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曲吧 关注:3,227贴子:40,576
  • 8回复贴,共1

漫画《夏日重现》田中靖规×责任编辑·片山 访谈(后篇) 中文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2023年7月22日)为漫画《夏日重现》故事发生之日,出于《死魂曲》系列和该作品高度相似且确实参考过死魂曲的缘故,特此翻译出来。
本文翻译自:https://news.livedoor.com/article/detail/20440788/
由于本人翻译水准(基本上都是靠度娘翻译)和润色程度不够高,欢迎各位擅长日语翻译或者是文字润色的同志们在下方的留言版指出里面的翻译错误或是提供更好的修饰词语。


IP属地:湖北1楼2024-02-04 12:29回复
    从《JOJO》的荒木飞吕彦继承的自我管理术
    在身为编辑的片山先生看来,田中先生作为作家的闪光点在哪里呢?
    片山 虽然有很多,但是自律的能力很强。我完全没有因为没有进展而痛苦的记忆,从来没有被问过“明天可以吗? ”。无论是名字(注1)还是原稿都没有延迟,因此周六周日都能和家人好好相处。
    ※注1: 分格、角色配置、台词等漫画的构成。一般来说,在商业杂志的情况下,编辑会确认漫画家画的名字,在 ok 之后再着手写稿。
    田中 《夏日重现》在连载的时候国内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孩子们的学校放假的时候就改为隔周连载了。
    片山 容易处理这些问题是网络连载的优势。
    田中老师曾经是创作了《JOJO 的奇妙冒险》的荒木飞吕彦老师的助手。关于日程管理,也受到了荒木老师的影响吧?
    田中 是啊。因为身边看到了荒木老师这个模范案例,所以影响很大。
    我担任助手时是在老师在月刊《Ultra JUMP》上连载《飙马野郎》(2005~2011年)的时候,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都是固定的。
    每周工作3个小时,从早上10点开始,中午休息2个小时,晚上9点结束。荒木老师从来不熬夜。我们助手只在一个月的最后期限通宵工作。
    所以我也对此进行了模仿。不过,荒木老师好像也模仿过秋本治老师(《这里是葛饰区龟有公园前派出所》等)的样子。
    好厉害的传承啊!我好像听说过秋本老师的工作单位有考勤卡。
    片山 我虽然进公司第一年作为见习生跟随秋本老师一个月左右,“アトリエびーだま”(以秋本老师为中心的漫画制作集团)的工作人员到了中午就不见了。在外面吃饭或者休息一下,到了下午就会回到工作室。
    田中 连续3天不睡觉,毁灭性地画也可以,但是我觉得荒木老师这样做很帅,所以就跟着做了。如果要画很长时间的话,绝对应该是这样。
    作为周刊连载的作家,是非常优等生类型的。
    片山 田中老师的情况,虽然没有加入助手一个人作画,但日程安排却完全不乱。这不是灵巧的水平。真的很厉害。
    说起来,《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的三部敬老师也是荒木老师的助手,同样参与了时间循环类作品的制作。有什么共同点吗?
    田中 三部老师是前辈呢。因为助手时期并不重叠,所以没有直接见过面,但是经他这么一说,确实如此。我们... ... 有共同点吗?
    片山 “替身使者是会相互吸引”式的?
    田中 不会吧(笑)。


    IP属地:湖北2楼2024-02-04 12:30
    回复
      “每天都很开心”的,铅笔作画挑战
      在漫画的后记中写道,《夏日重现》全部都是用铅笔作画的。
      田中 我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幅画,然后扫描进电脑,把它制作成手稿。背景和角色可以画在不同的纸上,在电脑上合成成一幅画,非常方便。这种手法可能和动画中的赛璐珞(注2)重叠的手法比较接近。
      ※注2: 赛璐珞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透明薄膜。在画有背景的纸上,重叠或交换画有其他图片的几个单元格进行拍摄。

      在第6卷的后记中,介绍了田中老师爱用的器材与创作方法。画的合成似乎用的是“CLIP STUDIO PAINT”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作画风格呢?
      田中 我提出“想用铅笔画”。因为我怕那样会不够快。是新的挑战呢。
      可以跳过几个工序吗?
      田中 在我心中是这样的。有些漫画家会做一些粗略的底稿,然后再用钢笔勾线。荒木老师是那种类型的。
      我是非常认真地做底稿的类型。用铅笔画完底稿后,再临摹它,然后再用钢笔描线里。所以描线一点意思都没有(笑)。只是勾线而已。契机是我觉得我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田中老师的办公桌周围。打草稿时托盘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铅笔,但是被缩短的铅笔是作为涂鸦用送给孩子的。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 在草图上画出了不错的表情,但是在落笔的时候却有“不是这样”的感觉。
      田中 G笔在能画的方向上有很大的限制。铅笔是自由的。可以向任何角度、任何方向移动。有些人喜欢用G笔刷刷地画,但我更喜欢用铅笔。
      片山 用铅笔画的话连笔压都能感受到,更能感受到人情味和温暖。
      作为一名编辑,当你听到“我想用铅笔”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片山 只要被印刷,用什么画都没问题。有些人甚至不用G笔。书写笔或针管笔等等等也是。最近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就有很多人开始用数位板画画。
      田中老师在连载中最开心的部分是什么呢?
      田中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用铅笔画作品,所以从一开始就很开心。我也觉得应该没有其他人在做这件事,“今天就这样试试看吧”,这是一连串的新尝试。画画本身就很有趣。


      IP属地:湖北3楼2024-02-04 12:31
      回复

        从儿童杂志到悬疑风格,艰难的头身比平衡
        有没有要求修改画作的事情?
        片山 《夏日重现》在连载开始前,还处于看设定画的阶段时,我告诉田中“能不能再提高点角色的头身比?”。如果在连载开始后改变头身比的话,读者会有种不协调的感觉。
        田中 在这部作品之前,我是儿童杂志(《最强JUMP》)上作画的。我原本的画风,感觉比现在的更接近。
        以前在JUMP上连载的《宿妖瞳CATBLEPAS》、《鍵人》的头身比,比《夏日重现》更接近啊。
        田中 在画儿童杂志时一直被人要求说“头身比再低点”。突然画出一个大脑袋的角色是很困难的。这一次,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才从接触的儿童杂志中恢复过来。

        在《最強JUMP》上連載的《爆热血!灵装战士》(監修・協力:卡普空)。
        ©田中靖規 ©CAPCOM CO., LTD.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提高头身比的理由是?
        田中 因为这部作品的悬疑风格和真实感很高(注3) ,所以我觉得如果角色还是Q版人物的话就不合适了。
        ※注3: 该作品的世界观的现实度。例如,如果你被殴打了以后出现了伤痕,你的现实度就会很高; 如果你挨了打后突然出现一个肿块而且在下一格中又消失了,你的现实度就会很低。
        片山 风格和儿童杂志时完全不一样呢
        田中 但是有的时候已经提高头身比了,片山先生会说“再提升一点”。由于配合儿童杂志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画风”,所以自己意识不到头身比还是很低。想要改变这一点也很困难,而且没法立刻调整过来。我不得不耐心地花时间。
        片山 这是一个相当有风险的画风变化,但得到了很好的回应。
        田中 现在重读的话,感觉第一卷还是延续了之前的画风。看到我的手癖真讨厌呢(笑)。虽然连载过程中画风也发生了变化,但那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变化的部分。
        片山 读的那部分就像是啊哈体验,很难注意到。
        田中 把第1卷和最终卷比较一下就会明白。最后的一卷的话,由于想把敌人塑造的很可怕,所以就画的非常真实。
        您自己喜欢的画风是哪个时期?
        田中 第9卷左右吧


        IP属地:湖北4楼2024-02-04 12:33
        回复
          探索彼此的共同话题来分享“好帅”的概念
          我觉得“有趣”是个很抽象的词。你觉得哪些东西有趣,你们是否会互相磨合对方的“趣味性”?
          片山 各种类型都会讨论。“最近过得怎么样?” 诸如此类的话题。游戏,漫画,电影,小说,总之什么都行。
          田中 最近是《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我们也交流了优点在哪里。
          你们俩的兴趣相投吗?
          片山 基本上是一致的。
          田中 这是第一次和责任编辑如此一致。中野先生(中野博之,初代责编,现任《周刊少年 JUMP 》总编辑)是不玩游戏的人,这部分无法达成一致。
          片山 中野说: “我只玩过‘三只小猪’。”。我觉得是骗人的(笑)。
          田中 (笑)。
          片山先生是因为个人喜欢游戏才玩的,还是为了探索田中老师“喜欢的主题”才玩的?
          片山 本来就喜欢游戏,因为喜欢。和能田中老师共同感受游戏的魅力在哪里,很有亲近感。谈论自己喜欢的作品,是为了探索彼此的共同话题。没有共同话题就不能交流。
          什么是共同语言?
          片山 比如说: “这个角色要帅气一点。”这时候就会说: “哪里帅气?”。
          如果对双方来说“帅气”有不同意见的话,就会产生分歧。
          片山 如果你说,“让我们有一个更激动人心的展开”我会说“什么是激动人心的展开?”。
          田中 这是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用“就像那部作品的那个东西”来表达的话,说起来会比较快。
          片山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战国鬼才传》(作者: 山田芳裕)。田中老师说: “《战国鬼才传》的颜艺很厉害哦”。另外,想夸张角色的表情的地方,只要说“像‘战国鬼才传’一样”就可以理解。
          田中 雁切真砂人的表情就有受到《战国鬼才传》影响的地方。

          出自第10卷,喜欢游戏的宫司·雁切真砂人,被慎平他们逼问真面目时,取代平常和蔼可亲的笑容的是残忍而扭曲的面容。
          原来如此,这就是共同语言。共同语言越多越好?
          田中 非常容易做到。共享图片也很容易。
          片山 在增加共通语言的基础上,向作者先生传达想法: “这样不是很有趣吗?”“这样的发展怎么样?”那时,“哦... ...”很多人没有太大反应。但几个星期后就会产生影响。
          而且,会有比我说的更有趣的想法出现。我称之为“Body Blow”。
          之后感觉会慢慢起作用呢。
          田中 我喜欢从逻辑上分析作品,喜欢了解方法论。但是,一旦自己画了作品,就会变得很感性。
          片山 田中先生说是“感性的”但是,我认为是在本人没有知觉的潜意识的地方,吸收的东西被消化然后输出对吧。
          田中 所以编辑能帮我变得更加有逻辑性就帮大忙了。有些编辑让作家自由发挥,什么都接受,所以我认为对于有些作家是合适的。但是我可能更不容易接受“自由发挥”。


          IP属地:湖北5楼2024-02-04 12:34
          回复
            武器、过激表现、敌人的台词…摸索着“真实感”的境界
            请告诉我们在《夏日重现》中实际上进行了怎样的交流。
            片山 连载开始前,我们讨论过真实感的界线。
            田中 一开始是说“一切都真实化吧”,目标是“像真人电视剧一样的悬疑作品”。因此,即使是与敌人战斗的武器,也不是像“神圣武器”那样的幻想武器,而是要使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的武器。
            片山 如果一般人突然挥舞日本刀就会甩飞吧。
            田中 把南云老师的武器变成大锤,是片山的主意吧。
            片山 就算拿来当工具,也不至于太不自然,要是能制造反差感的话,应该就是锤子了。
            决定之后我把电影《终结者: 黑暗命运》推荐给了田中老师,作为武打镜头的参考,挥舞锤子的场景非常帅气。因为纤细的女性挥动锤子的话会有反差感。
            田中 因为要战斗的对手是影子,所以在平面上将其粉碎更符合画面。
            出自第3卷
            片山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想要不断提高真实度。也剪掉了敌方的台词。
            敌方的台词的部分?
            片山 比如说少年漫画里,会有“那家伙被打败了吗”“那家伙是四天王中最弱的”之类,敌方说明自己情况的场景。但是,我们要把敌人的这种视角剪掉。
            现在说起来就是《搞笑漫画日和》(作者:増田こうすけ)啊(笑)。
            田中 我试着只用慎平掌握的信息来推进故事。还有一个目的是想让敌人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变成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存在。
            原来如此。确实是像悬疑类作品
            田中 也包括过激场面的表达。在第2卷最后的夏日祭典中,“吃”的表现更加直接,预定会像丧尸吃过东西一样散的到处都是。
            片山 当时的网络漫画中有很多有过激场面就很有人气的作品,但是今后会随着潮流逐渐减少。我们要降低怪诞场面的等级。

            出自第2卷。宛如被巨大的影子给吞噬掉的,被“吃掉”的人们


            IP属地:湖北6楼2024-02-04 12:35
            回复
              以趣味为优先,事后再考虑整合性
              整个故事的相关部分都是在准备阶段讨论的。刚开始的时候,有考虑过要有什么样的展开吗?
              田中 故事的全貌,之前已经在情节已经传递给读者了。去医院,去洞穴,去体育馆... ... 就像是在清除游戏中的地牢一样。
              片山 我觉得地点的变化很有趣。
              田中 各角色的“这一天的这个时间做什么”等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行动,统一在表格中进行管理。

              作品中是从7月22日开始的3天内,总结角色在哪里做什么的行动表。以此为基础编写了缜密的故事。
              笔者注:

              出自 《SIREN MANIACS -死魂曲官方完全解析书-》 P67,不能说差不多,只能说是一模一样了
              那么“在哪里做什么来迎接结局”这样的故事大纲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呢。
              片山 是啊。在会议上,有些事情非常令人惊讶。
              连载的名字一般最多可以制作3话,但是当我读完之后,我说“这不是很有趣吗”,然后第4话就出来了,“还有呢”读完第4话后,“还有呢。”接着又出现了第5话。
              结果就做到整整一卷出来了。这是我做编辑以来,第一次有这样的惊喜。
              田中 只是,在故事进行到一半时与敌人对峙之后,就会进入战斗的展开阶段,这样一来,之前的现实度就会被打破。如果潮不停地甩头发打架的话,根本谈不上是“能拍成真人电视剧的作品”(笑)。
              所以战斗刊登的那一周,读者是否会接受搞得我内心像小鹿乱撞。
              你为什么转向战斗?
              田中 果然觉得战斗漫画真好啊。
              片山 当时,田中老师对我说:“剧场版《龙珠超:布罗利》和《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有着同样的高涨感。”。
              居然是这样!
              片山 两个人看了之后情绪非常高涨呢。真的太有趣了,我记得哭过。
              田中 对了对了。受此影响,让潮进行了像《龙珠》一样的肉搏战(笑)。
              那么到最后的过程中具体要做什么,每次都是通过讨论来决定的吗?
              片山 就是这样。
              你平时开会的频率是多少?
              田中 一周去一次,差不多3个小时吧。
              片山 每周二。前一天或者当天就把那周的名字发给我了,我看了之后一边检查自己在意的地方一边说:“真有意思。那么,下次该怎么办呢?”进入了会议。
              我们有时会讨论这个问题,有时会听田中老师说: “我觉得这样做很有趣,你觉得怎么样?”然后我们就会想这是不是很奇怪。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
              田中 要是想到什么有趣的点子,首先要说出来。“如果这个角色的真面目是○○的话,不是很有趣吗?”或者“如果敌人也轮回的话,不是很有趣吗?”。
              片山 “这么做会更难对付了。”他会心想: “这样更可怕,更有趣,完全没问题... ...”。
              田中 之后再考虑整合性吧。
              片山 所以我感觉是在协助田中老师的调试作业(找出程序内的 bug 进行修复)。


              IP属地:湖北7楼2024-02-04 12:36
              回复
                《死魂曲》为最初的共通话题,受到了官方的解说书的深刻影响
                画这部作品时参考了哪些作品?
                田中 因为定好了是轮回作品,所以为了确认这一点,我看了不少轮回系作品。所以,回到同样的场景只能是三次左右。
                一开始觉得那样挺有趣的吧?
                田中 是这样的吧。但是,如果过于重复同样的场景,读者会觉得很困惑吧。
                片山 当时看了好几次《杀戮轮回》(原作: 樱坂洋)的电影版,剧情中期以后也相当省略了轮回场景,轮回也有限制。
                田中 如果你死了很多次,你的紧张感就会消失。所以我们需要给循环设置一个限制,于是我们想到了一个点子,就是“我们的起点会一点一点的偏离”。
                《杀戮轮回》是喜欢那种汤姆·克鲁斯无情的死亡方式的电影。
                片山 讨论了很多关于怎样死的话会让读者吃惊的东西。
                田中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作者:长月达平)中,主人公睡觉的时候死了。那就很有趣。“啊,我死了吗?”这样的话很可怕。我也喜欢《STEINS;GATE》。刚播出的时候就开始看了,不过,对后续很在意,途中还买了游戏。
                片山 田中先生,在游戏方面很喜欢《死魂曲》啊
                田中 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SIREN MANIACS -死魂曲官方完全解析书-》挺棒的,世界观以及对游戏内入手的东西的解说也很有趣。我很喜欢这种在设定资料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所以在制作收录在漫画中的“记录”时参考了它。
                片山 我也玩过《死魂曲》了。

                在漫画的结尾和封面下,刊载了解开谜题的提示“记录”。上图为于第2卷收录的“记录”
                田中 在初期的交流时,说了“《死魂曲》挺有意思啊”,所以《死魂曲》就是我们最初的共同话题。
                片山 因为我们都喜欢游戏,所以我们还谈到了“实时渲染 (Real Time Rendering)”。不是事先准备好的电影场景,而是在游戏中对3d 图像进行实时运算处理,像电影一样演出的手法。
                田中 我把这个“实时”改成了“夏天”,取名为《夏日时光渲染(Summer Time Render)》。标题中加入了“夏天”或者“时间”这样的关键词,也有想要简单易懂的意图。之前作品的“《未视感(jamais vu)》 ”,虽然很时尚,但内容很难想象。
                片山 意思是轮回的时间被渲染出来了。
                田中 如果是这个标题的话,马赛克和数码风格的演出也很搭。

                出自第2卷,虽然“影子”一眼会给人很像原本的人类,当时有时会有马赛克在身旁
                充满效果的演出,比预想的更能让人接受的作品
                《夏日时光》以全13卷的形式迎来了完结。
                田中 起初我以为不到10卷就能完成。
                片山 比起当初预定的话数增加,南云老师的存在是最大的原因。
                田中 她是初期设定变化最大的角色。当初既不是双重人格,也不是能战斗到那种程度的角色。她看起来更像一个作家。
                是因为角色生动活泼,所以连载时间变长了吗?
                田中 我想是这样的。
                片山 在这部作品中,几乎没有含泪删除的演出。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充分利用了当初设想的效果演出的作品,也是一次新鲜的体验。在最后一话中成为彩色的地方,在电子书版中也保持着彩色的状态收录着。那一幕挺有效的呢。
                田中 达到了预期的结局,比预想的更好的作品。最初的目标是创作具有幽默感的悬疑作品,但我觉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场景。
                在连载结束的时候,有做庆祝会什么的吗?
                片山 编辑部想表达感谢,本来是想这么做的,但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现在还没有举办。
                取而代之的是送了一台“PlayStation”®5“作为礼物。是“给田中老师什么会高兴呢?”这种想法的结果,有通过各种渠道入手,最终让《夏日重现》的媒体负责人得到了。
                田中 我真的非常高兴(笑)。


                IP属地:湖北8楼2024-02-04 12:40
                回复

                  第6楼漏掉了这张图,十分抱歉


                  IP属地:湖北9楼2024-02-04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