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6,908,097贴子:95,173,391

《寿康宝鉴》文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寿康宝鉴》文摘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30 18:21回复
    1.色欲的祸害,极其酷烈,从古至今,因此而亡国败家、丧身绝嗣的人,何可胜数!其次,因耽于色欲而摧毁刚健的身体,昏聩清明的志向,虽有顶天立地、希圣希贤的资质,却成了碌碌无为、无所建树之人,也同样不知道有多少!更何况那些违背天理、淫乱人伦,生前成为衣冠禽兽,死后堕入三途恶道的下流之徒,又怎能全都知道和看见呢!噫,色欲之害,真是残酷炽烈,令人心惊可怕之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30 18:21
    回复
      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30 18:21
      收起回复
        2. 文昌帝君说:上天常降祸于好色贪***,而且其报应也特别快。愚人却像做梦一样的颠倒无知,不知畏惧。世人如果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那么灾殃随时都会降临。诸位学子请听我的劝导之言:自古以来只有积德行善,才能获得吉庆;违背天理,造作罪恶,必然遭受祸殃。这是往昔圣贤的明训。春秋时期那些邪淫乱伦的诸侯大夫,最后都导致了败国亡家。《诗经》中,也讥讽荒淫无耻之人连鸟儿都不如。所以违逆天理,就是自害性命,而贪图淫乱,就是自败名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30 18:22
        回复
          3. 茫茫业海之中,最难断除的就是色欲;滚滚红尘里,世人最容易触犯的就是邪淫。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为此而亡身丧国;才思横溢的文人雅士,为此而身败名裂。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道理;无论是聪明之人还是愚蠢之辈,都难逃这一规律。何况现今社会,丧德灭伦之风更加炽盛,从古以来的道德准则已经沦亡。轻狂的愚人,固然喜欢沉溺于灯红酒绿,而有智慧根性的文人,也去爱怜风尘场中人。 越说克制欲念,而欲念越加滋长,越说戒除邪淫,而淫心倍加增强。在路上遇到美貌异性,总是情不自禁,目注千番;偶然巧逢俏丽佳人,便柔肠百转,神魂颠倒。心神被形骸所役使,意识被情爱所牵缠。遇到偶尔插花戴草的老妇,居然也能把她想象成貌若西施;见到稍稍薰香打扮的丑陋女子,也会迷恋不已,忘掉其东施之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30 18:23
          回复
            4. 总而言之,邪念来自于好色,要想断绝淫根,首先严持色戒。只要一好色,必然就好淫,则身已不正,一旦面对柔姿媚骨,便不能自我控制,必然为其所制服。由此不惜徇私枉法,重色轻友,乃至弃自己的父母兄弟于一旁不顾,除了淫欲之外,对其他全都糊涂无知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30 18:25
            回复
              5. 邪淫的因缘没有凑合,会产生虚幻的妄想心
              种种恶业,从此而生,种种善心,从此而灭。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30 18:26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30 18:27
                收起回复
                  6. 常见世上有一种忠厚善良的人,他的后代并不昌盛,还有一种文人才士,一生贫困潦倒,其原因就在这里。现在要想断除其病,就应当在此淫心才动之时,当即斩断毒根。《太上感应篇》中,太上老君不说“私美色”,而是说“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可见只此淫心一动,就已经造下难逃之罪了。
                  淫心才动之时,当即斩断毒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30 18:28
                  回复
                    7.颜光衷说:少年的思欲之心如果任其发展,那什么事做不出来?好比贪图享受口腹之欲的人,越吃越馋,越放纵就越贪吃,如果能极力克制,则口味逐渐清淡,贪吃的心也就渐渐减弱了。而世上竟还有这样一种肆无忌惮的歪理邪说,更加助长了这种色欲之心。他们鼓动说,只有聪明慧性的男子才能风流好色。可叹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30 18:29
                    回复
                      8. 前贤说,看淫书有五大害处:一、妨碍自己的正当事业;二、耗损自己宝贵的精、气、神;三、迷乱自己的清明心志;四、这种坏书若拿给朋友看则害了朋友;五、或被子孙偷去看,则害了子孙。又劝诫说,谈论淫秽之事,有三条罪过:一、传扬了别人的丑闻;二、损害了自己的道德;三、亵渎了天地神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30 18:30
                      回复
                        9. 乐不可极,欲不可纵。放纵情欲就会酿成祸患,欢乐至极,必生悲哀。这些,古人早就反复劝诫过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欲望无穷,现以有限的精力,去行无尽的淫欲,难怪有人年纪很轻却突然早逝,有人年岁未老就早衰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30 18:31
                        回复
                          10. 一个人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得十分的事业,如果不知道节制情欲以保守其精神,纵然有天大的理想和志向,但由于心神昏散,心力倦怠,没有不半途而废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30 18:32
                          回复
                            11. 如果欲火常常焚烧,精髓就容易枯竭,聪明智慧则被障碍,思维能力也必然降低。常见一些原本很有才干的人,由于纵欲,不过几年时间,就变成庸才废人了,还有的渐渐染上疑难病症。其实,不见得纵情色欲会如此,哪怕只在自己独居时,辗转一念淫欲之心,就足以丧身失命而有余了。故此孙真人说:“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百病侵”,就是这个道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30 18:35
                            回复
                              12. 色欲是少年人的第一关,过不了这一关,无论他才学多么高超,都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为万事以身体为资本,血肉之躯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于世,是由于精、气、血的作用。血为阴,气为阳,阴阳凝结成为元精,元精含于骨髓之中,上通脑髓,下贯尾闾,是人身的至宝。因此只要元精不枯竭,人就耳聪目明,体魄强健,好比水能润物,因而万物都能得到养育;又好比油能养灯,油不干,灯就不会灭。所以古代儒家都认为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相互协调才能养生。因为心是君火,火性是上炎的,容易乘尚未成熟稳定的少年血气,引发出强烈的淫欲心念。由于君火一动,则肝肾的相火全都被牵动,结果肾水遭到耗损,就泄漏于外而枯竭于内了。男孩子十六岁精水才通,所以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以后才结婚,目的就是要使其坚固筋骨,保护元气,而且此时血气已稳定,不至于像少年人那样容易受到致命的损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30 1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