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学吧 关注:45贴子:5,580
  • 1回复贴,共1

郑无极:《白雪梵音薛宝钗传》创作依据之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创作依据之七:“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9 09:12回复
    郑无极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创作依据之七:“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这是脂评本后三十回佚稿中唯一存留下来的一个完整的回目。根据庚辰本脂批提示,此回与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构成了遥相呼应的关系:“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今日写袭人,后文写宝钗;今日写平儿,后文写阿凤。文是一样情理,景况光阴,事却天壤矣!多少恨泪洒出此两回书。”在《白雪梵音薛宝钗传》中,剧本用第28幕《借词谏夫》、第29幕《英雌末路》两幕戏来还原脂本佚稿中这一回的情节内容。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的具体内容相对容易理解,无非是说凤姐在“身微运蹇”,自身遭到贾琏休弃之际,仍不肯向命运低头,奋力强争,结果落得个更为悲惨的下场。而“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又当具体指什么?拥林派红学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宝钗婚后仍不忘劝说宝玉走经济仕途,以至于遭到宝玉厌弃。但诸如此类的说辞,却明显与宝钗的思想性格不符。早在前八十回中,曹、脂就已经写明了宝钗勇于“讽刺时事”、“借蟹讥权贵”的愤世精神。宝钗痛恨的就是那些占据官位却不能辅国治民的赃官,认为做不了好官便不如不做官,“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宝钗原本就是抱着寄希望宝玉横扫赃官、澄清吏治的态度去劝说宝玉仕进的,正所谓“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是也!她在乎的是正义理想,而不是功名富贵本身。在贾府败落,正义理想已无从实现的情况下,她又怎么可能强劝宝玉去做官?这与宝钗自己所强调的“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岂非矛盾?而且曹、脂都明确点出了宝钗面对丈夫出家时的坦然态度:“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醿梦也香”。若按拥林派的说法,宝钗似乎是因为醉心于功名而惨遭丈夫抛弃的,则她痛哭流涕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是“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醿梦也香”的安然自若?足见此类诬钗谬论均不过是对脂本提示的刻意曲解。
    其实,从戚序本第64回脂批指明“《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的情况来看,便不难知晓,“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的具体内容当是宝玉的精神意志被生活的苦难所压垮,而宝钗则巧作《十独吟》,试图借用志存高远、惸独不群的十位高人逸士的事迹来激励丈夫。由于宝玉的意志软弱,宝钗的苦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宝玉虽然已“不可箴”,却照样“能移性”,即能够被道书禅机所打动。所以到了小说最后,宝钗不得已使出了她的“终极武器”,凭借自己在佛、道等出世哲学方面的“博知”,主动引导丈夫悟道出家,将其引入了空门。
    而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白雪梵音薛宝钗传》从第28幕《借词谏夫》开始直到第33幕《白雪空茫》,连续写了宝钗试图拯救宝玉的苦心和努力。先是宝玉败光了薛姨妈留给宝钗的剩余家产,又不慎烧毁了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左邻右舍纷纷前来逼债,还连累宝钗差一点受辱。宝玉在极度内疚、自责当中,意志日益消沉。于是,宝钗连续创作了以《十独吟》为题的九幅“荣绣”作品,并将最后一“独”的位置留给宝玉,力图借前代各位高士的勇敢面对苦难事迹唤醒宝玉的自尊:“二爷呀,人生在世,谁没有个七灾八难?咱瞧瞧这些个古人,苏学士贬居天涯,唐六如放浪江湖,陶靖节猛志固存,王子安穷且益坚,哪一位不是愈挫愈勇、矢志不渝的呢?拿得起,放得下,享得了荣华富贵,也耐得住贫寒凄凉,这才是为人的正道呀!”正当宝玉有所触动之际,岂料湘云的一通臭骂,又重新摧垮了宝玉所剩无几的自信心,让宝玉陷入了呆傻疯魔。为了救治宝玉,宝钗四处求医采药,恰好目击了凤姐悲惨的末路。而凤姐惨死的消息,又进一步刺激了宝玉的疯病,让宝钗不能不陷入心力交瘁的绝境。而正是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宝钗在梦境中受到了癞头和尚的指点,终于下定决心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毅然决然地用佛经和禅机引导宝玉走向了悟道出家之路。直到望着宝玉离去的背影,宝钗才含泪将《十独吟》中的这最后一“独”给绣制完毕。荣绣《十独吟》作为宝钗所“借”之“词”,虽未能实现宝钗最初的预期,却成为了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的起始点,且见证了宝钗对丈夫的深情至爱。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9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