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吧 关注:198,577贴子:271,125
  • 0回复贴,共1

“妈妈,这边没声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天,小杰妈妈在家跟儿子小杰一人戴一个耳机听音乐。他们俩就这么坐在沙发上,享受音乐的时候,突然小杰摘下了右边的耳机,皱着眉头说:“妈妈,这边没声音!”
小杰妈妈当时觉得可能是耳机线坏了,就拿起来自己试了试。结果,她听到了音乐。这时候,小杰妈妈感觉不太对劲了。她问小杰是不是一直都听不见右边的声音,小杰点了点头。
小杰妈妈意识到可能有点麻烦了,她立刻带着小杰去了医院。经过听力检查,医生告诉她,小杰的右耳听力出了问题。
这一下把小杰妈妈吓了一跳,她以前从没想过孩子可能有听力问题,现在小杰已经开始治疗。小杰妈妈也提醒身边有小孩的朋友,要多留心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要忽视一切异常,特别是有些问题平时看不出来,得仔细留意。

注:以上案例来源于真实事件
据世卫组织2021年的《世界听力报告》称,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听力损失,其中儿童听力受损人数达到了3400万。
耳朵作为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很多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尤其是儿童没有爱护耳朵的意识,也不懂得表达耳朵的不适,导致儿童因各种原因出现听力损失。
所以,今天就给各位家长讲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儿童听力损失,保护好小朋友的听力。
一分钟速读版
1、预防儿童听力损失包括以下措施:做好婚检产检,注意孕期健康;完善听力筛查,定期检测听力;预防耳部感染;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免耳损伤;避免声创伤。
01 做好婚检产检,注意孕期健康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先天性耳聋,婚前或孕前需完善耳聋基因筛查。

同时母孕期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和放射性物质的接触,如果母亲孕前患有可能影响到胎儿发育的全身性疾病,尽量等疾病康复或控制良好后再考虑怀孕。
02 完善听力筛查,定期检测听力
听力筛查是发现先天性耳聋的有效手段,新生儿听力筛查我们通常要遵循 1-3-6 月的原则:
所有新生儿
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在出生后 1 个月内完成听力筛查;
初筛未通过者,在宝宝出生 42 天内,需完成复筛;
复筛未通过者,需在 3 个月内再接受相应听力学及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者,则最好能在 6 个月内接受干预。
迟发性耳聋的孩子
有一些迟发性耳聋的孩子,他们在出生时听力是正常的,但到了一定年龄,听力却逐渐变差,所以,即便新生儿期听力筛查通过了,后面同样需要关注儿童听力和语言发育,尤其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及婴幼儿,需定期随访听力。
03 预防耳部感染
1)洗头洗澡或游泳时尽量防止脏水流入耳内,保持耳道清洁干燥;
2)婴幼儿喂奶时注意抬高头部,奶瓶喂奶需避免奶瓶口开得过大或奶瓶竖得过直,避免呛奶溢奶;
3)注意正确擤鼻涕和鼻腔清洗,避免吸鼻或用力擤鼻,对于年龄小或者洗鼻不配合的小朋友,避免用洗鼻壶冲洗鼻腔;
4)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或鼻窦炎急性发作期、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疾病时避免游泳,同时尽量避免跳水、呛水;

5)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坐飞机或潜水;
6)避免到非医疗机构采耳,防止因挖耳器具不洁而导致交叉感染;
7)急性传染病也是引起儿童耳聋的重要原因,儿童需按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8)积极治疗“左邻右舍”的疾病,由于中耳和鼻咽部相通,中耳常容易受到左邻右舍疾病的威胁,如鼻炎、鼻窦炎、咽炎、腺样体肥大等。
04 慎用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容易损害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对于本身有单侧或者双侧听力损失或者没有听力损失但携带有耳聋基因的患儿来说,用药要特别谨慎,就医看病时也要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特殊情况。

可能损伤听力的药物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抗肿瘤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抗疟药、利尿剂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
05 避免耳损伤
儿童活泼好动,安全意识差,家长需照看好孩子,避免耳部的外伤;
避免孩子将异物塞入耳道;
避免掌掴孩子耳部;
避免自行在家给小朋友掏耳。

06 避免声创伤
避免烟花爆竹及各类娱乐媒体产生的噪声;
使用电子产品时音量不要太大;
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耳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黄丽辉,等. 儿童听力保健专科建设专家共识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 34 (12): 1-6.
2.王秋菊.儿童听力损失诊治思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37(3):161-168.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诊断治疗组.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3):181-188.
4.张娇,等.儿童听力损失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37(3):181-185.
5.高墨梅,等.儿童单侧听力损失的临床常见病因及听力学表现[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5):398-401.


IP属地:重庆1楼2024-02-29 2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