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798贴子:1,341,823
  • 56回复贴,共1

劳动价值论的劳动分类及其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聚在商品当中的劳动(时间),这个时间很抽象,很多人认为只要我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抽象成一种标准时间,劳动价值论就是成立的。非也!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一种进行时间抽象的学问,而是进行时间分类的学问。
时间的分类就是劳动的分类。马克思认为,劳动要分成两大部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价值就是指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最终能进入老百姓口袋里的那部分价值,即生活资料里的价值。这样,劳动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从事生活资料的劳动力(活劳动),从事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物化劳动)。
马克思的时代,蒸汽机技术比较成熟了,工业效率大幅提高,服务业有所发展,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力,从事服务的劳动力。马克思认为,服务业的价值,来源于制造业的剩余价值。制造业的效率提高之后,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就是制造业的新增剩余价值,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创造出的服务业的价值,正好就是制造业的新增剩余价值。
我们现在的服务业的劳动力价值,来自于历年积累下来的制造业的新增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不仅能带来服务业的劳动力价值,也能带来服务业的剩余价值。服务业的剩余价值,被含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所有劳动力瓜分。瓜分之后,整个社会的里劳动力价值就增值了。也就是说,服务业的出现,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去,劳动力价值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后来增加了服务业的劳动力价值。到了20世纪,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凯恩斯主义提倡扩大政府公共开支。这样,价值=重工业劳动力价值+轻工业劳动力价值+基础建设劳动力价值。即价值就是所有劳动力价值(时间)之和。
我们把真实劳动时间分成若干部分。和我们收入有关的时间就是轻工业劳动时间和服务业劳动时间;和我们收入没有关系的时间就是重工业劳动时间和基础建设劳动时间。重工业劳动时间好理解,因为重工业是轻工业的配套工程,是为了搞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建设劳动时间就不好理解了,凭什么要让政府也介入到经济生活中来?凭什么基础建设不能由民间来搞呢?
这个问题,劳动价值论曾经长期没有解决。现在,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原因了!这个是因为在现实中,有的价值并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不需要有劳动,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我们可以觉几个例子:一个是天然存在的资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资源;一个是二手商品的交易,最主要的就是二手房的交易;一个就是技术,最主要的就是存在于无形产品中的技术。
劳动价值论,就是讲劳动创造价值的,现在你讲没有劳动,也能创造价值,那么劳动价值论还能成立了吗?不能成立了!不仅劳动价值论不能成立了,物质生产的基本逻辑也不能成立了!总价值=总劳动力价值=总劳动时间。由于没有劳动,也能创造价值,总价值要高于总劳动时间。这说明总价值过剩,即生产过剩了,这个就是经济危机。
要让劳动价值论能成立,这个社会的基本生产逻辑就要能成立。我们得想办法,把过剩的价值,重新变成没有过剩的价值。干脆的说,我们得用这个过剩的价值,养活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这个特殊的劳动群体,既不能从事重工业,也不能从事轻工业或者服务业。他们的职业只有一种选择,为政府工作。不算公务员,只有那些搞基础建设的劳动力了。
能挣钱的行业,当然有很多民企在争;不能挣钱的行业,没有民企在争,但是你又不可或缺,不是正好用来消化这个社会的过剩价值吗?经常有人说,政府要不与民争利,因为只要存在利,它们就在劳动创造价值的那个体系里,而不是在我们这个非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系里。
你可以这么理解,基础建设劳动力,是我们为劳动价值论,打上的一个补丁。打上这个补丁,价值就又等于所有的劳动力价值(劳动时间)之和了,劳动价值论也就成立了。这个补丁,可不是为了让劳动价值论能够自圆其说,而是为了让我们现有的社会生产体系能够自圆其说。
这个补丁,算不算是理想劳动模式呢?不算!它是一种不理想的劳动模式,因为基础建设的劳动力,不在你的劳动收入里,你不一定能感受到。比如说,我们用这个钱搞城市基础建设,建设免费的公园。表面看,你是不用花钱就可以逛公园,但是你的工资收入中,就没有了这项收入,实际收入降低了。它把私人消费,变成了公共性消费。
只要能打上补丁,这种非劳动创造的价值,其实就是劳动价值。参照马克思对于地租的意见,这种价值要算成剩余价值。只要它是剩余价值,最终我们总会有办法把它变成劳动力价值。我们过去讲了,为什么二手房成交价要算成剩余价值,为什么土地出让金要算成剩余价值,为什么地方债务要算成剩余价值?我们现在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技术的价值也要算成剩余价值?
设备是硬件,技术是软件。设备和技术都是资本,都是来源于剩余价值,两者都可以和劳动力结合。作为资本,设备和技术的价值都等于两者的劳动力价值。区别在于,设备卖出去就没有了,再想卖,还需要劳动;技术卖出去还可以再卖,只要专利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说,技术的价值既有劳动力的价值,也有和劳动完全没有关系的价值。
技术可以卖很多钱,主要不是体现的技术的劳动力价值,而是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不是原有的剩余价值,而是超出原有的剩余价值的价值。参照马克思的说法,这种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由于你掌握了别人不掌握的技术,你的剩余价值就比别人的多,可不就是超额剩余价值吗!
不管它是剩余价值,还是超额剩余价值,只要它是剩余价值,我们就需要把它花出去。超额剩余价值是不能包含在价值中的,你不能说你的产品中有超额剩余价值,所以你的产品的价值就高,你的产品卖的就比别人贵。没有那回事,产品的价值没有变化。所以,超额剩余价值不在产品当中,它在产品价值之外的劳动产品中,这种产品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基础建设,从事这种劳动的劳动力就是基础建设的劳动力。
技术值钱,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在于,超额剩余价值也可以转化成劳动力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会提高;坏事在于,它延迟了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因为这种技术的价值,不能体现到劳动收入里,它会导致我们,由于自己很穷,不能早日享受技术的成果,必须做更长时间的劳动积累。
举个例子,汽车厂家设计了一款人工智能汽车。如果是用劳动力价值去卖车,这款汽车的价格就非常便宜;如果汽车厂家是用超额剩余价值在卖车,这款汽车的价格就很贵。汽车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多少变化,只不过汽车生产厂家在卖它的人工智能技术,卖技术的超额剩余价值。明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到的技术,可能我们要攒十年的钱。
剩余价值是生产效率提高之后,生活资料的相对过剩,这种相对过剩只能向它的上游产业转移,用于扩大再生产;超额剩余价值,是因为这个社会部分价值的背后没有劳动所产生的生活资料的相对过剩,这种相对过剩不能通过原有的价值体系自身消化,也就是不能通过企业投资的方式消化超额剩余价值,只能向政府转移,扩大公共开支,所以才会形成政府债务
总之,劳动价值论绝对不是一句价值取决于凝聚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就可以理解的,它展现了劳动力分类的复杂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在价值体系中并非是一种平行关系,而是派生关系。只有把握它们的关系,我们才可以打开劳动价值论的大门。


IP属地:吉林1楼2024-02-12 08:56回复
    大家同样支付8小时的劳动,为什么种地和程序员创造的价值会不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12 10:17
    收起回复
      我回复一下,为什么种地的和程序员的价值不一样的问题。
      价值是时间,其实是在你花自己的工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工资是劳动时间,所以你花你的工资,其实就是告诉这个世界,应该投入多少真实的时间,去生产你要求的产品。当然了,你觉得应该投入多少时间,和现实中是否真实的发生这么多的时间,肯定是有差额的,所以你会不断的调整,告诉这个社会,应该用多少时间去生产你需要的产品,这个就是你每个月花出去的钱,都是不一样的。最终,你花在每种产品中的钱,其实就是这种产品的真实时间。在价值只有一种劳动力价值的时代,劳动价值论是严格成立的,在价值包含多种劳动力价值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的时间是不严格的,它并不是你简单的抽象一下,劳动价值论就成立了。
      在只有一种劳动力价值情况下,也存在种地的和设计程序的,这个东西就叫做分工。种地是基本劳动,它决定劳动力的原始价值,设计程序的程序员,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之后,从农民中分化出去的,程序员的价值,就是农民的价值。因为程序员是活在农民的粮食剩余中的,所以程序员的价值就等于农民的余粮的价值,农民的余粮的价值,就等于脱离了农业的劳动力,他不就是程序员吗?无论是农民,还是程序员,大家的口粮是完全一样的,可不就是农民和程序员的劳动力价值是完全一样的吗?
      为什么后来的农民和程序员的劳动力价值不一样了呢?那个东西是因为后来的程序员也分化了,初级程序员进化成了高级程序员,同样的工作,过去是100个程序员,现在是10个程序员,剩余的90个程序员,从事新的设计工作,就会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个100个程序员,就会对原来的农民说,你们的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提高,所以你们还应该挣原来的钱,比如说月收入1000元,我们原来的月收入也是1000元,总价值就是10万元,现在我们节省了90个人,等于又增加了90个人,总价值就是19万元,19万元再被100除,月收入就是1900元。这个时候,程序员收入高,农民想进入程序员行列,就不行了,因为行业是由垄断壁垒的,复杂的行业是从简单行业进化的,你永远也不可能从简单行业跳槽到复杂行业。
      我说过,劳动价值论,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按劳分配。原则上,不同的行业是分工,劳动时间的价值是一致的,现实中,肯定是有误差,但是可以抽象成一个标准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彻底的抛弃按劳分配,就是按效率分配,或者说按贡献分配,那么计算机行业还有一个摩尔定律,人家的效率,是你的效率的几百倍,几千倍,要是按照贡献分配,程序员的工资可能是农民的几百倍,几千倍,特别是程序这个东西,不是按照劳动价值定价的,它是软件,有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早期华为的员工,收入就是农民的几百倍。美国硅谷,可能也差不多,你要是创个业,收入是农民的几千倍,几万倍都不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生产在一个不公平的时代,就反过来拿劳动价值论的不是。


      IP属地:吉林3楼2024-02-12 19:55
      收起回复
        必须声明,楼主这些解读,完全不代表马政经真实的理论观点。建议楼主把一些基本原理重温一遍,把之前理解上的bugs都清除掉。(我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了,与马政经原理越来越远了,估计还是基本原理掌握上没有过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13 05:36
        收起回复
          我再解释一下,劳动可以创造价值,非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但是因为非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没有关系,不能被劳动力价值承受,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危机,也就是产品过剩。正常情况下,我们挣的钱,那个货币的数字,代表你的劳动时间,现在非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变成了货币。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的所有货币,你想用你的真实时间,去领走,是不可能的。货币代表了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生活资料,现在你不能用你的工资把它领走,它就是生活资料过剩了。这部分非劳动创造的价值,我们将其定义为超额剩余价值。一个企业有了超额剩余价值,企业自身是没有办法消化的。因为剩余价值,在企业的产品价值之中,超额剩余价值不在产品的价值之中,所以超额剩余价值,只能用企业之外的劳动力进行消化,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公共开支。
          当我们计算产品中的价值的时候,你能把剩余价值算成你的真实时间,你能把你的劳动力价值算成你的真实时间,但是超额剩余价值你怎么算?明明是企业挣钱了,这个钱也有价值,但是这个价值却不是你的。举例来说,价格是100元,价值也应该是100元,但是这个价值里有10元的超额剩余价值,所以你的100元中,只有自己的90元的价值,价格要高于价值。你想用你90元的价值,拿走人家100元的价格,你拿不走。最终,地方政府用发行债权的方式,才拿走了你的10元,再用10元雇佣劳动力,从事城市基础建设。这样,总价格才能等于总价值。我们理解劳动价值论,要从后到前的理解,也就是先要认为,没有总价格等于总价值,它就不行!不能从前到后的理解,也就是觉得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要先有劳动,再有价值,然后才有价格。
          关于服务业的问题。轻工业(生活资料)的劳动力,是所有劳动力的发端,其它行业的劳动力,都是来源于轻工业的剩余价值。轻工业的普通剩余价值,转变成重工业的劳动力价值;轻工业的相对剩余价值,一部分将转化成服务业的劳动力价值;轻工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将转化为基础建设的劳动力价值。这里,相对剩余价值就是指工厂由于效率提高,较少使用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所以准确的说法就是,服务业的劳动价值,来源于制造业的相对剩余价值,我们今天的服务业的劳动价值,是历年的制造业相对剩余价值的积累。由于在轻工业的产品的价格中,包含了一部分服务业的剩余价值,所以轻工业的产品价格,也并不能代表轻工业的真实价值(真实劳动时间)。总之,价格等于时间,只能在宏观层面上是成立的,微观层面,具体价格并不等于具体价值。


          IP属地:吉林5楼2024-02-13 11:18
          回复
            关于行者归来的意见。科学就是这样,我们的前面,有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我们科学探索的脚步。你是不是要在遇到每一件科学困惑的时候,都要到牛顿,爱因斯坦哪里找答案呢?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僵化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你这个说法,就是原教旨主义了。在科学的路上,真相比立场更重要。马克思主义,既然是科学,你就不能把他当成党纲,修改一下,必须要经过代表大会的讨论和批准。我们现在,随便百度一下,都可以看到劳动价值论存在什么挑战和困惑,这种问题,主流经济学也无法解释,那么,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念,把劳动价值论当成方法论,去解决当代经济的矛盾,去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惑,而不是坚持走主流经济学的歪路,就是破除封建,解放思想,就是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就是和教条主义,封建思想做斗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


            IP属地:吉林6楼2024-02-13 11:45
            收起回复
              我看了行者归来推荐的文章,赵磊:点评马经学生驳马院教授。关于资本和价值的关系,也算是劳动价值论面临的一大挑战。我谈谈看法。师者,授业解惑也!这个教授,告诉我们的是标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不能解惑的。在逻辑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循环论证,我们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在重复着循环论证的错误。他先定义价值就是时间,时间就是劳动,然后再证明,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循环论证。再如,你想反驳说,资本不能创造价值,然后你说,资本也是劳动创造的,这个其实就是诡辩论。那么人家可能说了,我用的资本,是几千年前老祖宗传下来的,你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也是劳动,这个就不仅是诡辩论,还是答非所问。我们这些大学教授,因为没有办法解决人家的困惑问题,所以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大量采用循环论证,诡辩论的方式,去应对学生的疑问。不仅没有让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问题,反而更加困惑了。当然了,大学教授也会振振有词的说,你就按照我给你的标准答案,你去考试,你就看答案对不对就完了!你要答案,就是对的,你要解惑,就是错的!


              IP属地:吉林9楼2024-02-13 17:48
              收起回复
                我下面不给大家标准的答案,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解惑的答案。资本能不能创造价值,你用几千年前传下来的资本,它怎么可能不创造价值?资本是我们每一年,祖祖辈辈,都用自己的剩余价值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过去每一年形成的那个资本,来自于“死”了的剩余价值,我们现在每一年形成的资本,来自于“活”着的剩余价值。你现在的这个“活”着的剩余价值有多大,取决于你那个“死”了的剩余价值有多大,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个既定的比例关系的,一般来说,静态投资回收期是6年,不考虑折旧,“死”了的剩余价值是“活”着的剩余价值的6倍。你看看,因为你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有600万,你现在每年才可以做100万的财富积累。再翻译一下,就是因为你一共有600万的资本,你现在每年才能有100万的剩余价值。这个100万的剩余价值,和你现在的劳动力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剩余价值能有多大,取决于你历史积累的剩余价值有多大,不取决于你今天的劳动力价值有多大。当然了,你剩余价值的大小都决定了,劳动力价值的大小也就决定了,因为轻重工业是有比例的。所以,资本规模有多大,劳动人民的收入才有多大。你得承认资本大小对收入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资本对价值的大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IP属地:吉林10楼2024-02-13 17:49
                收起回复
                  价值有争议,主要是没头绪。特别是在土地能不能创造价值的问题上。如果说它没有价值,我们就不能用价值解释价格。很多伪马克思主义者惯用这种逻辑,他们喜欢说,价值是价值,价格是价格,价格和价值两层皮,自说自话。这样,劳动价值论就从现实生活中脱节了,成了一个空洞的理论,毫无价值。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一穷二白的社会,这个价值,当然只有劳动力的价值。有一天,我们蒙上天照顾,有了石油,继承了房子,拿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甚至于白捡了人家的设备,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从定义说,没有价值,只有价格,这样就会出现价格和价值两层皮的问题,所以莫不如我们就是说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在数学漫长的发展史中,出现了虚数,早期人们完全不懂虚数的意义,认为这个东西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意义,觉得自己能接受负数已经就不简单了。然而,现实中虚数也是有意义的,人们可以用虚数,得到自己最后想要的实数。劳动价值论也是这个道理,你要学会接受虚数这个概念,反正它只是一种过程,你只要在最后的那个环节,发现你想找到的那个实数就好了。所以呢,如果大家不愿意看到非劳动也创造价值,这样的概念,那么你可以理解成,非劳动可以创造“虚”价值,这种“虚”价值,它是“虚位以待”的价值。打个比方吧,你过去给资本家干活,你得把活先干出来,资本家才能给你开工资,因为资本家也没有钱;你后来给政府干活,政府是先给你安家费,然后你才给政府干活,因为政府卖了地,手里就有钱。是土地出让金创造了你,还是你创造了土地出让金呢?劳动价值论肯定不去管,它只认你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你的劳动力价值,其实你的劳动力价值不就是人家的入地出让金吗?怎么人家方便面烫了个头,人家就不是面条了?


                  IP属地:吉林12楼2024-02-14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