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吧 关注:21,661贴子:725,240
  • 2回复贴,共1

都安的都字什么意思?广州南站附近有都那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安的都字什么意思?广州南站附近有都那村,那附近的地名都是典型的壮族地名,想必和都安有渊源关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4 19:37回复
    头的意思,田头。
    隆安屏山乡也有一样读音 意思的,不过写作“都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4 20:25
    回复
      “朱”(余、诸、都)表示“官”
      百越地区此类地名的分布也很广泛,分别有朱方(春秋吴邑)、朱室、朱虚、余暨(《越绝书》:西施所出)、余姚、余杭、余汗、朱涯水(汉郁林郡)、朱崖、朱提、朱䳒、朱庐、朱吾、余发、余干、诸冯、诸暨、都阳、都平、都梁、都梦、都庞。
      汉以后此类地名主要出现在西南、越南北部地区有朱绿、都匀、都并、都交、都金、都尚、都乐等。都亦作多,如多蓬(唐,在今广西环江)、多农(唐,在今越南境内)。这类地名通名也作百越首领或官职的起头用字。用这类名字的百越首领有朱句(句践的曾孙)、余善(汉代闽越王)、余昧、诸樊(吴王)、余祭(诸樊弟)、诸咎(朱句孙)。句践臣文种又名诸稽郢。汉时骆越女首领征侧、征贰有将领名都羊(《后汉书·马援传》),夜郎侯多同(《汉书·西南夷列传》)。史书明确指出朱、都为越官。《越绝书》:“朱馀,盐官也。越人谓盐为馀。”按此朱即官。又《史记。南越列传》:“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注:越郎,南越之郎官,都稽表曰孙都。隋唐时岭南俚人称其首领“都老”(《隋书·卷31》)。
      朱、余、诸、都今音差异较大,但古音很近,余诸都韵母在鱼部,朱在侯部,依董同和拟音为朱ȶiug、余diag、诸ȶiag、都tag,皆为百越语“官”的不同记音用字。百越语“大”读音亦近此,《方言》(卷1):“硕、沈、巨、濯、讦、敦、夏、于,大也……荆吴扬瓯之效曰濯。”濯上古音deauk。百越语“官”“大”可能和壮侗语量词dak7(壮、布依语)有源流关系。dak7常用作体大物、大人物的量词,如壮语dǝk7va:i2“牛”、dak7vun2tel“那个大个子(大人物)”。
      上述百越地名因某官、某首领占据而得名。余、馀古音同,《越绝书》时言馀为盐,但地名中的余应是“官”,含义同朱,作盐解不合情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8 04:42
      回复