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毕法吧 关注:1,396贴子:8,223
  • 11回复贴,共1

关于《钟吕传道集》论五行的深入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行归原那一段如果看不懂,就必须先理解下面的内容。
五行生克乘侮
【原文】木本生火,木多火炽,金克木则生火。火本生土,火多土焦,水克火则生土。土本生金,土多金埋,木克土则生金。金本生水,金多水弱,火克金则生水。水本生木,水多木浮,土克水则生木。
【解释】五行生克规律本来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但是有时候,如果木太多,火太弱的话,就会把火苗压住,这个我们都有体会,冬天用木柴生火,如果木柴过多,会把火苗压死。
原文中的“炽”似有误,应为晦,就是不旺的意思。如果这时候有金出现,金克木,使木的力量减弱,反而能助起火势。火本来是生土,但火太多土就会被烧焦,如果这时候有水来救,则水能够灭火势,使土不至于被烧焦。
土本来生金,但土太多,就会把金埋掉,如果这是有木把土克去一部分,金又会生发出来。金本来能够生水,但金多了反而使水浊,原文中的“弱”似为“浊”,用火克金,会使水生。水本来能够生木,但水多了会使木漂浮,这时用土克水,则会使木正常生长。
【原文】木本生火,火多木焚,水克火则生木,火生土则存木也。
【解释】木本来可以生火,但火势大了就会使木焚掉,这时如果有水克去火的气势,木则不会被焚,则火生土使木留存。
【原文】土本生金,金多土泄,火克金则生土,金生水则存土也。
【解释】土本来可以生金,但金太多就会使土散无力,火可以克金而生土,金生水,而土可留存。
【原文】火本生土,土重火熄,木克土则生火,土生金则存火也。
【解释】火本来可以生土,但土太多了就会使火熄灭,这时如果有木克土,则火就不会熄灭,而土也能生金。
【原文】金本生水,水泛金沉,土克水则生金,水生木则存金也。
【解释】金本来可以生水,但水过多就会使金沉在水底,这时如果有土来克水,则金就会泛出水面,而水生木金留存。
【原文】水本生木,木旺水涸,金克木则生水,木生火则存水也。
【解释】水本来可以生木,但木过多会使水干涸,金有克木生水之功效,使木生火而水留存。
【原文】木生火也,木火两旺,宜水以养木。
【解释】木生火,如果木火两旺的话,宜用水以生木,使木能够继续生火也。
【原文】火生土也,火土两旺,宜木以生火。
【解释】火生土,如果火土两旺的话,宜用木以生火,使火能够继续生土也。
【原文】土生金也,土金两旺,宜火以助土。
【解释】土生金,如果土金两旺的话,宜用火以生土,使土能够继续生金也。
【原文】金生水也,金水两旺,宜土以助金。
【解释】金生水,如果金水两旺的话,宜用土以生金,使金能够继续生水也。
【原文】水生木也,水木两旺,宜金以助水。
【解释】水生木,如果水木两旺的话,宜用金以生水,使水能够继续生木也。


IP属地:四川1楼2024-04-01 08:13回复
    其实不用那么绕来绕去的,绕多了反而绕迷糊了。只要记住母子生克补泻的关系就可以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01 12:43
    回复
      居然暗合子平八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01 12:49
      回复
        长图请点开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01 13:18
        回复
          权当增加知识吧
          个人理解必须每个字每个字读懂弄透,后面理解才不会有误
          需知修炼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IP属地:四川5楼2024-04-02 09:03
          回复
            不知道你这哪搞来的,我看的和你不一样。阴阳五行木生火,木与火是父子关系,火得木可旺,火生土,火遇土泄。这里要注意的是火遇水则亡,我只举五行中火与其它属性的生克,其它大家自已去套,在钟吕传道集五行篇中写的很详细,配合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法,就可以初步了解下中医的医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03 05:18
            收起回复
              少师曰:请问肾水之义。
              请问怎么解释肾水。
              岐伯曰:肾属水,先天真水也。水生于金,故肺金为肾母。然而肺不能竟生肾水也,必得脾土之气薰蒸,肺始有生化之源。
              肾脏属水,是先天真水,五行水生于金,所以肺金是肾脏的母亲。然而肺金不能单独生肾水,必须得脾土的热气熏蒸,肺方能转化肾水。
              少师曰:土克水者也,何以生水?
              脾土是克制水脏的,凭什么去生肾水呢?
              岐伯曰:土贪生金,全忘克水矣。
              土贪生金,全忘了去克水。
              少师曰:金生水面水养于金,何也?
              金生水而水能滋养金,为啥呢?
              岐伯曰:肾水非肺金不生,肺金非肾水不润。盖肺居上焦,诸脏腑之火,威来相逼,荀非肾水灌注,则肺金立化矣。所以二经子母最为关切。无时不交相生,亦无时不交相养也。是以补肾者必须益肺,补肺者必须润肾,始既济面成功也。
              肾水没有肺金不生,肺金没有肾水不润。原因是肺在上焦,各个脏腑的火相携来逼,若没有肾水的灌注,肺金就会立即被破坏。因此肾脏与肺金的子母关系最为密切,时刻相交相生。所以补肾脏者必须补益肺脏,补肺脏者必须滋润肾脏,两者相济而成功也。
              少师曰:肾得肺之生即得肺之损,又何以养各脏腑乎?
              肾得肺气而生,过得肺气而有损伤,又凭什么滋养各个脏腑呢?
              岐伯曰:肾交肺而肺益生肾,则肾有生化之源。山下出泉滑滑正不竭也。肾既优湿,乃分其水以生肝。肝木之中本自藏火,有水则木且生心,无水则火且焚木,木得水之济,则木能自养矣。木养于水,木有和平之气,自不克土。而脾胃得遂其升发之性,则心火何至躁动乎。自然水不畏火之炎,乃上润而济心矣。
              肾水与肺相交而肺更能多多的滋生肾水,肾脏就有了滋生转化的源头,这样肾水就会源源不断而不枯竭。优质的肾水源源不断,就可以分出水来滋生肝脏。而肝木中藏火,又有水的滋养,木就可以滋生心脏;木若无水滋养,自身之火就会起然,木得到水的救济,肝木就可以自己滋养自己。木养在水中,而木有和平之气,自然不会克制土脏。
              脾胃之气随与木之升发之机上济于心,那心火就不会躁动了。这样一来,水也不会畏惧炎火,也会上济于心脏。
              少师曰:水润心圃是水火之既济,但恐火炎而水不来济也。
              水滋润心圃是水火既济,然水就是怕炎火而不敢救济。
              岐伯曰:水不润心,故木无水养也。木无水养肝必干燥,火发木焚,烁尽脾胃之液,肺金救土之不能,何暇生肾中之水。水涸而肝益加燥,肾无沥以养肝,安得余波以灌心乎!肝木愈横,心火愈炎,肾水畏焚,因不上济于心,此肾衰之故,非所谓肾旺之时也。
              水不滋润心脏,是肝木没有水滋养的缘故。木没有水的滋养则肝必干燥,必起火自焚,烧尽脾胃中的津液,脾土为肺金的母亲,脾土干燥则肺金必救其母,就无暇去生肾水了。水干涸会使肝脏愈加干燥,这样一来肾脏就无水滋养肝脏了,更无法与心火相济了。肝木愈横,心火就会愈加炎热,而肾水畏惧火焚,导致肾水不上济与心脏,这是肾脏衰竭的缘故,并不是说肾脏旺盛了。
              少师曰:肾衰不能济心,独心受其损乎?
              肾脏衰竭而不能济心,唯独心脏受损吗?
              岐伯曰:心无水养,则心君不安,乃迁其怒于肺金,遂移其、火以逼肺矣。肺金最畏火炎,随移其热于肾,而肾因水竭,水中之火正无所依,得心火之相会,翕然升木变出龙雷,由下焦而腾中焦,由中焦而腾上焦,有不可止遏之机矣。是五脏七腑均受其害,宁独心受损乎!
              心脏没有水的滋养,导致心君主的不安,会迁怒于肺脏;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火会逼迫肺金,然肺金最害怕炎火;接着炎火会克肾水,因此肾水因炎火的缘故而衰竭,导致肾水中之火无所依靠,又与心火相会,翕然上升到肝木而变成龙雷之炎;先由下焦而腾生中焦,再有中焦上升到上焦,这样的发展会一发不可收拾。这使五脏七腑都会受到伤害,难道只独有心受损吗。
              少师曰:何火祸之酷乎?
              为什么火祸会那么酷烈呢?
              岐伯曰:非火多为害,乃水少为炎也。五脏有脏火,七腑有腑火,火到之所,同气相亲,故其势易旺,所异者,水以济之也。而水止肾脏之独有,且水中又有火也。水之不足,安敌火之有余。此肾脏所以有补无泻也。
              并非是酷火为害,实际上是因水少而导致火烈的。五脏有脏火,七腑有腑火,火到的地方,因同气相求,使火势易加旺盛;与之相反的是,水以济心而安也。肾脏中不仅有水且水中也有火。若肾脏中的水不足,怎么能抵挡火的攻势呢。这就是肾脏能救济而无倾泻的原因。
              少师曰:各脏腑皆取资于水,宜爱水而畏火矣。何以多助火以增焰乎?
              各脏腑的水都是取于肾脏,爱水而畏惧火。凭什么水能够助涨火的势头呢?
              岐伯曰:水少火多,一见火发,惟恐火之耗水,竟来顾水,谁知反害水乎。此祸生于爱,非恶水而爱火也。
              脏腑中的水少而火多,脏腑一旦遇到火,就会怕火消耗脏腑的水,会来帮助水,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害水。此祸的发生是出于爱,而不是恶水而是爱火也。
              少师曰:火多水少,泻南方之火,非即补北方之水乎?
              火多而水少,泻南方的心火,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3 18: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3 22:56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13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