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平等自由和快乐吧 关注:607贴子:166,758
  • 25回复贴,共1

【随笔】记录些闲闲散散的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上找来的图片,借来一用。


IP属地:辽宁1楼2024-01-26 00:13回复
      一楼:
      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曲,《どんなときも》——槇原敬之。想用它来做打字时的背景音乐,但是不行,太喧闹了,还是得用那种更为舒缓一些的钢琴曲。


    IP属地:辽宁2楼2024-01-26 00:20
    回复
        三楼。
        第二天,夜里十一点的时候,忽然发现,白天里肆虐的狂风,不知啥时候已经停下来了,真是意外的惊喜,于是就拎着车子兴匆匆地出门了。我要去试试今天刚到的骑行夜视眼镜。夜视眼镜非常好,戴着舒适,光线清亮,只是有一个缺点,戴上它后,大半个脸都要忍受着如刀刃一般的风割。
        气温是这段时间里最低的,零下十七、八度,口鼻呼出的气息打湿了围脖,然后围脖就在下颌处结成了硬硬的一个脖圈。
        辽南大街——山海广场——魔法公园——熊岳火车站。路程并不算远,往返只有二十多公里。选择在火车站旁边的营口银行的自动取款机那里歇脚,小小的空间里,温暖如春,仿佛比我们的家里都还要暖和。


      IP属地:辽宁4楼2024-01-26 01:01
      收起回复
          四楼。
          第三天,气温略有回升,风力也明显地变小了很多,选择中午十一点钟,气温较高的时候出门,还是昨晚的路线。这条线以前没怎么走过,挺有新鲜感的,关键是,网购的雪地棉到了,再也不怕苦寒冻脚了。


        IP属地:辽宁5楼2024-01-26 01:02
        回复

            五楼。
            前天,例行的老年团骑又恢复了。说是去港里的“彩虹桥”,让我很是兴奋,可惜到了大门口,就被保安给拦阻了:从今往后,再也不能随便进入了。深感遗憾,这个彩虹桥怕是此生都跟我无缘了吧。
            返程中有位先生带着我离开大部队,去了仙人岛的“黄金海岸”,在那里又遇到了一位“山地大爷”,郭先生,速度只要超过十八、九,就会被拉下。然后,我就选择跟随在最后了。
            郭先生详细地问询了我们的集合地与时间,可惜,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都没有看到他出现。


          IP属地:辽宁6楼2024-01-26 01:22
          回复

            老年团的骑友们,在何家沟滑雪场外废弃的长途汽车站前休息。穿米白色上衣,背对着的,是赵队长。他的右手边戴黑色头盔的先生,就是滑倒的那位。最左边那位,是队伍里唯一的女士,难得今天天气好,所以也出现了。
              六楼。
              昨天,久未露面的“老王”来了,带动起全体的速度,有一段二十多分钟的路,更是跟我在前边拉到了24、25。老先生骑的也是美利达,一辆很轻便的小山地。最有趣的是他有一种很独特的姿势:双手扶在避震叉上,远远看去,就像是公路车的下把位一样。
              这次又是上次去过的何家沟,路上的积冰略略地有些减少,可是有位老先生不小心竟然滑倒了,好在没有什么损伤,只是摔掉了链条。
              有一个发现,这些大山地车,在公路上总是慢悠悠的,十五六、十七八地晃,可是到了路面狭窄又不太光滑的上坡路段,竟然都会不由自主地上到了二十左右。
              上次冰面上险些摔倒,这次就更小心些了,遇到较长的大段冰面,就立马下车推着走。虽然也已经骑行好几个月了,但始终还是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这公路车跟通勤车实在是很不一样的,不能因为有二十多年的骑车经历就掉以轻心。
              晚上看着这么好的天气,尤其是这么安静的傍晚,一点风也没有,意犹未尽,就又出去转了一圈,回到家一看,今天的总行程恰好是70公里。没想到跟着慢悠悠的老年团在一起,竟然还能均速19.9,很有些意外了。


            IP属地:辽宁7楼2024-01-26 01:29
            回复
                七楼。
                几位老先生看到我的雪地棉,都很欣慰。前段时间里,它们对于我那双薄薄的旅游鞋实在是大大地表达了一些深深的担忧,在此偷偷地表达一下谢意吧。


              IP属地:辽宁8楼2024-01-26 01:51
              回复
                  八楼。
                  之所以能够参加这个老年骑友团,是由我们原来夜骑的“五人小组”中的“夫望”先生介绍的,这些天他也会断断续续的参加。
                  前天,夫望先生听说我竟然会在大半夜里去骑车,感到大为惊讶,他问:“那你晚上不睡觉吗?”
                  我笑道:“通常来说,晚上我是不睡觉的。我是黑白颠倒的,下午睡觉,夜里精神。”
                  “不睡觉,那你做什么呢?”
                  “玩游戏,或者看看书啥的。”
                  据我猜测,在夫望先生的心里,对于我这种类型的惊讶,就像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钱的大佬,却又如此的低调平和一样的,甚感惊讶。
                  昨天,夫望先生又问了一句:“你这个轮组是碳的吧?”
                  我的天,我们已经认识好几个月了,而我等待这一问,也已经等得很久了!


                IP属地:辽宁9楼2024-01-26 02:10
                收起回复
                    九楼。
                    算起来,从去年春季正式开始骑行,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在网上观摩各种骑行知识。杂乱无章的,什么都看,一看就是大半天,怎么都看不够,却又并不知道究竟该看点什么。
                    无疑的,依然是个刚入门的骑行小白。但我又发现,好多好多骑行多年的“大佬”们,他们对于一些骑行的基本知识也是不甚了了的。
                    比如,先前某位老先生,听说我的斯特拉95竟然要四千多,然后便向我推荐才仅售三千多的喜德盛全内走一体把线拉碟刹的AD300。还有我们的赵队长,吹嘘说他的三十速的山地车是如何如何的轻快,对夫望先生的单盘十一速的山地很有些不屑的意思。夫望先生是很有涵养的,并不去争辩,只是在被问到车价的时候,报了个一万二的数。然后,赵先生,我们的赵队长,也就再没啥说想说的了。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1-26 03:27
                  收起回复
                      十楼。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挺有意思的,说是有很多大佬吹嘘他们可以均速40多,UP说,四十的匀速,可以去参加环法大赛了——那是世界一流选手的能力。
                      前天,有位老年骑友说,他们平常都是24、25的,而事实是,这些天来,超过20的时候都很少。虚荣是人们的共性,喜欢吹牛也是人们的常态。
                      没有风的平路,25是最舒服的,逆风,17、18;顺风,27、28;放大坡,最高极限,40多。通常,均速,20多一点点。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
                      在这种事上虚报,我会感到可耻的,另外,我也怕久而久之,连自己都被自己骗了。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1-26 03:36
                    收起回复
                        十一楼。
                        今天的路线是去仙人岛,到了黄金海岸例行休息后,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看看这晴暖的天气,时间也还尚早,于是就相约着再往前跑五公里,去浮渡河大桥。
                        老王又在前边带起了节奏,我紧随其后,又跑了一大段的24、25,很过瘾。没想到的是,更过瘾的事还在后边呢。起初大家都在一起如往常一样的,18、19,还聊了一会儿家常:贵姓、家住那里、哪的人、什么单位、退休了吗。。。后来不知怎地,有位骑电助力的老先生开始加速,我当然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只要有人往前跑,就一定会跟上去。
                        我问了一句:您这车最多能跑多少?
                        没有回答,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表,然后就突然开始加速:27、28、30、33。。。到这程度,我就只好望尘莫及了。后来又一位电助力的老先生也赶了上来,后边还跟着老王,只是他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给力也是一下一下的,很不稳定,一会儿在前边,一会儿在后边。不知是车子的性能问题,还是老先生刻意要如此操作。
                        再后来,唯一的那位女士也上来了。她的速度很稳定,就一直保持在28,而且很谨慎,路面不好,或是过路口的时候,都会稍稍地将速度慢下来。于是我就在后边不紧不慢地跟着风,一直跑了很长的一大段路,直到上那段不大也不小的缓坡——原来,电助力车上坡的时候,也是可以不必减速的。可这28的速度,让我跟着上坡,那可是太难为人了。好不容易跟到坡顶,终于还是毫不意外地被拉爆了。
                        最后,又有一位电助力的老先生从后边赶上来了——好家伙,这次终于算清,十一个人里,竟然有四辆是电助力的车子。也真难为他们,每天就那么15、16、17、18地跟着。怪不得今天都撒开了跑,想必也是憋闷了很久吧。
                        我猜,很可能是我这个新人所带来的鲶鱼效应,所以恐怕有人会对我很反感吧。管不了那么多,很久没有这么爽快了,回到家的时候,人已经快虚脱了。我觉得,每次出去骑车都应该这样,将身体的能量完全释放出去,这样才会达到锻炼的目的,这样才会慢慢地有所提升。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1-26 13:47
                      收起回复
                          十二楼。
                          今天早上躺在床上,摸着自己瘪瘪的肚子,和高突的、尖锐的肋骨,内心里不由得起了一阵恐慌:会不会自己有些太缺乏营养了?52公斤的体重,怕是真的有点过分地轻便了。
                          于是,今早就破例吃了早餐。中午骑车回来上称,51.9,比往常略有回升,真的是立竿见影啊。
                          说起来,最近这段时间的自我感觉真的是好极了,身体灵便,体态轻盈,不仅感觉到身体比以往的健康,头脑也如很多人说的那样,变得有些清晰了。最重要的、最感到得意的是,每次在超市里,看着身边那些身高体壮、大腹便便的男人,和数不尽的胖丫、胖妹们,那种自信、满足和虚荣之心,真的是前所未有的。
                          虚荣心对人来说,那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它会让你自信、满足、并得到快慰。大约也是自己的优势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才会特别在意这件事,才会并非毫无必要却确实不必不遗余力地去节食减重。
                          现在这样的结果,我自己是非常满意的,所以该给自己敲警钟了:适可而止吧。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1-26 14:09
                        收起回复
                            十三楼。
                            早上去店里给车子补气,看到又进了新车,一问,竟然是24款的斯特拉king,两种涂装,哑光黑和珍珠白,整车的改动并不多,而且,纯油碟的关系,价格竟然提高了一千多。如维修技师所说,比我的斯特拉95还要重一点,如此,它的性价比也就并不是很高了。
                            现在的人们都盲目地追求油碟,其实,对于均速才只有24、25的初学者来说,Claris、Sora和Tiagra这些入门级的套件就已经足够,而圈刹也是足够的。并且,圈刹重量轻、价格低、维修方便等,那是比碟刹的性价比要高很多的。
                            就比如,我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沈阳老年崔克车队”,那样的体能和能力,选那么高端的车子,除了显得财大气粗而外,真的就只剩下那么点可怜的虚荣之心了——关键是,那是并不属于真正值得我们去炫耀、去追求的一种虚荣。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1-26 14:32
                          收起回复
                              二楼。(二楼被吞,很意外,现在试着把它补上)
                              前几天,气温骤降,并伴随着大风。某天早上到了集合点,一个人影也没有,那么,看来这个例行的团骑活动是暂时暂停了,我没有在他们的群里,所以没有接到通知。所以,他们停了,我没有停。
                              第一天,没有人,我就象以前一样自己去单飞。但是,顶风冒雪的,很艰难,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最冷、最受罪的是我那双穿着夏天带网眼的旅游鞋的双脚,出来时间没多久,就已经完全被冻僵了。勉强坚持了几十分钟,就赶紧往回跑了,总共才骑了十六公里。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1-26 21:57
                            收起回复
                                十四楼。
                                重温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经典中的经典——2004年墨尔本演唱会。真是好听,百听不厌。然后又随机选了一个链接:老鹰乐队 Waiting in The Weeds 绵长的乡野抒情曲。惊奇地发现,这首歌也是曾经听过的,不知其名,不知何时何地听到的,但它留存在记忆里,就像当年的那首《待到再重逢时》一样,是那永生难忘的、至真、至纯、至美的旋律。
                                人的一生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过这样或那样的难忘的经历,其中也包括,我们所遇到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件,某个场景、某段旋律。。。如亨利所言:“人生是美好时刻的集锦。”


                              IP属地:辽宁16楼2024-01-26 22: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