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469,679贴子:40,723,266

科软经验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别鸣谢@9号77 的自习室,有一些自制力不强的8u可以进去打卡
个人经验,可能并不太适合所有人,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心得
个人情况:
西北大学软件工程在读,
GPA:2.93/4.00,
无竞赛无科研无奖项
CET-6:502分复习时长2262h
政英太烂了就不多说了
数学:
线性代数:全程杨威(b站线帒杨),线代满分没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部分全程是武忠祥,冲刺阶段17堂课挑几节听一听就行,一些小专题b站的视频补充就行,中值定理可以挑着看一看凯哥,书本部分基础阶段《三大计算》,《660题》,《基础30讲》,强化阶段李林《880题》,《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强化36讲》,冲刺阶段李艳芳真题,余炳森《五套卷》,张宇《8套卷》,张宇《4套卷》,李林《6套卷》,李林《4套卷》(今年李林难度极易,拿来涨涨信心还行),合工大《超越10套卷》(极其推荐),还有一些其他的模拟卷质量有些糟糕就不提了。学习数学需要对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性质熟悉,对一些二级结论熟练,考130+应该是轻轻松松的,少看课多做题,做卷子的时候应当学会跳题,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我有一次做张宇的卷子一次跳了三四道大题,最后还是全写出来了。
408
复习顺序: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我开始408较晚,由于前期大部分时间分给了数学,408可能真正固定每天分时间是四月份五月份,每天固定下午的时间全部分给408。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都是一本书完成再进行下一本书的学习。
书本选择:王道四件套+王道真题+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王道模拟题+零壹讲义+b站湖科大模拟题零壹模拟卷+计组紫书(袁春风著)
课程选择:王道课程+零壹课程+计网湖科大+b站零零碎碎的视频
对于408的学习首先要攻克畏难心理,其次是反复多遍,全面复习,形成自己的体系。学了之后第一遍之后感觉什么都不会很正常,忘了再学就是。在408的第一轮基础阶段复习中四门课王道书本只做课后的选择题(看完课程后再写),对于书本不用看得太过细致,咬文嚼字,但是关键知识点一定要理解,对于408能拿下选择题就已经胜利了一半。第一轮主要是快速回忆起知识点,第二轮强化阶段复习着重攻克大题。我在强化阶段才开始做408的笔记,笔记并不是大段落的抄写,而是记录关键内容,自己容易记错,遗忘的。在每一章的复习过后拿一张A4纸,对照王道书本抄写一章的目录,对照目录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部内容默写上去,然后再对照王道书本,有遗漏的或者错误的及时更改补充。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也要学会总结对比学习,比如在数据结构的排序章节,你能否自己画出表格对于每一种排序的时空复杂度稳定性等性质归纳好呢?对于一些冷门的知识点或者难度略大的内容(红黑树,过程调用等)可以稍稍降低学习的优先级,在一整章学习完之后再分出时间进行专题学习。第三轮一般就进入真题了,写真题卷我建议还是挑选出合适的时间(3h)进行一整张卷子的模拟(不翻书),如果选择题大题分开的话,模拟考场环境以及神经紧绷程度方面不够。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不要先写近年的题目,我就是在写完了09年,10年的408真题后有些好高骛远,非常想尝试一下自己的水平,于是写了23年的真题,写完选择题就写不下去了,结果错了大约15个,既没有树立信心,也浪费了真题检测的机会(血的教训),现在想想其实很多的真题都在王道写过了,有一种错觉。在看完视频或者看完答案之后一定要自己独立上手做一遍,可能你觉得会了并不是真正的会了。同时一定不要刻意记住答案,每一次的解题都要清清楚楚的写到答案出来,因为真题是需要循环往复做的,我大概全套做了三四遍。第四轮应该是真题的回滚和模拟题,王道的模拟题只写选择题即可,零壹和竟成的模拟卷质量都不错,值得写一下查漏补缺,但是还是以真题为主。
数据结构:基础阶段理清知识点,写王道的选择题,零壹讲义。强化阶段主要攻克代码大题,写王道的大题,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的选择题部分(题目较老,有部分错误),零壹讲义。对于算法题,不需要去刷题网站,比较浪费时间(代码能力强忽略),能够默写王道课后的算法题即可,有些固定的操作最好能够记住,需要这个步骤的时候直接默写模板即可,比较节省时间。在考场上首先考虑暴力解,等整卷完毕再回头考虑优化。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阶段理清知识点,写王道的选择题,零壹讲义。如果有一些知识点不理解,可以去翻一翻紫书,可能会有一些收获。配合答疑效果更佳。强化阶段主要攻克一些计算,我并没有写王道的课后大题,而是着重于真题。
操作系统:基础阶段理清知识点,写王道的选择题,零壹讲义强化阶段也没有写王道课后答题,真题吃透够用,多画流程图,关键知识点的步骤要了然于胸,脱口而出。
计算机网络:全程湖科大,每日一题和模拟卷质量高到爆炸。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30 03:21回复
    特别鸣谢@9号77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30 03:22
    回复
      最后说一下心路历程吧
      寒假半学不学,三月份正式开始考研的系统复习,现在回想去年一年过的真的不是人过的日子,每天三点一线,宿舍食堂自习室,暑假虽然回家了但是也在外面找了自习室,不然真的会荒废掉的,我远远比不上70天上岸的天赋型选手,但是也算比较勤奋的了。考科软也算是天意,备研早期还没定下来目标院校,只知道吹得很火的科软软微,那天和同学在校外买饭,突然心血来潮说要去买彩票,中奖了就考科软,没中奖就考本校,结果我还真就中了,接着是报志愿那段时间,我当时觉得自己水平很次,就打算报去年分数线比较低的杭高院,我妈极力劝阻我,我另外一个考中科大的同学也劝我,最后我还是把志愿改了回来(报名费到现在还没退给我),备研过程肯定是艰苦的,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有时候会遇到自己一连串的错误或者理解的困难,不要怀疑自己,弄懂就行了,我写880题的二重积分部分的时候10个填空我连着错了8个,很急很急,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写了很多题,正确率还是一塌糊涂,我才意识到带着气做题很不明智。慢慢的弄懂,知道错在哪里,薄弱在哪里,能很快的提升自己。祝各位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30 03:22
      回复
        很用心的分享
        祝lz前途似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30 06:03
        收起回复
          祝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30 07:13
          收起回复
            厉害我要立下志向,数学100+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30 09:36
            收起回复
              谢谢老哥的分享,祝学业有成我想问一个问题,我目前刚刚复习到计组的第二章,我看到有很多人建议把计组和操作系统放到一起同时复习,我想问问老哥是否有必要,如果需要的话,以王道书为例,是应该两本书交叉着学,还是某些章节或内容需要一起看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3-30 09:52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30 10:24
                回复
                  科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30 10:36
                  收起回复
                    居然没人。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30 11:16
                    收起回复
                      太强了老哥,要是25政数英也能考你这分就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30 14:35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 紫书是那本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30 14: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30 15:40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30 15:42
                            收起回复
                              祝楼主前程似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30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