收起回复
              〔解〕
              合分术,如1/3+1/2。“母相乘为法”,即3×2=6为法(除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即2/6+3/6=5/6的5为实(分子)。
              为何除数谓之法?好比不同水盆不便于分鱼。你那盆分的鱼多,他那盆分的鱼大,就不公。若聚于同一水盆而总分鱼,大小多少即无有非议。1/3+1/2不便于分,于是就变成2/6+3/6。同法(同水盆),故能算得5/6。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20 00:15
              收起回复
                所谓刑法,即刑律效法于渔盆,水平如镜,谁偷了鱼,人人皆知,必罚。所谓礼法,即礼制效法于渔盆,大鱼宜给长辈,必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21 22:39
                收起回复
                  【辞源】
                  .
                  □罔失灋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摘于《尚书.大禹谟》)
                  .
                  〔解〕
                  此是古汉语最早的灋(法)。灋,游,淫,三字都从水。游,旌旗之流也,似旌旗波流;淫,侵淫隨理也,似水浸隙;唯‹灋›似有神力始终平之如水。当然,此神力实是地球引力令水平如镜,而非‹廌›为神兽。可见,灋(法)的本义为平之如水,依此可测其它角度,故曰灋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23 01:12
                  收起回复
                    【例句】
                    .
                    1、[高祖]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摘于《汉书》)
                    .
                    〔解〕
                    法的源义为水平如镜的鱼盆,全族民有目共睹。众目睽睽之下。谁偷了鱼,就要受罚。谁犯了盆,亦要受罚。故法(鱼盆)与刑(处罚)息息相关,故曰刑法。
                    .
                    2、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
                    (摘于《汉书》)
                    .
                    〔解〕
                    就像捕多少条鱼能当巷长,捕多少条鱼能当船长,鱼盆都有数。所谓“制法”,是族长把功赏都写于鱼盆,以示公正。法的源义为鱼盆,法的本义为写于鱼盆的刑。故《说文》曰∶“灋(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
                    3、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摘于《汉书》)
                    .
                    〔解〕
                    法的源义为水盆如镜。“法其形貌”,即画他于盆中映像。
                    .
                    4、汤法三圣,殷氏太平。
                    (摘于《汉书》)
                    .
                    〔解〕
                    商汤王效法三皇,于是汤的殷朝太平了数百年。
                    法的源义为水平如镜的渔盆。所谓效法,好比盆里养的鱼,有的鱼能养好几年,有的鱼养几天就死了。前王已养民数百年的礼制就留下,后王害民好几年的礼制就去之。
                    .
                    5、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
                    (摘于《汉书》)
                    .
                    〔解〕
                    法的源义为水平如镜的渔盆。依法,某族民应分1条鲫鱼,2条草鱼,100条虾。同理,依法,某仪器用铜,高1寸,广2寸,长100寸。法成了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亦如水平如镜的鱼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1-25 11:16
                    收起回复
                      □寄蓟州张使君
                      (唐.孟浩然)
                      .
                      蓟门天北畔,
                      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
                      投荒法未宽。
                      .
                      〔析〕
                      蓟州(今天津蓟县)分野于天的北畔,日晷铜柱却测着日光的南端。虽然回声或出或守都弥远,然而把日晷投于北荒之地,其法却未宽。
                      算术似源于渔。法的源义为水平如镜的渔盆,可照鱼影乃至于日月星天之影,“法未宽”谓天象的映影并未因在北荒而增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26 06: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