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吧 关注:135,934贴子:1,904,772

普世男权的理论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世男权指不满足于自保,而是希望改善全体男性地位,主动与女本位抗争的群体。希望与女性建立恋爱关系的男孩子也可以点进来看一看,因为你们很难像红丸一样做到简单的自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16 20:54回复
    前排提示:本帖不反单纯自保派,相反我推荐你们去学习红丸理论(可以看音羽中),因为对抗女本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指望短期内取得胜利,所以自保是必要的。普世是在自保之后的进一步追求。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16 20:59
    回复
      1、阶段胜利——“火力掩护”模型
      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会产生绝望的感觉。这是正常的,正如红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女本位根植于数十亿年的演化中,难以撼动。
      但失败的斗争永远好过不斗争,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女本位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固定实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它不曾被击败,但有过数次改变(音羽中讲女本位的视频里提到过女本位随社会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在最终胜利前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些阶段性胜利无法在根本上改变男性处境,但至少可以缓解普通男性(尤其是蓝丸男)的处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16 21:47
      回复
        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军事中的火力掩护,通过向敌方掩体射击,迫使敌方躲到掩体后,降低敌方火力。
        我们的斗争也是如此,女本位确实很擅长伪装,但伪装并不是无代价的。当男性沉默时,她们认为温和是一种罪恶,当男性反击时,切割和减速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一过程中,对男性的压迫就不得不减缓了。这一步也正是许多温和派的目标——打**,降彩礼。当然,我们都知道这远远不够,对我们来说,斗争要持续到男女彻底平等为止,即使这意味着永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16 22:10
        回复
          2、女本位的缺口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问题在发展中积累,女⭕主义的百年疯狂并非没有代价,在那闪闪发光的高台下,或许就是未被注意的裂隙。
          事实上,现代女⭕确实给自己埋了一个大雷,无性别主义。
          我想,你们应该很熟悉一个概念——性别角色选择性废除。正是这个路线将女⭕在20世纪末推向了顶峰(注意这句20世纪末,后面还会再提)。
          然后呢?
          如果把时间翻到2020年,事情似乎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我们看到瑞典出现了大量女性供养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全职爸爸,情侣关系中的追求者比例也不再极端失衡,当政府希望再次拿起男责的时候,甚至遭到了女性主义者的反对,这完全是可以让国内温和派直接开香槟的场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16 22:58
          收起回复
            显然,女性主义者不可能善心大发,唯一的解释就是——她们把自己骗了。
            还记得那个“性别角色选择性废除”吗?这是个很可怕的策略,唯一的漏洞是它不能拿到台面上,因此向大众公开的理论是“性别角色全面废除”。所以在实际上,她们是先利用伽马偏见误导大众,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利于女性的性别角色上,紧接着再废除这些受到注意的部分。这在最初(二十世纪后期)确实极为有效,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就出问题了。一方面,性少数可不会管你发明这个无性别主义是藏了什么阴谋,这套理论和他们天然契合,现捡现用,然后女⭕就莫名其妙给天然反女本位的lgbtq背了书如果仅仅这样,对女本位总体冲击还不大,真正对女本位造成了猛烈冲击的实际上反而是女性。因为不少女人真的信了“男性特权”的说辞,然后就出现了性别中立,甚至开始出现了要男女地位彻底对调的复仇主义(然而我们知道她们眼中的复仇实际上是解放男性,属于坏心干好事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16 23:18
            回复
              遗憾的是,北欧的这种展开是难以复现的,因为女⭕不傻,出了事都知道打补丁了。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理结构给伽马偏见背书,女⭕就借着这个发挥,拒绝接受性别中立。从没有性别中立传统的东亚更是变成了绝对的重灾区。
              但即使如此,这一波折依然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性别主义曾经是女⭕的武器,但完整的无性别主义一定是利男的,因此女⭕只能选择将其曲解,我们却能知行合一地去使用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16 23:33
              回复
                这里似乎和红丸理论矛盾了——女本位可是根植在基因里的,无性别主义不是忽视男性困境,掩盖女本位吗?
                没错,而且我也必须为我过去长期忽略男性先天困境道歉(我前不久一个帖子里还坚持过后天构建论,那是错的。)
                但是另一方面,无性别主义又往往在构建普世男权思想时至关重要,很难直接抛弃。
                这一矛盾困扰了我不少时间,而最后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引入一个“近似无性别假设”,基于以下事实:
                1、女本位根植于基因,但不只是基因,大部分地区的后天文化都在不断强化女本位。当一个男人迫切想寻找女朋友的时候,先天性的利女基因确实在发挥作用,但更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文学作品美化了女性,或者雄竞给他带来了单身羞耻。
                2、两性异形可以用反向后天影响对抗,红丸的存在本身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点说明了如果我们能打击与女本位挂钩的文化现象,即使不治本也能削弱女本位。第二点则更进一步说明了,理论上存在一个适当的文化,对男女施加与生理因素相反的外界规训,可以近似消除心理性的两性异形。
                3、同效同酬随着社会福利提升而成为可能。(3是补充,其实更重要的是1和2。3如果没实现就更容易出现宏观资源流动,但这是女本位里危害相对较小的部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17 00:21
                回复
                  以上事实放在一起,就说明了一点——两性异形是真的,但我们可以对抗它而不是接受它(实际上是必须对抗它,因为它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找到办法抵消掉两性异形,这与基于传统无性别主义的男权的最终目标(消灭男女差异)基本一致,无性别主义的不少衍生理论也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不过,两者依然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近似无性别假设”成立的前提要有一个后天的影响去抵消两性异形,也就意味着矫枉必须过正,而不能像传统无性别主义一样认为最终可以走向彻底的忽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17 00:35
                  回复
                    先睡了,明天继续展开。明天就要进入更加具体的东西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17 00:39
                    回复
                      好,这才是本吧该有的帖子。倒垃圾的实在太多了,都是很低水平的垃圾,既没有讨论价值,也没有收藏价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17 04:25
                      回复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引入“近似无性别假设”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这得回到“普世”上面。这个假设对于红丸自己来说是很多余的,红丸可以直面绝望并在其中自保,但当我们试图把这些推广到普世的时候,我们就得考虑一般大众的特征。
                        在斗争的过程中,希望与绝望同样重要,投降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很多文学作品里都讽刺了大众的软弱,这正确但毫无意义,如果你停留在这一步,你就只能放弃你的理想。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可以看到希望是战胜投降的法宝。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男权运动的兴起常常与无性别主义挂钩,无性别主义就给了男人一个希望,让他们觉得平等是可能达到的,于是他们就向着平等努力,如果我们只是向大众宣传“无法战胜的女本位”,很多人可能会变得麻木,这不是我个人的猜测,而是我们面前血淋淋的现实,很多男人不是没有意识到女性的压迫,但他们会说“女人不就这样吗”“男女不可能平等”以此作为自己无限妥协的借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17 11:48
                        回复
                          而当一个男人开始相信“男女本质没什么不同,只是社会的影响让男女产生了差异”时,他们必然会去对抗社会的影响,这也就契合了我们要打击文化性女本位这一目标。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无性别主义男权的人不会再将女本位看成一个正常现象,他们会抑制自己的利女天性,如果和女性平等共处的希望落空,他们也更容易选择不婚。
                          这正是我和其他一些先驱者走过的路,我们当时的理论是有误的,但我仍然相信我们做了正确的事,并且蓝丸男向着无性别主义男转变是绝对有利的。
                          我在这里必须强调一下无性别主义男权和无性别主义女权是有本质区别的,无性别主义女权是片面、扭曲的无性别主义,选择性废除性别角色,目的是强化女本位。而无性别主义男权是全面的无性别主义,要无差别地废除性别角色,目的是对抗女本位。前者可能会在伽马偏见的误导下坏心办好事,但绝不是能和后者混为一谈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17 12:17
                          回复
                            3、无性别推论
                            前面我用很大的篇幅解释了近似无性别假设,理解他,然后放下他,因为我接下来不会再提这个词,我们对外宣传时也不会使用这个词,而是直接使用无性别主义,这会让我们的理论变得更简单并且容易接受——你不会教一个高二学生用相对论推导力学三定律的对么?但你自己一定要清楚这个逻辑,如果已经认识到生理性女本位存在的友军表示了质疑,就向他解释近似无性别假设,注意是友军,对战女⭕的时候就别解释这些了,直接坚持无性别主义。
                            不过其实这里看起来还有一个小瑕疵:近似无性别假设认为矫枉必须过正(因为要对抗生理影响),如果直接谈无性别主义是不是意味着矫枉过正不合理了呢?也不是。即使以传统无性别主义为基础,一样能得到矫枉必须过正的结论,只需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无性别主义并未被所有个体接受,传统蓝丸男占多数,任何女性都实际可以选择享受女性特权,一方可以在特权和平等中选择,另一方只能在劣势和平等中选择,这必然不平等。当我们没有能力阻止一方拥有特权时,就只能允许另一方拥有同样的特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17 12:50
                            收起回复
                              3.1、性别调换与平等风向标
                              无性别主义基本公理:将一件事中所有参与者的性别全部对调(全部对调即尊重同性和异性的差异,但部分对调并非总是不行,楼中楼里我细说一下),事件性质不变。这既是平等的黄金律,也是发现不平等的照妖镜。当你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把性别对调后在评价一次,如果两次评价差不多,你大概看清了事情的本质,如果你发现感觉不一样了,你就明白了你还没有摆脱女本位思想,需要自我纠正。
                              当然有人要问了,不是说可以矫枉过正吗,为什么要强调平等呢?因为矫枉过正只是一个口号,我们像驾驶在风暴之海的一叶扁舟,我们会迷失方向,驶向虚假的海市蜃楼。我见过很多人,把矫枉必须过正挂在嘴边,但谈到具体的追求发现还在维护女本位,甚至可能是三从四德、一夫多妻这些女本位重灾区。
                              因此平等是一个风向标,只有看清了平等在哪,你才有矫枉过正的资本。你可以越过它,但不能偏离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17 13: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