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平等自由和快乐吧 关注:607贴子:166,757
  • 26回复贴,共1

【读后感】《安徒生童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24-01-20 23:18回复
      图片怎么会这么大?搞不懂这个。
      偶然抽出书橱里的这本精装的《安徒生童话》,首先吐槽一下这种所谓的精装书,印象中,好多的硬皮精装书都不如简装本,书皮会很容易就脱落开来。其次,这本书的印制也是属于粗制滥造的那种,有差不多一半的页面上都是重影的,非常影响阅读。想来,正是那个疯狂的粗制滥造而又大卖特卖的图书的黄金时代时代的产品。
      不记得是哪一年、在哪个书店买来的了,大约是孩子还小的时候买给她的吧。上次回来的时候问过,说是里面的小故事全都看过了。我却是在今现如今的时隔多年后——差不多有二十多年吧,才第一次打开它。


    IP属地:辽宁2楼2024-01-20 23:36
    收起回复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著名,即使没有读过它的书,也一定听到过不少它的故事,而且也一定会留下很深刻、很久远的、同时也是很通常的那种记忆。但事实上,只要真正地读过它的书,那感觉就一定会是大不相同的,就是说,它并不是通常那种人们所以为的,只是一些很美好、很美丽、很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童话。不,它绝不仅仅是这些。
        这段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些,还不能说有一个较为清晰而中肯的评价,只是有一些虽然很明确但确实只能算是一点粗浅的感受。
        首先,毫无疑问的,这是一部天才的杰作,它之所以世界通行且历经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而畅销不衰,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我自己在阅读的最初阶段,它更吸引我并让我倍感趣味的,就是它的字里行间所显而易见的那些非常高明的写作技巧——是属于天才的那种,而不是那些可以通过学习和教授就能够获得与掌握的。而我所谓的这个显而易见,是只针对如我一般的,自身具有一定的天分和写作才能的,而平常人是很难意识到的,就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无须自谦自抑,一个文学的爱好者,在文学书籍的面前,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内行。当然,内行也有深有浅,有高有低。自我评价,不高也不低,且有着自身的一些独特之处。或许写作上并不是很高明,但眼光却是很不错的。


      IP属地:辽宁3楼2024-01-20 23:58
      收起回复
          技巧这种东西,有些是可以明确说明的,有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庄子》中斫轮匠所言:“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父不能传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
          读书这种事,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心意的相通,世上能够相通和不能相通的心意都是很多、很普遍的。
          陈丹青说:“通常我不会去推荐什么书给大家,因为世上是庸常之人占大多数。”这个观点和态度我是不大赞同的,如果有人来问我,我就会告诉他哪几本书是我所喜欢的,不管那个人庸常蠢笨与否。可惜的是,一则自己读过的书实在太少,再者,似乎也从没有人来向我请教过。
          事实上,多年以来,自己就是闲闲散散地读那么几本喜欢的书,然后再闲来无事地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许并不缺乏有愿意来分享的读者,但事实上,我的动机与初衷始终都是:记录下来,一则作为心境与意念的宣泄,再有便是要留给多年后的自己去分享。
          我有一条最重要的写作技巧,那就是:尽可能把自己内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如实而又细致地表述出来,做不做得到,另说。


        IP属地:辽宁4楼2024-01-21 00:28
        收起回复
            “曾祖父就是祖父的父亲,他是家中最年老的人。”——《安徒生童话·曾祖父》
            这是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特别大巧若拙的开头,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事理:世界是月新日异地在变化着的,人是不能总用老眼光去看世界的。
            有一个很明确的感受,很多优秀的艺术创作,都是在细节上有着精彩而不俗的体现。还有一个感觉、一个揣测,这本书中的小故事,有些是作者的创作,而有些则很可能就是记录下来的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些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好多故事都不像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那种:有明确的主题,有精彩的剧情,有美好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结局,有明确的却又是非常拙劣的所谓的教育的意义。
            不,它就像是一个家里的长辈给孩子们顺嘴编出来的那些没有什么意义的小故事,想到哪就说到哪,情节支离破碎也并不连贯,但想来孩子们也一样会听得津津有味。对,童话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什么教育和启迪的意义,或者,不仅仅是教育和启迪的意义,而是一定要生动而有趣,即使听得云山雾罩也全没什么关系,让孩子们自己去琢磨、去体会,让他们自己去无中生有地生出意义来,那才最妙呢。


          IP属地:辽宁5楼2024-01-21 00:46
          收起回复
              童话是什么?是带着孩子们进入一些崭新的世界,而那些世界有些是我们成年人所熟知的,而更多的,则是我们跟着孩子们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进入的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那些陌生而新奇的世界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睁开好奇的眼睛,紧张而又小心翼翼地放轻、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急促地呼吸,或是完全忘记了呼吸。
              在那些全新的世界里,孩子们是孩子,也是天使。而我们,也一样,成了一个幼稚的孩童,或许也会有那么几分钟、一刹那,化身成了一个临时的天使。
              童话和所有的艺术一样,它最大、最妙的功效,就是能够让人在某些时刻与瞬间,来那么一点灵魂出窍的感觉。至于出窍的时间长短,出窍的感受等等,那当然就是因人而异了。而所谓的杰作,就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长,和更强烈的又比较一致的出窍的体验。
              此时,我很想问一下,某个幸运或是不幸的读者,看了这一段,你开窍了没有?


            IP属地:辽宁6楼2024-01-21 01:03
            收起回复
                “一切东西都会再来的。这件事发生在瑞士,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挪威。。。它们的情况就像彗星一样,只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国家,叫着不同的名字。这些同样的事情就像彗星一样,常常重新出现。它们过去了,然后又回来了。”——《安徒生童话·彗星》
                想起《不死法医》中的亨利也说过类似的话:“事实是,有些事从未改变。历史总是会重复,只是多数人没能活着见证这一切。”


              IP属地:辽宁7楼2024-01-22 00:47
              收起回复
                  “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我要站在一切事物之外,专门研究你们的错误和毛病,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呢。”——《安徒生童话·一点成绩》
                  这是最近这几天里看到的最喜欢的一段。故事的摘要如下:
                  老大说,我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做出坚固结实的砖头,因为这是人们非要不可的东西。这样,我也算做出一点成绩了。
                  老二说,我要当一名泥瓦匠,要成为一名师傅。这才算得上一点成绩呢。
                  老三说,我要做一名建筑师。这样我就可以进入艺术领域,我会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建筑漂亮的楼房。这才是我要做的一点成绩呢。
                  第四位说,我要成为一名天才的设计家,我要创造出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情。
                  第五位说,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我要站在一切事物之外,专门研究你们的错误和毛病,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他们后来的情况怎样呢?
                  先讲老四,他果然设计了一座谁也没有见过的高楼,人们都为他的天才吃惊。不过,他设计的最高的那一层忽然塌下来了,他正好也在楼上,跟着栽下来摔死了。人们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因为他毕竟是个天才。
                  老三也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取得了建筑师的文凭,当了一名真正的建筑师。城市里有许多房子都是由他带人建造的。他死后,这位建筑师的名字还作为一条街名,常常挂在人们的嘴上。他的确做出了一点成绩。
                  老二也成了一名师傅。他收了很多徒弟,在城市里盖了许多房子。后来他死了,人们也常常提到他,说整条街的房子都是他和他的徒弟们盖的。这也算是做出了一点成绩。
                  最后我们说老大。老大做了许多砖,除了卖给城里人,他把剩下的一些送给了穷人。。。
                  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他们死后都进了天国。天使对老五说:“你呢!你给天国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甚至连一块砖也没做过,因此我无法帮你的忙,不能让你进入天国。你最看不起的那些兄弟,他们的勤劳的工作你认为太普通了。可是,现在他们却都带来了一件走进天国的礼物。你呢?你暂时还不能进来,你得先在外面认真地思考一下,你自己在人世间的行为,你可曾诚恳地做出过一点成绩来?”


                IP属地:辽宁8楼2024-01-22 01:53
                回复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故事了,我觉得它就是为我而设计的,我就是那个老五:“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我要站在一切事物之外,专门研究你们的错误和毛病,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世上人,尤其是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有职业的。有职业的人,除了为自己的谋生而外,也一定会多多少少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来一定的成绩来。专注于思考与写作的人,他们当然也有着自身的职业和价值,当然也做出了一些各自的成绩和社会的贡献,且很可能比那些简单可见的“一点的成绩”更要重大而深远。
                    天国从来就不是我的生命与灵魂的归宿,且以我的粗浅的认知,我知道天国和上帝就像那光芒万丈、光耀千古的太阳一样:它照着好人,同时也照着坏人。
                    天国不是谁家独开的买卖,也不是谁说让进或不让进的问题。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着自己的天国,尤其是,有着自己的人间的天堂。
                    比如我这种人,我不会觉得哪里好,就在那里住下,永远都不想走了。我的理想是,不仅可以有一个安静的、无人打扰的安居之所,更要有一种可以随处游荡的自由。天国是值得一睹为快的地方,弥漫的凄迷之所,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一颗快乐而自适的心,一个自由而无稽的心愿,那便是我的最好的天国。
                    只让好人进,不让坏人进,只让做出一点成绩的人进,不让毫无建树者进的天国,那是俗人的天国,对那种俗人眼目中的天国,我是毫无兴趣的。


                  IP属地:辽宁9楼2024-01-22 02:17
                  收起回复
                      真巧,我的第一份职业就是一个泥瓦匠,做了整整三年。然后又做了九年的地质工作,最后的职业是一名钳工,做了近三十年。我有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就不算曾经得到过的那些荣誉,我也深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工人,也是做出了一点成绩的。但我个人的最大的理想,并不是要做出那些世俗的成绩——那只是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一个最低的标准——而是要达成一个个人的心愿:“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我要站在一切事物之外,专门研究人们的错误和毛病,那才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呢。”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句话了,所以我一定要把它改成自己的口气说出了。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1-22 02:28
                    收起回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影子紧紧跟着我们,而且不仅人类有影子,那些鸟儿、鸭子、小狗小猫都有影子,那些花儿、树木有影子,那些高楼大厦有影子,甚至连我们看不完全的大山,也是有影子的。
                        影子从科学上来讲,他是光线照在人和物体身上的一种投影,可以随着人和物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变化。当然必须有光线才行。不过,影子不会说话。”——绝妙的开篇,三层的递进,简洁明快。
                        ——《安徒生童话·影子》
                        一篇难得一见的佳作,一个很有些新奇感的小故事,没有特定的时代气息,尤其是,没有古代传说故事的那种味道,反而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现代感。我猜,这就是那种突发奇想、灵机一动的那种创作。一个很有些奇妙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事理:每个人都有很多真实的想法,也很想把它们说出来,可一旦人们具有了说话的能力和条件,他反而就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为什么呢?“我会讲话了,我也得像一个学者那样,这样人们就可以尊敬我了。”
                        人变成了自己的影子,而影子则成了自己的主人:“原来影子变成真正的人,当他说话的时候,他却不敢或者不想说真话了。为什么所有的书里都没有讲这件事儿呢?”——你听出这句话里作者的言外之意了吗?
                        “为什么当人们会讲话的时候,不讲真话呢?他会永远这样想下去,因为他现在是个影子。”——精彩的点睛之笔,既符合客观事实,又令人反思。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2-01 07: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