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2,815贴子:3,362,227

也谈抗战步兵班编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有一个网友发了一个帖子,谈及抗战步兵班编制,认为步兵班人数选择有,8-9人,10-11人,12-13人,14人以上几个分类。他的分析结果是,对于抗战果脯来说10-11人最合适。
这个问题个人有不同看法。
个人以为10人步兵班人数还是偏少了,对于果脯来说,12人或者14人应该更合适一些。
理由是什么,就是在于果脯机枪组人数,以及以此带来的分组问题。
和德三的班级三人组甚至双人机枪组不同,东亚各国都是四人机枪组起,鬼子果脯还有Cp都是如此。
这就决定了,一个班级人数多少。
如果用10人班,那么除了班里面机枪组以及正副班长,就只有4个步枪兵,一个四人步枪组,不便于配合机枪组作战,而且稍有损失,你得步枪兵就会打光了,机枪组就成了光头了。
如果用12-14人班,除了4人机枪组,还有6-8个步枪兵,单独或者加入班长或者班副,可以组成2个4人步枪组,配合机枪组作战方便,而且能承受更多的战斗损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23 11:00回复
    愤怒的桂花鸭、荣寞、酸奶可以吗.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如果是排一级有一个轻机枪班两挺!步兵班10人够不够?8只步枪,俩盒子炮!掷弹筒在连一级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2-23 11:14
    收起回复
      如果富裕,14人班可以编入掷弹筒+战斗手枪,战术灵活性更佳。机枪组4人,掷弹筒组2人,两个突击组冲+2步+战斗手枪(或者枪榴弹或者专业掷弹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23 12:53
      收起回复
        12-14比较好。重武器很少,就连机枪也比较少,不如多带点拿步枪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23 12:54
        收起回复
          有人认为10人以上步兵班指挥不方便,这完全是外行话,军队训练的是什么,不就是战术,是配合嘛。我军的特色不就是主观能动性?不同的部队散兵遇到一起,都能组合成战斗小组,自发去完成任务,更何况同一个班组?庞兴国都忘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23 13:03
          收起回复
            机枪组为啥是四个人?射手拿机枪,副射手带备用枪管,弹药手带弹药箱够了啊,鬼子歪把子甚至两个人就能玩的转(没备用枪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23 13:39
            收起回复
              第一,我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机枪组要四个人啥理由?机枪手机枪加一个单价(30发),另外两个人带九个弹匣跟两根枪管,有啥问题,负重问题?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2-23 14:36
              收起回复
                第二,班组战术我也说过就,不管是果脯,还是本子走的一战的路子,就是几人一组,密集阵形,这样子,人多起来就并不影响指挥,真正影响指挥的是二战运动战的散兵线战术,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2-23 14:49
                收起回复
                  人多固然可以承受更高的损失,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一战战术的基础之上的,而一战中的步兵班组,也都是大班,所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战术不一样了,时代不一样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2-23 14:52
                  收起回复
                    如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班长距离最远的士兵已经超过了40米的距离,如果班组人数继续增加,不说战术,就是配合又该怎么配合?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光靠哨子跟嘴,如何进行有效指挥。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2-23 14:56
                    收起回复
                      我感觉困扰果军的不是编制,是空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23 15:43
                      收起回复
                        轻步兵的火力核心是重机枪而不是轻机枪。胜仗缴获敌人武器败仗则为敌人缴获。轻机枪的作用是进攻突击,但前提是胜仗的进攻。轻机枪数量多则损失数量同样多,重机枪数量少且防守不易被损失。轻机枪的成本主要在于强身重机枪的成本则主要在子弹。诚然打胜仗的前提是进攻不是防守,但进攻的重点在于更多的火炮而不是更多的轻机枪,何况重机枪在进攻中的压制能力同样不差多少。
                        山地美团轻机枪54,没连6挺,重机枪为3个步兵营18挺马克沁加2个机枪连14挺共32挺马克沁,野战团加强6挺mg18,美团72挺轻机枪,每营一个加强6挺轻机枪的突击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23 15:44
                        收起回复
                          1940-1945年步兵班,够清楚了吧,40年是伤亡太大,还是巴巴罗萨了?@晓攻夜习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2-23 17:47
                          收起回复
                            那為什麼後來有33制?


                            IP属地:越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23 19:02
                            收起回复
                              太长了,直接发这里,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2-23 2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