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吧 关注:15贴子:483
  • 12回复贴,共1

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种比值及调整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
一、轴压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2,高规 6.4.2和7.2.1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见抗规 5.2.5,高规4.3.1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
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2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3.5.8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2)适当加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
四、位移比:主要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3.4.3,高规 3.4.5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位移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最大位移比往往出现在结构的四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五、周期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3.4.5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当结构的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在进行上述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使周期比满足规范的要求。
6)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肯定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
六、刚重比: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见高规5.4.1和5.4.4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刚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七、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3,高规3.5.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3.5.8予以加强。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3.5.8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2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柱箍筋和墙水平分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如果结构竖向较规则,第一次试算时可只建一个结构标准层,待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满足之后再添加其它标准层;这样可以减少建模过程中的重复修改,加快建模速度。
上述几个参数的调整涉及构件截面、刚度及平面位置的改变,在调整过程中可能相互关联,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同时还应关注的整体计算参数有:
参与振动质量比:即有效质量系数
要密切关注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要求。若不够,则地震作用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
倾覆力距比:
1)短肢剪力墙结构
《高规》7.1.8,7.2.1条: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一、二、三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45,0.50,0.55,对一字形短肢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
2)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规第6.1.3条规定,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采用,)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高规8.1.3条规定则更为详细。
楼层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层间位移角限值)
1)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钢筋混凝土框架为1/550,详《抗震》表5.5.1
2)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钢筋混凝土框架为1/50,详《抗震》表5.5.5
轴压比定义,见抗规6.3.6注1。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即剪重比,见高规4.3.12条文说明。
结构薄弱层即不符合高规3.5.2,3.5.3,3.5.4条要求的楼层,见高规3.5.8条文。
刚度比详见高规3.5.2
短肢剪力墙定义,见高规7.1.8注1


IP属地:北京1楼2024-03-15 18:54回复


    IP属地:北京2楼2024-09-09 15:49
    回复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7页中第一行:“(四) 应避免软弱层和薄弱层出现在同一楼层。” 这句话至少说明两个问题:(1)软弱层和薄弱层指的对象不是同一个;(2)它们之间也不是包含关系。


      IP属地:北京3楼2024-09-09 16:10
      回复
        规范中软弱层的定义:


        IP属地:北京4楼2024-09-09 16:10
        回复
          规范中薄弱层的定义:


          IP属地:北京5楼2024-09-09 16:12
          回复
            规范条文说明图名诠释了软弱层和薄弱层的定义:侧向刚度不规则属于软弱层(刚度);楼层承载力突变 属于薄弱层(强度)。
            针对软弱层,抗震规范3.4.4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 1.15 的增大系数。地震剪力放大后,框架柱的配筋将增加,框架柱的配筋增加会使得其楼层受剪承载力提高。 如果刚度小的楼层在乘以地震力放大系数后楼层受剪承载力仍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 80%时,那么该楼层根据抗震规范3.4.3就定义为了薄弱层。薄弱层应按照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


            IP属地:北京6楼2024-09-09 16:53
            回复


              IP属地:北京7楼2024-09-09 18:01
              回复


                IP属地:北京8楼2024-09-09 18:01
                回复
                  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可不判定为超限工程,不需要进行超限审查,但也应进行不规则判别并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必要时应进行专门论证分析。


                  IP属地:北京9楼2024-09-09 18:04
                  回复
                    侧向层刚度比不满足,就按规范要求进行地震力放大调整就行。地震力放大调整其实就是一个结构措施。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9-09 18:06
                    回复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5年印发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其中对于超限结构的认知,如图34所示,也要求进行刚度比的控制,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时,属于层刚度偏小。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9-09 18:44
                      回复
                        该比值采用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计算,结果也需要设计师简单手工计算得到。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9-09 18:46
                        回复
                          IP属地:北京13楼2024-09-23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