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雪之下吧 关注:71,964贴子:3,839,980

奶与蜜之边缘世界——水稻,天灾和神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圣经·创世纪3》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论语·微子》


IP属地:日本1楼2024-02-12 09:32回复
    又是年关已至,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鹰角网络为我们带来了继画中人,将进酒,登临意之后,明日方舟大炎剧情的新篇章——怀黍离。
    和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春节剧情不同,这一次鹰角开创性地选择了接地气的农业题材,聚焦于在绝大部分虚拟世界当中都一笔带过不言而喻,在明日方舟中却因为其独特世界观而显得问题重重的粮食生产上。而怀黍离的优点,恐怕也只剩下这一开创性了。抛开“闽南特色的北大荒”和“北方梯田”这些早在活动正式上线前就已经争议不断的要素不谈,剧情不仅立意平平无奇,各种愚蠢的桥段也依旧令人忍俊不禁,虽然刻意强调了人民的作用却依旧摆脱不了文案一如既往的傲慢底色。


    IP属地:日本2楼2024-02-12 09:34
    收起回复
      笔者本来正在完善奶与蜜之钢铁雄心的最后两节,但在品鉴了怀黍离之后决定加急生产优先完成这一部奶与蜜。依笔者愚见,这次活动暴露出的不仅仅是鹰角文案的顽疾,更可谓是许许多多二游文案乃至文艺创作者的结症,故开贴引以为戒。
      警告:以下内容包含大量现实套虚拟。笔者原则上不喜欢做这种事情,但奈何明日方舟主创自称粥的世界观自洽科学且来自于地球的自洽,弓弓在各种场合用粥拉踩别的游戏,那就不要怪笔者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如果阁下认为明日方舟的世界观不硬核,漏洞多,主创们的“自洽可信”论不成立且不把阿虚名言挂在嘴边,那这个帖子就不是针对阁下的,请阁下切莫对号入座。如果这个帖子让阁下感到了生理上的不适并产生了对线的欲望,那笔者建议阁下坦诚一些。都混弓弓圈了,就别装纯良路人了。


      IP属地:日本3楼2024-02-12 09:34
      收起回复
        1. 西伯利亚种田——泰拉农业生产之辩论
        早在2019年11月,初代雪吧粥学家鼻烟盒就针对明日方舟世界观当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其中之一便是“泰拉如何实现稳定的农业生产”。可以说,那是笔者第一次看到有人对一个虚拟世界观产生这样的质疑。而在进一步了解了明日方舟的世界观之后,笔者发现这并不是所谓“喋喋不休的小基佬”或者“阿虚名言”之类的没事找事。
        首先,为什么以往的异世界作品或者二游中鲜有提到农业或者粮食生产问题?我在奶与蜜一贴中曾经提到过,大型人类社会的基石是农业,而且是定居农业。只有定居农业能够将足够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去发展艺术和科技,从事手工和贸易;只有定居农业带来的物资富裕,才能推动财富积累以及阶级的诞生;而可以说,我看过的除明日方舟以外的所有异世界或者二游世界观,都没有背离这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就拿弓弓最爱口诛笔伐的O来举例:O的世界观下面有神,有神之眼,有魔法和仙术,但这一切都不妨碍O的粮食依旧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从蒙德到璃月到稻妻到须弥再到枫丹,你总能在地图上找到固定农业存在的证据。
        可是粥呢?就像我同样在奶与蜜当中所提到的那样,天灾和移动城市的设定与定居农业的存在从根本上是互斥的。没有定居农业那就根本造不出移动城市,而天灾和移动城市的存在又会对定居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得梅因的AA和水听,或者米诺陶斯的烟和雷达一样,你只能二选一——不对,如果一定要追求自洽的话,那么你只能选定居农业而抛弃移动城市。


        IP属地:日本4楼2024-02-12 09:36
        收起回复
          虽然笔者后来的论述要更加具体深入一些,但不得不说对于泰拉农业的质疑的的确确还是鼻烟盒所开创的。在那个雪吧尚且比较混乱的年代,她这些大胆的质疑很快便招致了不少粥学家的口诛笔伐,其中便有这么一位后世被称作“西伯利亚种田哥”的存在:



          IP属地:日本5楼2024-02-12 09:37
          回复
            “一个与居住地面积一样的农田和一个与居住地一样的牧场可以养活一个居住地的人”,这便是这位大仙发表的暴论。根据热心吧友的计算他的理论只有在人口密度相当于西伯利亚的地区才有可能成立,此君故因此一战成名,在雪吧蛮荒时代的冲塔人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西伯利亚种田哥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遗留下来的,关于泰拉世界粮食生产能力的疑问却始终萦绕在雪吧粥学家的心头。在过去的四年当中,有人曾经旁敲侧击地分析过这个问题,还有过相对应的精品贴,但受制于缺少直接描写而无法下一个具体的定论。而如今距离种田哥发表他的暴论已然过去了四年,鹰角终于给出了部分具体的数据,来让我们能够分析一下至少是大炎的粮食生产能力。


            IP属地:日本6楼2024-02-12 09:40
            收起回复


              大荒城是炎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拥有“大型地块十六块,小型地块六十余块,天师七百三十人,常驻百姓五万余人”。


              IP属地:日本7楼2024-02-12 09:44
              回复

                “大荒城作为炎国最重要也是最先进的农业研究基地,农业生产的整套流程基本已经全面机械化。”


                IP属地:日本8楼2024-02-12 09:45
                收起回复
                  这是个什么生产力水平呢?中国很多地方依旧是个体零散耕作,农业人口大约在2亿左右,年产量6-7亿吨;美国普及机械化农业,农业人口300-500万,年产量也能够接近6亿吨;虽然PV里面的农民还是在手动插秧,但万顷的档案里提到大荒城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农业机械化,那我们姑且假设大荒城的人均生产力与美国对标:既然大荒城有5万人,那么大荒城的年产量按照最理想的水平大约600万吨左右。
                  这些后面有很多个零的大致数额很大对吧?但出于左乐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所说的“炎国的亿兆百姓”之中的“亿兆”,即便不出于纯粹的字面理解,而是去为其文化水平主动贴金,将“亿兆”视作从古文中摘出来,鹤立鸡群地摆在这一通信息含量极低的白话文之中的文言文词汇,那大炎的总人口也至少是数以亿计的(文字设定集中实锤大炎人口三亿)。以600万这个数字之中零的个数来讲,对于这拿来贴金的词汇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IP属地:日本9楼2024-02-12 09:47
                  收起回复
                    当然有粥人可能会说了,不是还有730个天师吗?好吧,姑且先假设这730个天师全是“农业天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2022年国内人均粮食消费为136.8kg,这里算137kg,如果炎国人口算4亿,就能算出548亿千克,即0.548亿吨,简单估算下,如果畜牧业和其他食品生产需要耗费0.5亿吨多的粮食,那炎国的粮食消耗将超过每年1亿吨。关于天师的粮食产量,上文计5万人600万吨产量可得人均产量120吨,假设一位天师带来的粮食产量是农民的1000倍,那730名天师的产量为0.876亿吨,加上农民的产量年产大概是0.9亿吨出头,虽然上面采用了22年国内的人均粮食消费来计算炎国的年消耗,但考虑到上 文中农民产量带入的是美国农民的数据,这倒也合理。
                    “按照你的算法,大荒城的产量不是刚好够用吗?即便不够,炎国总还是会有其他粮食产区查缺补漏的吧?”,如果真的有人这样问了的话,建议各位把他抓起来,调查一下刺胞动物门的生物为什么能上网。


                    IP属地:日本10楼2024-02-12 09:48
                    收起回复
                      拜托,我这里是按照一位天师顶一千人粮食产量来算的,先抛开设定上天师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的硬性产量,光是讲边际效益就能让人忍俊不禁了,毕竟来再多人的建筑工人,也做不到一秒钟盖好一栋楼房。按照常理和逻辑来说,天师等于xx为农民的粮食产量,指的是等效产量,比如说改善农田环境促使粮食增产等等。如果你想的是天师亲自下地,直接让作物加速、加量生长,直接促进产量高的一人顶一千人之类的,那我的评价你很适合去我的世界这款游戏里发展农业,毕竟人家骨粉真的可以催熟。
                      那么我们从“天师促进农民增产”这一点出发,大荒城5w农民730名天师,平均下来每个天师分到70名农民,只少不多,且一位天师等效1000农民,那可以得出这70名农民的产量将至少达到原来的十五倍。
                      可能上面的数据分析有点散,那我来总结下:除非一个天师能拥有等效于1000位农民的产粮水平或一位天师在管理70位农民的情况下能让农民的产量翻15倍,否则炎国需要更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才能满足全国人的粮食需求。换句话说,除非是上述的离谱情况,或者大炎人都是食草民族,那炎国必须有更多个粮食生产基地来保障全国人的粮食供应。至于还需要有多少个,根据天师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定。
                      如果你认可了上面的逻辑,那你也算被绕道坑里去了,从剧情上来看,天师们更加接近于技术工人(如果是公务员那就是技术官僚),稍有常识就能得出一座城里涉及农业生产的肯定不止所谓的“农业天师”,比如剧情里面还出现了“土木天师”。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农业村庄,也需要铁匠来帮农民修理工具,需要兽医帮农民护养牲口,放到更加现代化的环境下,还有帮农民维护农机维修师傅,但没有人会把这些人拿出来单独说他们能顶多少农民的产量量。以此来看yj写这些东西时并没有跳出现实的逻辑,上文的计算中,为了高估大荒城的粮食生产,是将天师单独领出来作为增产来算,换句话说,就是“在农民有美国农民的产粮量,上再算上天师的额外产粮量”,而不是更加符合逻辑的(或者yj所套用现实规律里的)“在天师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农民产粮量达到了美国农民的水平”。


                      IP属地:日本14楼2024-02-12 09:52
                      收起回复
                        更何况生产力足够了,不代表生产资料足够用。虽然不知道那些“大型地块”“小型地块”的具体面积,但想必也无法跟中国19亿亩,美国25亿亩的耕地总面积相媲美——否则,光是区区一个大荒城就有了如此之大的面积,整个泰拉、整个星球的各项参数又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再撞上r6s联动时那些人类的发挥,又是一连串的逻辑错误。在如此有限的耕地面积上,真的可以种出足够大炎所有人吃的粮食吗?
                        这时可能就有人会说了:元帅你这个计算有失偏颇啊,大炎也不只有大荒一个农业生产基地啊?拿一个农业生产基地去满足整个大炎的需求,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啊?的确,这个计算确实没有考虑到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其他农业基地的存在,气候以及个体生产力的差异等等,这些都会对一个农业基地的生产潜力和生产目标造成影响。上面的那些计算其实也只是图一乐,至于具体的参考价值那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P属地:日本15楼2024-02-12 09:53
                        收起回复

                          除了为大炎国民提供粮食以外,大荒城还负责培育新的庄稼品种,其中一款试验稻的亩产是两千来斤。这个亩产光看数字还算合理,作为对比袁老生前培育的最后一个品种亩产是三千六百斤,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下普通的稻米亩产理论上也能达到一千六百斤左右。
                          但请注意,这个亩产两千斤的是还在试验阶段的品种,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的种植。而且结合这段话所处的语境,想必这个品种主打的便是高产了——换句话说,目前大炎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大概率产量比这个低。


                          IP属地:日本16楼2024-02-12 09:54
                          收起回复
                            更要命的是,这段剧情后面还有这样的一段话:
                            “慢慢来吧。一年能收两季的庄稼,放过去,哪敢想呀。”

                            这句话表明了一点,那就是大炎过去很可能并不存在一年能收两季的庄稼,这完全是最近才有的产物。甚至还有可能,那就是这个“一年能收两季的庄稼”仅限于少数试验稻,大炎其他地方种的依旧是一年一季的稻米。这无疑会将大炎的粮食总产出拉低一大截。


                            IP属地:日本17楼2024-02-12 09:55
                            收起回复
                              看完了农作物本身的产量,我们再来看看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土地资源。可以说,这次的活动佐证了笔者一个至关重要的猜想,那就是天灾和矿石的污染会对农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比如左乐在提及大荒城的时候,特地强调“在当时是极少的被源石污染的土地”。




                              同样的,万顷也强调了这一点,并表示天灾带来的源石污染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


                              IP属地:日本18楼2024-02-12 0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